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淳
電力企業的績效考核制度最早產生于我國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之后,目前,中國的市場經濟正在經歷一個快速發展的過程,因此相應的市場競爭也更為激烈,績效考核自然就成為了企業管理系統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企業的管理系統由人事管理系統、行為控制系統以及績效考核系統等組成,而績效考核系統的四種基本功能(選擇、導向、預測以及判斷)是其成為企業管理系統的重要原因,其中,績效考核的導向功能為電力企業完成戰略目標提供了十分大的幫助。
一、電力企業績效考核仍存在著許多問題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電力企業也與以往計劃經濟時期相比有了巨大的改變,其企業績效評價的內容由之前的安全生產逐步轉為經營業績。現在,電力企業對其供電企業主要通過企業利潤總額、企業成本總額、電費的回收率以及凈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指標進行績效評價。這一評價體系雖然能夠促進企業增強盈利水平,可是無法發揮績效評價的基本功能,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誘發管理層操縱財務數據
在電力企業的績效考核評價中,利潤指標是最為重要的一項考核內容,其所占的比重也最大,這無論是在控股企業、發電企業還是供電企業都是一樣的。績效評價對于年度利潤的過度重視很有可能出現管理人員對財務數據進行篡改的情況,這一問題在利潤較為微薄的電力企業中體現得尤為明顯,起銷售的收入、成本以及財務費用的微小改變就會引起總利潤的變化。比如在二十一世紀初,我國各省的電力企業的利潤率通常保持在百分之四左右,換句話說,如果企業的銷售成本下降一億,雖然這只占到銷售成本的百分之一,可是卻能夠使得企業的銷售利潤有四分之一的上升,這便誘使了許多電力企業的管理人員對財務數據進行操控。
(二)缺乏對資產管理效率的評價
應收電費余額的評價是電力企業績效考核的重點,這也能夠體現企業十分注重電費回收,可是電力企業的績效考核應當更為注重企業的固定資產,與應收電費余額相比,固定資產能夠占到電力企業的總資產的一半以上,這也是企業的資產管理實際需要的。多數的電力企業管理層人員不能夠很好地認識到資產負債表的重要性,并且也沒有對企業資產管理投入精力,而僅僅重視企業損益表,其忽視了資產管理與收益增長是同等重要的地位。可是事實上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如果不能夠很好地對其資產進行管理,僅有利潤增長也是無濟于事的,杜邦分析模型曾指出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和權益乘數、銷售利潤率以及總資產的周轉率掛鉤,提升企業的資產管理效率對于增加企業的收益是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的。并且,電力企業的管理水平直接體現到其資產運營效率上。通常來講,對于電力企業來說管理的作用要大于損益表,這是由于損益表通常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企業外部的經濟環境影響。
(三)評價標準根據歷史數據或預算水平確定
這種評價標準會使得企業的眼界受阻,從而會使企業的創新受阻,不利于電力企業的業績持續提高。將電力企業的以往業績作為考核評價的標準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的經營水平進步或者退步,可是企業的以往業績可能會存在著部分不合理因素,將此作為企業績效考核評價的依據是一種事實上對企業不足的認可,沒有將其作為錯誤剔除出去,而是將其作為企業發展的合理內容不停地延續下去,這對于企業自身反省有著十分巨大的消極作用,容易使得企業的數據發生偏差,并且出現一種盲目的麻痹性安全感。
將企業預算作為績效考核評價的內容是具有充足的理論依據的,預算能夠起到控制成本的作用;也能夠使得企業之間的內部溝通聯系加強,保證企業的各個部門協調發展;能夠更好地檢測審查企業的目標完成情況等。可是在實際之中,不同地區的電力企業的電量、收入也有著十分巨大的差別,處于不同地形的電力企業的電網維護檢修費用也有著天壤之別,這些因素都使得電力企業的的收入成本等指標難以統一和預測。可是將預算作為績效考核的標準會使得部分管理人員夸張其企業成本,這便能使得企業績效表現得較高,從而為其部門得到更多的預算經費,而反觀其更具有價值的長久規劃則不夠重視,反應對電力企業的績效造成了消極影響。
二、電力企業績效評價的改進建議
電力企業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存在著較多的不足,以下是幾個結合了評價標準要求的改進建議:
(一)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指標與利潤總額相結合進行評價
這種結合評價的方式首先能夠減少權責發生制對于企業利潤的負面影響,也能夠制止管理人員對利潤進行操縱,從而提升企業利潤的質量;其次能夠使得堆積的越來越多的應收電費消腫,提升電力企業的現金使用效率;最后能夠提升電力企業員工的現金流量的概念。現金流量是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的,一個企業若想得到良性的發展,就需要使得企業的現金保持在一個良性的循環范圍之中,否則的話公司則將很有可能面臨巨額的債務。可是反觀目前我國的電力企業,少有員工和管理人員及財務人員能夠意識到現金流量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實際上,每一次員工的抄表活動、檢修人員及時或不及時地對電路問題進行檢修以及物資人員對經濟儲物的管理情況都與現金流量密切相關。
(二)加強對資產管理效率的評價
從主觀上看,我國的電力企業不夠重視企業資產的原因是電力商品的特殊性,其自身特性決定了其具有發供售一體的性質,而電力企業的存貨也較少,難以像其他企業如果提升了企業資產的利用效率就能夠帶來利潤額度的增長。而從客觀上看,電力企業的固定資產涉及范圍十分廣泛、管理和維護工作非常分散、所涉及人員數量十分巨大。多年來資產管理始終是電力企業的困難,由于電力企業的電量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大,電價也會受到政府的管制,如果能夠有效的利用和管理企業財產,就能夠使得電力企業自主地獲取高額利潤,與此同時,與扭轉利潤率相比,加速企業資金流轉的速度難度大為減小,增多對企業管理效率的考核,能夠使得企業管理人員清楚企業的利潤與資產之間的占比關系,從而在進行投資活動時更加謹慎。
(三)以行業先進水平作為評價標準
這種評價的方式是指將經濟發展狀況較為一致的地區的同類企業選擇出先進水平,從而將此作為電力企業的績效評價標準。這種標準為電力企業提供了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和提升改善的運作思路,有利于電力企業進行更多的橫向聯系,拓寬企業的視野,保持企業內部的人員一致。雖然電力行業具有天然的壟斷性,每個地區的現實情況與經濟狀況都有所不同,可是一些企業外部環境相似的同類企業則可以以優秀企業作為發展的目標,這將更有利于激發電力企業員工的工作激情,促進我國電力企業的發展。
(四)逐步建立新的財務評價體系
目前國家電力公司已經將“兩型兩化、國際一流”作為其未來的發展目標,各個省份的電力公司也都在積極地探索其發展目標,然而無論是哪一家電力企業,以往的財務指標評價體系都不利于其可持續發展。在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壟斷經營環境之下,電力企業形成了對于生產過分重視而忽視市場的風氣。企業應當對非財務指標因素予以重視,例如客戶滿意度、企業文化等,這些是企業財務結果的內因,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在進行財務評價時也將其納入到考慮范圍中。在重視非財務指標的同時也不應忽視財務指標,電力企業應當建立二者相結合的績效評價體系,以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日保持企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