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長期的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新時代面對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我們應更要堅定文化自信。其表現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本質是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軟實力要求文化自信;抵制西方文化滲透要求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求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要求文化自信。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文化自信
一、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本質是文化自信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了新時代要堅定文化自信。他也曾在建黨95周年談話中指出:“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這是一種更基本、更廣泛、更深刻的信心。”[1]由此可見習近平對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有著特別的情懷,這是因為他看到了文化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中的歷史作用。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史中,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夠一代傳一代,是因為中國文化有一個符合自然規律的自然基因,符合人類文明的進步。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實踐中探索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與自信,結合時代發展要求,積極探索和發展社會主義,才有了今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提升文化軟實力要求文化自信
近年來,我國的軟實力在黨的領導下,已經取得重大成果。但與蓬勃發展的硬實力相比,中國的軟實力仍然滯后。習近平指出,要提高民族文化軟實力,就要努力鞏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基礎。一個國家基于文化所展現出來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響力就是文化軟實力。因此,文化本身的發展以及人們對文化的自信會影響軟實力的建設。基于這個意義,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以及對外來優秀的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鑒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力,推動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快速發展,增強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在國際交流中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實現文化軟實力的提升。
三、抵制西方文化滲透要求文化自信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世界文化交流愈加密切,人們的思想、觀念等出現多樣性,人家掌握信息的方式也呈現多樣化,各種思想潮流也隨之進入中國市場。在大數據時代,各種魚龍混雜的信息涌現,有些人們不易察覺的反對馬克思主義、反對中國共產黨、反對社會主義的思想潮流以隱蔽的方式進入人們的頭腦。西方國家為了對中國實行“和平演變”,他們認為對中國進行文化的滲透是極其重要的戰略,在這樣的背景下,迫切的需要增強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各種思潮的引領作用,使人們相信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也使人們自覺地將核心價值觀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這樣才能更好的抵制西方的文化滲透。
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求文化自信
十九大報告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中華民族就不會有偉大的復興。”[2]只有有了文化的復興,才會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文化自信在精神層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動力支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有三方面的內容,即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從國家層面而言,中國將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堅持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使中國再次發出耀眼的光芒。從民族層面而言,中華民族曾在歷史上是多么的璀璨,是多么的自信,鴉片戰爭的爆發使的中華民族陷入重重危機,出現了民族自卑的現象。如今,中國已進入了新時代,復興中華民族是題中之義,使中華民族牢固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為世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從個人層面而言,人民幸福是中國夢的最后價值旨。而人民幸不幸福除了得到物質上的滿足以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滿足,因此文化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文化自信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動力源泉。
五、實現文化自強要求文化自信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為了應對內憂外患的緊張局勢以鞏固新生的政權,國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國防軍隊等硬實力上的建設。已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與以往任何時期的主要矛盾不同,人民對文化需求方面的要求提高了。作為我國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的代表——中國共產黨應該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實現文化自強,在文化方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文化自強是指就是立足中華文化立場,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設具有強大吸引力影響力、強大活力創造力、強大實力競爭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實現文化自強,就要增強文化自信;要增強文化自信,就要提升文化自覺。“三自”之間有一定的內在邏輯關系,以文化自覺為認識起始,經過文化自信發展到文化自強。因此,要實現文化自強,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實現文化自強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2).
[2]習近平. 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陳錫喜,桑建泉. 文化自信的內涵及其在“四個自信”中的地位[J].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2017(3).
[4]呂旅. 提升文化自覺 堅定文化自信 推進文化自強[N].中國文化報,2017-12-05(2).
[5]陳一收. 如何理解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8).
[6]李韜,林經緯. 中國軟實力提升:問題與出路[J].紅旗文稿,2013(3).
[7]趙銀平. 文化自信——習近平提出的時代課題[J].理論導報,2016(8).
[8]劉林濤. 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質特征及其當代價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4).
作者簡介:姜艷(1993年7月——),女,在讀碩士研究生,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637009,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