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喆
中圖分類號:F272.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1
摘 要 政工隊伍,作為為國有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的人才隊伍,在整個國有企業的體制管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國有企業政工隊伍的建設過程中,仍面臨一些問題和窘境。建設國有企業政工隊伍,完善政工隊伍機制,促進國有企業經濟發展和思想進步的重要橋梁。
關鍵詞 國有企業 政工隊伍 建設
政工隊伍,作為國有企業管理工作中精神文明工作的號召者和領導者,應首當其沖地認識到自身隊伍的發展狀態,并作出研究探討,得以改進實施。
一、國有企業政工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人才發展政策
政工工作,作為國有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制度上卻存在著較明顯的問題和漏洞,制度上的不完善,使得政工隊伍的建設缺乏明確的管理標準,造成工作隊伍的分化和矛盾的產生。而且國有企業缺乏對國有企業政工隊伍的管理發展政策,使政工人員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沒有相應的制度保障的同時,對職業的發展前景產生迷茫。
(二)缺乏人才培養機制
政工隊伍,作為上傳下達國家政策,傳播黨的號召的精神文明隊伍,國有企業也只看到了它的表面意義,并未真正認識到政工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因此,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國有企業對政工隊伍采取不重視、不改進、不發展的態度。這對政工隊伍的人才的培養和發展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響,不僅不利于政工隊伍工作人員素質和能力的全面發展,還嚴重拉低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影響國有企業的發展。
(三)工作管理方式過于單一、落后
當前,國有企業中政工隊伍的工作人員大多存在著平均年齡層偏大的問題。首先,年齡層的偏大,代表政工隊伍中有很多“老人”,無法進行更多的體力宣傳活動,而且大多數思想較為頑固,長期堅持著單一、落后的工作方式,存在著“教條”、“空想”的問題和弊端,阻礙了國有企業的改革步伐。另一方面,年齡層的偏大也代表著新生工作力量的缺失,因此,缺乏創新意識,難以改善政工人員“死氣沉沉”的工作氣氛,無法給政工隊伍的建設帶來新的生命與活力。
(四)工作態度不夠端正,管理能力不足
一方面,這是因為國有企業對政工工作的重視程度低,福利待遇和人才培訓、晉升等方面與其他崗位相差較大,從而很大程度上滋生了國有企業中政工人員的不滿情緒,對工作產生懈怠心理,致使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日益低沉。另一方面,是政工人員自身存在著素質和能力不足的問題,使得在管理過程中不能充足的發揮崗位的作用。
二、國有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策略
(一)完善國有企業政工管理制度和發展政策
國有企業的政工隊伍需要一個完善的管理制度來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執行,并以此為標準建立各項工作的質量的衡量標準,實現政工隊伍管理工作的標準化、有序化,利于國有企業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提出利于政工隊伍建設的發展政策,為國有企業的這個歌工隊伍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二)樹立嶄新的政工隊伍的人才培養和發展機制
國有企業要想“以人治企”,發揮人才的作用,就必須正確認識到政工隊伍在人才培養上的重要性,理解清楚政工隊伍對國有企業發展的真正的重要意義。首先,國有企業應當提高對政工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領導應多關切政工隊伍的發展,為其發展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和有利條件,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要樹立嶄新的人才培養和發展機制,形成一套完善的政工人才成長鏈條,為政工隊伍的人才剛需不斷注入新力量,利于崗位的更新換代和人員的能力提升,更好的為國有企業服務。
(三)創新工作管理方式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的動力,當前,我國市場經濟處在不斷變革的時期,國有企業為了應對復雜的社會經濟環境,也相應的進行了體制和制度改革,針對這些變化,政工工作應當與時俱進,緊跟國有企業的發展步伐,實現改革和創新。首先,在政工隊伍人員的構成上,應平衡各年齡層的人員構成,多引進年輕人才,年輕人思維活躍,創新能力強,可以幫助政工隊伍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為管理工作的開展注入年輕活力。其次,各個政工隊伍人員應該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創新意識,來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水平,以適應不同時期國有企業的發展要求。
(四)改變政工隊伍的工作作風
第一,樹立創新的工作作風,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身為政工人員,在思想道德、工作作風等方面上應該起到領導和號召的作用,從我做起,真正為國有企業的精神文化建設樹立人才的榜樣。第二,提高國有企業政工隊伍的自身素質和能力。首先,要加強政工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在掌握政工自身技能的同時,學習企業的現代管理知識,更好、更全面的為國有企業服務。其次,要多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崗位輪換等多種形式的工作活動,提高國有企業員工的凝聚力,達到提升政工隊伍實踐能力的目的。
三、結語
總的來說,政工隊伍的發展關乎國有企業的生存大計,任何輕視和不重視的態度都會阻礙政工隊伍的發展,國有企業只有真正提高對政工隊伍的認知和理解程度,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為政工人員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和有利條件,才能真正實現政工人員的崗位價值,促進國有企業的不斷發展,實現改革創新的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