信慧朋
摘要:煤礦安全應急培訓屬于煤礦安全培訓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一部分的教學能夠有效的提升職工人員的應急管理能力,保證在科學的指導下,建立一種合理的、有計劃的、有系統的指導性體系。這一安全應急培訓體系的建立主要結合了行為科學的相關理論,將煤礦應急培訓三要素中的內容重點的整合凸顯,讓講師、學員、教材能夠在合理的規劃中,建立和諧的關系,從而維系這一體系的實現。
關鍵詞:培訓課程;安全應急培訓;管理體系
安全應急管理體系包含了培訓課程體系,培訓講師管理制度,以及培訓效果評估、培訓管理體系四個部分,根據當前的發展形勢而言,在進行這一項目的開展中,不僅要進行長期的規劃制定,還需要按照企業的發展規劃實時進行調整,但也要避免時間的過長或者過短影響長期培訓計劃制定的意義,企業領導人員要及時的觀察市場的發展規律,制定培訓計劃和培訓的內容目標等等,在整個過程中,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建立合理的評估制度,這樣才能保證培訓項目的質量和目標實現。
一、分析建立培訓課程體系
(一)事故決策課程體系的建設
這一體系的建設主要是根據救災就難場景的模擬,將其中出現煤礦事故的特點和科學理論分析給職工人員了解,幫助其充分的了解有關事故的發展規律,結合真實的事故案例,幫助礦級管理人員培訓教學的質量提升,從而提升礦級管理人員的個人素質,避免在重大災害事故中,出現搶救不及時的現象,從而有效的提升管理人員的重大事故決策能力,讓其能夠正確的指揮決策。
(二)現場應急處理能力課程體系建立
當前煤礦企業中,安全培訓教育發展不僅需要將重大事故決策能力提升,還需要針對當前存在的應急管理培訓發展問題,進行深入性的研究分析,提升職工的應急處理能力,在培訓課程體系中,要將現場應急處理能力課程加入,從應急管理工作方面開始,逐層的編制合理的煤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方案,結合行為科學原理,從行為準則上,對現場應急處理能力進行提升。
(三)課程范圍的提升
課程范圍的提升主要是讓不同層次的人員能夠適應煤礦產業的發展,在煤礦區隊級管理人員中,其有效的保護著煤礦的基層管理工作,促進生產前線的發展,所以在出現煤礦事故的同時,這些人員也是首先要進行決策的部分,為了保證能夠幫助其現場處置能力提升,在進行培訓的過程中,可以將這些人員的培訓內容針對性的設計,對煤礦應急預案的編制、管理、演練、培訓全方位的提升,充分的將煤礦企業基層安全管理工作和技術管理人員應急管理工作的管理經驗和專業知識水平提升,從而提升課程的教學實質性。
(四)煤礦應急預案演練課程體系的建立
煤礦安全首先要將應急預案體系建立完善,根據煤礦安全規章中的內容,讓煤礦企業能夠實現每年一次的礦井救災演習要求,讓煤礦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能夠結合地方行政機構的應急法律法規,科學合理的建立這一課程體系,從而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二、確定培訓教師以及培訓管理
煤礦安全培訓是一種在職教育學習,但是其及哦啊學成果和成員的學習效率都需要和學校中的教學規律相吻合,才能保證教學效果的良好,也能夠有效的促進員工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而在實際的運行發展中,安全培訓教師的選用及時安全培訓教師的管理是重要的內容,為了保證安全培訓的正常運行,在培訓之前,要將教師的人員合理篩選,選用具有針對性、專業性、先進性較強的教師團隊,根據教學的內容,制定嚴格的教師遵守規章制度,從教師開始進行管理,保證在實際的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為成員的管理做好榜樣。實際的篩選工作中,煤礦產業要根據安全應急培訓的內容進行教師的選定,選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教師,對煤礦生產中的不同的工作程度和內容進行分析和識別,確認培訓環節之后,在進行安全生產培訓,從而實現勞逸結合的教學方式,減少煤礦企業安全培訓對象技術水平的差異性。
三、構建煤礦安全應急培訓質量評價方式
對安全培訓質量進行評價能夠有效的提升培訓效果,是安全培訓環節中的后期保障工作之一,對于教學中的質量評價方式有多重,當前選用的方式有很多中,企業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培訓內容,選用合適的評價方式,根據安全應急培訓班的特點,本文具體分析三種教學質量評價方式:
(一)評價和測量教學效果
這種評價方式主要是從學生的成績上,進行量化性的評價,從而反應出教學的優劣程度。這種方式能夠在任何一種教學模式中使用,選用這種方式進行評價,能夠在短期內將學生的成績進行考核。從而來了解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情況如何。煤礦應急管理培訓同樣也可以使用這種評價方式來進行應急預案的評價,對單一的課程也可以進行量化處理。
(二)問卷調查評價方式
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勢,將當前重點關心的教學培訓內容整合統計,通過這樣的方式,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從而對教學的目標值進行統計分析之后,根據教學的質量,進行對比式的評價,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模糊綜合評價方式
這種評價方式在煤礦安全培訓中,會對培訓質量影響因素進行首先的分析,對影響因素進行分類,一般出現的分類情況是兩種,一種是重要影響因素的分類,一種是次要影響因素的分類,其中,師資力量、教學計劃、教學過程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內容,而培訓的時間、培訓的需求、培訓的學員意見等等都是次要的影響因素沒根據以上的內容,在煤礦安全培訓質量的綜合評價中,能夠將相應的質量進行集合化處理,通過不同的因素搭配,將教學的內容具體的確定,從而實現綜合性的評價體系建設。
四、教學管理體系的制定
教學管理體系的制定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結合國家的監察行政機構政策,制定合理的、科學的、有效的計劃,對企業的人員結構特征和企業的職工考核制度進行培訓計劃的制定,實現責任化的管理,對企業的培訓機構要在企業的年度開始,就考慮和制定完善的年度培訓計劃,通過技術的內容以及企業的發展形勢,靈活的增添培訓的具體內容,合理的調整整體的培訓計劃和手段,從而實現煤礦應急培訓教學管理體系的建立。
結束語:
我國的煤礦安全應急培訓教學需要不斷的完善自身的教學體系,結合國家安全監察行政機構,實現合理科學的培訓機制制定,保證在符合市場規律的情況下,落實培訓項目的計劃內容,促進煤礦產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如何踐行煤礦應急救援管理工作[J]. 張志強.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4(29)
[2]非煤礦山應急救援演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初探[J]. 林惠欣. 安全與健康. 2016(06)
[3]煤礦應急救援體系存在問題及建議[J]. 陳鵬君. 煤.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