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翔 李全成 孫曉勇
【摘 要】針對我國鐵路運輸的實際情況,對我國鐵路運輸調度指揮體系進行研究、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優化措施,對促進我國鐵路運輸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紹了鐵路調度組織機構設置的原則及方案,如提高運輸效率的原則、統一運力資源的原則、滿足管理需要的原則等等,提出了現代鐵路調度指揮系統的基本構思與架構,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鐵路;運輸調度;指揮體系;策略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鐵路運輸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為了保證高效的客運專線,運輸部門就需要不斷優化鐵路運輸調度指揮體系。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根據現代鐵路調度指揮體系的基本構想,進行鐵路運輸調度指揮體系的創新,并優化、整合現有信息系統等措施,使得各個部門密切協調配合,充分發揮好調度的龍頭作用,切實保障鐵路運輸的實際需求。
一、鐵路調度組織機構設置的原則及方案
(一)鐵路調度組織機構設置的原則
第一,運輸部門在對現代鐵路運輸調度組織體系進行設置的過程中,需要堅持提高運輸效率的原則,實現對運輸市場的快速響應,進而滿足鐵路運輸的實際需求,充分做好鐵路事故和故障情況的處理;第二,運輸部門在對現代鐵路運輸調度組織體系進行設置的過程中,需要堅持統一運力資源的原則,最大程度上滿足鐵路網絡化運輸的需求,確保各種運力資源處于可控制、可管理和可監視的狀態,切實保障鐵路運輸的順利;第三,運輸部門在對現代鐵路運輸調度組織體系進行設置的過程中,需要堅持滿足管理需要的原則,將傳統的監視、控制中心轉變為綜合路網管理中心,提升原有的調度指揮功能。
(二)鐵路調度組織機構設置的方案
1.調度機構的設置
一般來說,鐵路調度的組織機構分為鐵道部調度中心、區域調度中心和基層站段調度三層。其中,鐵道部調度中心是根據國家和鐵道部有關指令,組織全路運輸生產計劃和基本運行圖的編制,監視、協調全路運輸生產,處置重大突發事件,必要時可以接管各個區域內調度中心的調度指揮工作;區域調度中心是接受鐵道部調度中心的領導,負責所管轄范圍內的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城際鐵路和既有線的調度指揮,制定本區域的實施計劃,并按計劃組織、控制、監視列車運行,及時處置各類運行異常情況等等;基層站段調度擁有最高級別的優先控制權,特殊情況下直接辦理本站作業。
2.區域調度中心設置方案
第一,以干線為主、兼顧樞紐的模式。具體來說,就是指通過一條客運專線從始發站到終點站都屬于區域調度中心的管理工作。通過以干線為主、兼顧樞紐的模式,可以對區域調度內所有的線路進行調度,進而實現對鐵路全線的集中調度工作。同時,通過以干線為主、兼顧樞紐的模式,還可以在運輸過程中,及時發現運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高鐵路運輸的服務質量和運輸效率;第二,以樞紐為主,兼顧干線模式。由于鐵路運輸會受到各個樞紐和端點站的影響,對這些區域進行有效的調度,可以實現對鐵路運輸樞紐內各個車站進行有效的指揮;第三,其他。我國客運專線在運輸過程中,對于大型車站在管理過程中,常會在大型車站內設置車站調度的方式,對其進行調度指揮。對于動車基地車站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會根據其列車運行計劃、乘務出乘計劃、動車組交路計劃等需求,進行適時的調度。
二、現代鐵路調度指揮系統的基本構思與架構
(一)現代鐵路調度指揮體系的基本構思
第一,運輸部門在構建現代鐵路調度指揮體系的過程中,需要以服務為導向,以現代鐵路高安全、高品質、高速度、高密度為依托,構建綜合型路網運營管理體系,及時滿足客貨運輸的需求;第二,由于鐵路運輸體系由多個層次構成,各個層次之間需要協同工作,保障運輸的高效進行;第三,運輸部門在構建現代鐵路調度指揮體系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市場的發展趨勢、營銷方案、鐵路的運輸能力等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列車開行方案和運行圖。同時,相關部門還需要切實落實列車開行方案和運行圖,做好運輸需求和列車運行情況的監視和控制工作,統計分析列車運行效果,保證鐵路列車的正常運行。另外,運輸部門還需要與客貨營銷相互協調,并對用戶的需求及時做出響應;第四,運輸部門在構建現代鐵路調度指揮體系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運輸結算、營銷策略的統計和分析,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保障鐵路運輸的運營成本。
(二)現代鐵路調度指揮系統的架構
現階段,在既有調度指揮系統架構中,行車過程可分為調度指揮域、進路控制域和列車控制域,同時,每部分由不同的系統完成。其中,調度指揮域采用的是調度指揮系統(TDCS),進路控制域采用的是計算機聯鎖系統(Interlocking),列車控制域采用的是列車控制系統(CTCS)。雖然各域之間是相互獨立,但卻又是相互關聯的。運輸系統總客運專線采用調度集中系統后,不僅可以實現及時響應調度計劃調整,還可以將調度指揮域與進路控制域整合成一個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調度系統的性能。客運專線調度及行車控制架構采用了調度集中系統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行車指揮過程中的列車進路控制效率,但是由于客運專線的站間距離較長,導致所設置的架構的運用過程不是很理想,如高度集成的客運專線調度與運行控制架構般可達到30-50km,列車在區間運行所需要的時間遠遠大于在車站進行作業(進站、發車、通過、折返等)所需要的時間,所以,只有實現列車在區間運行的實時調整,才能充分利用列車在區間運行的附加時分,實現對列車運行的及時調整,進而形成高度集成的客運專線調度及行車控制架構,滿足鐵路運輸的實際需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化的鐵路運輸調度指揮體系的組建和優化,可以最大程度上發揮鐵路的運輸效能,保障鐵路運輸的安全和安全。另外,運輸部門在對鐵路運輸調度指揮體系進行優化的過程中,需要把握鐵路運輸管理的本質,遵循運輸調度原則,滿足鐵路運資合理分配的需求,不斷縮短列車在中間站的停留時間,提高列車運行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磊,湯慶民,晁京.鐵路特種運輸調度指揮管理系統的研究[J].鐵路計算機應用,2017,26(04):36-39.
[2]劉俊.優化鐵路運輸調度指揮體系策略的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7,39(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