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艦
摘 要:在當前我國道路工程中,改性瀝青混凝土材料應用越來越廣泛。由于改性瀝青混凝土具有較好的防水性、抗凍性、耐久性、抗裂性和平整度,可以說在當前路面施工中,其是最理想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因此在當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掌握改性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優點和要點,并在施工完成后做好具體的養護工作,以此來提高路面的質量。
關鍵詞:市政道路;改性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優點;要點;養護
中圖分類號:TU528 文獻標志碼:A
0 前言
由于道路交通的行車安全與市政道路的質量息息相關,特別近年來人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交通運輸面臨嚴竣的壓力,這更對市政道路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當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過程中,改性瀝青混凝土應用十分廣泛,相較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其有效地規避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容易開裂、斷角及磨損大等問題,而且具有較好的抗高溫和低溫的能力,路面不容易發生變形,具有較好的經濟性,能夠有效地保障行車的安全。
1 改性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優點
1.1 施工工期短,質量易于控制
將改性瀝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使用,在較短時間內即能夠完成具體的施工任務。具體施工較為簡單,普通的施工設備和參數就能夠有效的保護施工的質量。而且后續保養護理工作也較為簡單,材料還能夠實現回收再利用。
1.2 具有較好的黏合性和密實度
由于改性瀝青混凝土自身的配置較為特殊,因此具有較好的黏合性和密實性特點,其對道路路面裂縫變大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而且與路面能夠緊密結合,對路面滲水具有一定的防范作用,同時隨著道路情況的改變能夠協調變形,部分路面裂縫能夠自行愈合。
1.3 路面結構穩定性較好
由于改性瀝青混凝土結構較為嚴密,材料中瀝青含量較大,能夠有效地防止地下水向上或是地表水向下滲的問題,可以有效減輕水對路面帶來的損壞。而且改性瀝青配置較為特殊,不僅具有較強黏結力,而且還具有良好的抗疲勞性,每層混凝土之間實現了有效的黏合,增強了道路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市政道路不容易發生變形。
2 市政道路改性瀝青施工中技術要點分析
2.1 施工前的準備
在市政道路改性瀝青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在施工開始之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提前要對場地進行清理,針對瀝青混合料面層存在的質量缺陷進行彌補,路面要保持良好的平整性,而且不允許存在雜物,沒有明顯突起或是低洼現象。要保證下面層和中面層的質量,這樣上面層才能達到較好的平整度和強度。
2.2 改性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在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的施工情況來確定運輸車輛。具體要參考瀝青攪拌機和攤鋪機的生產能力、運距。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在攤鋪機攤鋪過程中,需要保持有4~5輛左右的運輸車輛處于待卸車的狀態,運輸車輛盡量選擇大噸位的自卸運輸車,以此來有效的滿足施工過程中對運力的要求。運輸車輛在使用過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性能,即在開始運輸前需要對每輛運輸車進行檢修,避免運料過程中出現故障現象。同時還要利用油水混合物在車廂內涂刷一層,在涂刷前對車廂進行清理干凈,車廂內不能有泥沙和其他雜物。在具體運輸過程中,運料途中不能隨意停駛,同時還要避免出現突然加速或是急剎車的情況發生。
2.3 溫度控制
在進行SBS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時,尤其要注意改性瀝青混凝土對溫度的敏感性,施工期間控制好溫度是保證質量的關鍵。
(1)嚴格控制瀝青、集料的加熱溫度和瀝青混合料的拌合溫度,攪拌時間控制在45S。集料溫度保持在180℃~190℃,改性瀝青溫度控制在160℃左右,不應超過180℃;混合料出廠溫度175℃~185℃,不能超過195℃或低于170℃。
(2)攤鋪前應將攤鋪機熨平板加熱至不小于100℃,混合料攤鋪溫度不應低于160℃。
(3)SBS改性瀝青混合料適宜的碾壓溫度范圍是130℃~
150℃,其最終碾壓溫度不低于110℃。施工完成后,SBS改性瀝青混合料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
2.4 平整度控制
在改性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平整度控制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通過對平整度進行有效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合料出現離析現象。在改性瀝青混合料運輸和裝卸過程中容易發生離析現象,通過對離析進行控制,可以有效地保證路面的攤鋪質量。在自卸車裝料過程中,需要按照規定的次數進行移動,而且拌合后的改性瀝青混合料儲倉卸料口與運輸車輛之間的距離不宜過高,在具體攤鋪作業過程中,攤鋪機攤鋪時要保持均勻性、連續性和不間斷性,具體操作人員要對速度的變換和中途的停頓進行充分關注。對于攤鋪機灑落的混合料需要由專人進行清理,確保機械的正常運行,為路面攤鋪的平整度奠定良好的基礎。
2.5 改性瀝青路面碾壓
為了確保路面的質量,需要確保碾壓工藝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配置碾壓機械設備時,需要與攤鋪機具有一定的匹配度。在具體壓實過程中,需要遵循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進行操作,碾壓溫度宜控制在130℃~150℃,其最終碾壓溫度不低于110℃,這要求在攤鋪機攤鋪作業時壓路機要緊跟在后面,以便于取得較好的碾壓效果。在具體碾壓過程中,要先輕碾,然后再重碾,先壓邊,然后向中心進行碾壓,確保達到理想的碾壓效果。
2.6 施工縫的處理
在改性瀝青混合料攤鋪過程中,避免出現縱向冷接縫和橫向施工縫。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施工縫進行有效的處理,避免接縫處處理不好,而出現松散裂紋、接茬不平整等情況。因此在處理施工縫時,需要從切縫和碾壓兩方面入手,從而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
2.6.1 切縫
采用3m直尺垂直接頭每隔1m測量一次,并記下每尺測量的壓實端部開始下榻的位置,以最內側的那個塌點為基準,畫垂直路線方向的橫向直線,此直線即為切縫位置。 用切割機割成垂直橫縫,并將廢料清掃干凈,橫縫斷面沖洗后涂一層粘層油并注意保護攤鋪下段時不被破壞。
2.6.2 碾壓
碾壓時盡量騎縫碾壓(壓路機主要位于已壓實的瀝青混凝土面層上),騎縫碾壓時可沿橫縫順向碾壓,亦可與橫縫成45°角斜向碾壓。順向碾壓時,壓路機先伸入新攤鋪層15cm~20cm往返兩次,再逐步向新攤鋪層過渡每次伸入約20cm,直到壓路機全部在新攤鋪層上碾壓為止,然后改為正常的縱向碾壓。橫縫經碾壓完畢后,要用3m直尺檢測是否平整,如有凹凸,要趁瀝青混合料未冷卻前采取措施整修后重新碾壓,直至平整度滿足要求為止。
2.7 改性瀝青混凝土道路的養護
改性瀝青路面施工完成后,需要由專人來對道路進行養護。對于施工道路要采取交通管制,道路開放時間宜在攤鋪料徹底冷卻,同時道路表面溫度在50℃以下時才能開放,但也只是針對于輕型車輛。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道路兩側需要采用護欄和工程架構等保護性措施,在施工結束的第一天,路面不允許放置任何工具,避免對路面的施工質量帶來影響。
結語
隨著當前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為了能夠滿足不斷增長的車流量要求,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已成為當前市政道路工程發展的必然選擇。將改性瀝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工程中進行應用,為了控制好施工的質量,則需要做好原料的檢測工作,并對施工過程中各關鍵部位進行重點控制,確保整體工程的質量,提高市政道路路面的平整度和舒適度,確保行車的安全。
參考文獻
[1]付春杰.改性瀝青在透水瀝青混凝土中的應用[J].市政技術,2016(4):194-196.
[2]張澍楊.改性瀝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改造中的應用研究[J].國外建材科技,2008(2):31-33.
[3]朱明安.改性瀝青混凝土在武漢城市道路上的應用[J].中國市政工程,2006(6):16-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