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衛
摘 要: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習數學是為生活服務,學生的數學能力將陪伴其一生。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我們應當努力探索和實踐的重要課題。作者就怎樣改進課堂教學,培養小學生數學素質談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數學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1.數學素質的定義
素質是指人的自身所存在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特征及其結構,是決定其主體活動功能、狀況及質量的基本因素。人的數學素質是人的數學素養和專業素質的雙重體現。
2.數學素質的內涵
數學教學大綱規定的數學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形成數學能力,發展個性品質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小學數學盡管簡單、淺顯,但仍然具有數學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的特點。小學的數學教育,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僅僅是目的,掌握這些知識并能運用,并產生對社會科學探求的意識,這才是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本質。
1.重知識技能、輕過程方法與情感體驗
教師對教材的鉆研能力不強,對教學目標的把握不清,在教學中出現降低教學目標,只注重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而輕視或忽略過程與方法的體驗。這就會出現課堂上教師注重讓學生記結論,而不是交流思考的過程與方法。
2.計算教學與問題解決貌合神離
新課程把計算教學融于問題解決中,有其一定的意義。但我們的教師在進行計算教學中,容易出現以問題解決引課,但在列出算式后,就不再和問題聯系了,只注重如何解決計算的問題,好似問題解決只是一塊敲門磚而已,使計算教學與問題解決出現貌合神離的現象。
3.學生對教材相當陌生
有的數學教師一節課下來讓學生一次數學書都沒有打開,更何況讓學生讀數學書、理解數學書。有的學生對數學題目讀都讀不通順,更不用說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爭論了。如果讓學生自己看一看、想一想,是否更容易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對知識理解的更深呢?
4.練習課、復習課中的題海大戰
在上練習課或者復習課時,出現題海大戰。教師對單元知識的系統化、歸納能力還欠佳。對單元整體把握不了,所以教師只能以題目的形式來復習,缺少適當的總結、歸納、提升。
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進,我們可以從思想、目標、方法、手段、結構和模式等不同角度舉出許多方面。下面僅談幾點認識。
1.圍繞教學目標制定教學過程
我們在制訂數學課堂教學目標時,首先考慮的是學生終身受用的因素,如主動學習的態度、學習的熱情、學會學習、相互尊重、誠實待人等。
2.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
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成績都有直接的影響。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必須創造條件,從培養興趣入手。學生有了興趣,才會自覺地花時間、下功夫、動腦筋、積極地學習,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這正是我們改進課堂教學、培養數學素質的根本著眼點。
3.重視和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教師要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人,給學生以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實踐活動,逐步形成自學能力,養成自學習慣。課堂教學不僅對學生的現在負責,更要對學生的將來負責。
4.精心設計練習和復習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復習的目的是“鞏固學過的知識,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對所學內容進行系統整理和小結,并幫助學生彌補知識上的缺陷。”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高低,學生負擔的輕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練習和復習的設計優劣。
我們應積極探索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考試方法或成績評定的模式,使考試和成績評定成為一種激勵手段,讓成績好的學生得到鼓勵鞭策,成績差的學生明確前進方向,同時也使教師了解教學成果和存在的差距,更科學、合理地發揮考試的導向作用和反饋功能。
[1]何 勇,曹廣福.數學課堂如何兼顧學生數學素養與應試能力[J].數學教育學報,2014(2).
[2]米志忠.改進課堂教學方法的四點體會[J].學周刊,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