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彪
中鐵一局集團市政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
近幾年,我國城市交通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隨著城市交通運輸量不斷增多對城市道路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現代城市交通發展需求,部分施工單位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中經常會對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進行合理應用,這提高了市政道路工程耐久性和穩定性,改善城市交通環境。
水泥穩定碎石是一種半剛性材料,其具有不錯的穩定性,結構十分穩固,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針對石作骨料采用灰漿體、膠凝材料對空隙填充,初始時具有極高強度,而且強度與時間成正比,可以在短時間內形成板體,強度高,并且還具有不錯的抗凍性和耐久性。針對水泥穩定碎石來說,具體施工過程中,采用的水泥量基本在混合料的3.5%-7.5%之間,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成型后,遇水不泥濘,表面堅實,車輛在道路上行駛的舒適度可以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水泥穩定碎石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還具有取材方便、性能優異、工藝簡單、靈活便利等特點。
(1)是市政道路結構的承重層,其最終質量會對道路工程的使用壽命和性能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施工中施工人員要加強對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質量的重視。市政道路工程具體施工期間,水泥穩定碎石層強度在力學方面具有不錯優勢,主要體現在穩定性高。
(2)具有較強的抗疲勞性,這也使水泥穩定碎石被廣泛應用到對承載力要求較高的路段上,通過對該材料的使用,使市政道路工程的整體抗壓性得到顯著提升。
某市政道路工程長2.9km,基層為水泥穩定碎石。在施工中,將泥穩定碎石鋪設,約為36cm的厚度,混合料中的水泥含量5%。為了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施工前,應當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從而為后續施工的順利進行提供支持。
(1)施工人員對底基層的質量進行檢驗,并且要做好高層復查。
(2)準備好施工中所需的材料,特別是水泥,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采購,對于水泥的初凝和終凝時間要進行合理分析,對其是否符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要求進行明確。依據具體施工情況,選擇碎石材料,采用碎石材料的規格、質量、型號都符合要求的標準,情況必要時,可以通過對塑限試驗或液限對碎石材料的性能進行檢查,提高水泥穩定碎石施工效果,提升市政道路基層的完整性和穩定性。
(3)配合比
本工程水泥穩定碎石設計要求水泥摻量為5%,由專業拌和站試配提供并報監理部門審核同意方可使用。做好水泥穩定碎石延遲時間及強度的影響實驗,明確準確的時間。
上步工序驗收→施工放樣→拌和、運輸和攤鋪→整形→碾壓→養護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須先對所要使用的設備進行調節,讓含水量、混合料的顆粒組成都可達到有關設計和規范標準。攪拌廠提供產品合格證和水泥含量、粒料級配、混合料配合比及R7強度標準值的資料。集料應有覆蓋,防止雨淋。施工時應根據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時調整加水量。
在對水泥穩定碎石運輸時,所要用的運輸車輛采用大噸位。混合料放在車上時,一定要覆蓋嚴密,這樣才能減少其水分的蒸發,但也要遵守交規,不可超載。到現場后,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檢查,如果材料不合格是嚴格不給予進場施工的。
每次卸貨時都要傾倒干凈,如車上有剩要及時清除干凈。假設運輸時有故障出現,一定要解決故障,如果三小時內無法到現場則無法使用。同時注意,每一層集料在得時是要求平整的,并注意避免離析。
本段輔道水泥穩定碎石設計厚度36cm。兩層壓實處理:第一層結束后才到下一層,利用好上、下兩層的著重,且時間間隔不能超出兩小時。在攤鋪機后,要設有專人,消除粗細集料離析,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施工中斷兩小時,要設置橫接縫來做好相應的處理。
快速碾壓2遍左右(輕型壓路機),處理不平整的情況。整形時,注意離析現象。特別是部分有低窩的,需要把表層5cm用齒耙耙松,在2小時內用新拌水泥穩定碎石補好。每一次整形時,要根據坡度、路拱具體情況開展,注意接縫處的平整。在整形的最初階段,對其松鋪厚度進行檢查,必要的時候還要做好補、減料的處理。
通過整形操作之后,混合料含水量在最佳狀態下需要開展結構層全寬內的碾壓。處理。在處理時重疊1/2輪寬,后輪超出兩邊接縫。當完成一次后還需要重復至少6次以上。明確各類參數,合理的組合處理方法,可讓路面結構變得更加緊密,而且可以提高道路堅固性,使路面的平整性和耐久性都得到提高。道路碾壓期間應當做好以下幾項內容:
(1)控制好碾壓時間。因為水泥本身具有凝固性,若時間過長,水泥會自然凝固,這會影響市政道路工程質量,因此,應當將碾壓時間應當控制在2-3h之間。
(2)碾壓時如出現了起皮、松散等,要立刻翻起,重新加入合適量的水泥,讓質量可達標。
(3)在碾壓時,要用輕型壓路機做好靜壓的工作,再利用重型壓路機一直壓實至所要求的壓實度為止。在壓實的時候可先做好靜壓的處理,之后再根據輕振動碾壓→重振動碾壓→膠輪靜壓→無輪跡止。
(4)當結束前還要終平一次,讓比縱賂、橫向都更順適。在終下時一定要認真,仔細,部分高出的要掃平。低處則不用再二次得,可等到瀝青面層鋪裝再做處理。
裂縫是水泥穩定碎石施工基層中常見的一種現象,針對該情況,如果裂縫寬度較大,且沿線的連續間距小于5 m,則應開挖并返工;如果沿線的連續間距大于5 m,則裂縫應覆蓋1.5 m寬、16 m*16 m玻璃纖維網,玻璃網應采用直徑6 m、8 cm t的鉚釘固定。o拉伸后長度為10cm,鉚釘間距應為15-30cm。經監理工程師簽證后方可做封層。橫縫處理時待透封層施工后,面層施工前,用耐高溫土工格柵或防裂貼處理。基層一旦收縮開裂,必須采用上述方法處理,否則,在下面層、中面層瀝青路面施工時很快會反射到面層,一方面可以延長路面壽命,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路面維修成本,因此務必處理及時、徹底及時處理。
每次碾壓完完一段之后,均要開始養護處理,對壓實度加以檢查。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碾壓之后需要土工布濕潤,覆蓋基層頂面。兩個小時后灑水,一星期內基層要始終保持在濕潤的狀態下。一個周期為28天,這一周期內都要正常養護。不可以覆蓋塑料編織物、塑料薄膜等。
上一層路面結構,在施工時可以把覆蓋物移除,在養護間要定期灑水。當養護結束要把覆蓋物及時清除。注意養護所用的灑水車,其噴水方式是噴霧式的,避免使用高壓式,因為高壓式容易破壞泥穩定碎石層表面濕潤。基層的養護期間不能少于一周,在養護期內灑水車只能在一邊前進,且要封鎖效能。當其養護結束之后,要將基層清掃干凈,并開始下一階段的瀝青面層的施工。
市政道路基層施工中對水泥穩定碎石施工技術進行應用期間,應從施工準備工作、拌和、運輸、攤鋪、整形、碾壓、處理裂縫、養護幾個方面入手,確保工程施工的最終質量可以達到要求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