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電子商務也逐漸深入到廣大的農村市場中去,并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在農村地區,農特產品電子商務是現階段農村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優化了傳統的農特產品銷售方式,幫助許多農村地區拓寬了農特產品的銷售渠道,為農民增加了收入。本文則主要從我國農特產品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和農特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分析入手,提出了農特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農特產品;電子商務;策略;趨勢
一、我國農特產品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品牌程度低,缺乏統一的管理
現階段,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其在購買農產品的時候不僅看重的是其質量,在品種的選擇上也會選擇一些具有品牌保障的產品。但是現階段,我國許多農產品存在品牌化程度低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第一,農產品沒有一個正式統一的包裝,許多產品如桃子的包裝處只有產品的名稱,沒有生產日期、產地等。第二,許多農產品沒有形成一定的品牌,這就使得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的質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證,最終導致農特產品在網絡上很難銷售出去。此外,許多地區的農產品沒有形成規模化的生產,大多是由單個的農戶自己加工的,這樣的生產規模不僅不利于對農特產品進行統一的管理,同時也不利于技術的講解和后期的銷售等。
(二)網絡意識淡薄,網絡信息化程度低
雖然許多農村地區的農特產品在淘寶網平臺上已經有了一定的消費群體和銷量,但是從整體來看,由于農民的網絡意識淡薄,再加上相關的政府部門沒有對其進行相關的培訓,使得一些發展落后地區的農民不能利用網絡來服務農業。此外,從事與農業相關的網民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而在西部地區則很少,網絡信息化程度較低。這樣一來供需信息就無法實現對接,從而出現城市農特產品價格高,農村農特產品賣不出去的現象,最終不利于農民的增收。
(三)缺乏專業的電子商務人員
現階段,隨著電子商務市場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農村地區的相關管理部門看到了網絡市場的潛力,同時農戶們也已經逐漸意識到這一市場對農特產品銷售所起到的重要意義,想通過網絡市場來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但是在發展電子商務市場的過程中,農村地區所面臨的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技術落后、經驗不足,缺乏專業的電子商務人員。這就導致農民們不知道從何入手去開拓網絡市場。此外,從事電子商務的專業人員大多集中在比較發達的城市中,很少有人愿意到農村去,這也是現階段農村地區農特產品難以通過網絡這一媒介進行銷售的一個主要的原因。
二、我國農特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在研究和推廣中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即便如此,在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使用網絡的人數較少
首先,由于上網的成本較高,許多農村地區的農戶家中沒有配備必要的上網設備,農村上網的普及率較低,許多農戶使用手機進行上網,手機的使用不能很好的體現出電子商務在農特產品銷售中的優勢來,最終不利于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其次,由于農村地區的信息傳播速度較慢,再加上農戶的文化程度不高,同時也沒有專門的專業人員對其進行指導,這樣一來,即使有電腦也不知道如何使用,從而使得電子商務在農村地區沒有用武之地。
(二)網上的交易額度較低
受消費觀念的影響,許多消費者認為農特產品在店鋪中買到的要比網店中買到的新鮮,所以,就出現了農特產品電子商務辦的火熱而銷售額和市場占有率較低的現象。此外,雖然許多農村地區開辦了電子商務園區,并將農特產品放在網上去銷售,但是其對農特產品的宣傳較少,大多數消費者在不了解產品的情況下是不會購買的,這就造成了網上交易額度較低的現象。
(三)專門的銷售網站不多
對于一些一線大城市和東部發達地區而言,農業網站的用戶較多,而中部和西部地區則很少,農特產品網站分布不均,不利于農特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和區域經濟的發展,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與地區經濟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高低是密不可分的。此外,由于人們對農特產品電子商務的認識不夠,其沒有意識到這類網站對農業產品銷售所起到的積極影響,所以,現階段我國以農業信息為主要內容的網站在全國網站的占有比例不高,專門的農特產品網站更是少之又少。
三、農特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策略
(一)樹立品牌意識,規范管理
為了增加農特產品的銷售量,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我們應該在確保農特產品質量的同時,樹立品牌意識,并對農特產品進行統一化的管理。對此,首先,農村地區應該根據本區域的農特產品來建立品牌。如,請專門的設計人員為農特產品設計包裝,在包裝上不僅要體現出農特產品的名稱,其生產日期、使用方法以及歷史淵源等都應該體現在包裝上,使其以區域名片的形式銷售出去。從而增加農特產品的知名度。其次,在農村地區采用合作社與企業相結合的形式,每一個鄉鎮以自然村為單位來成立農村合作社,其領導班子則主要由本村有威望的村干部、企業的管理人員和相關的技術人員人員來組成,對農戶進行統一的管理和基于統一的技術指導,從而確保農特產品的質量和銷售額。此外,在管理中,所合作的企業應該能夠服務于農業的電子商務企業,這樣才能夠確保農業信息的暢通,從而擴大農特產品的市場。
(二)完善農特產品的電子商務體系
通過電子商務銷售農特產品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分銷加直銷的方式,結合移動端來打造一個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的特色化農特產品電商CP平臺,并針對農村地區農戶上網率低、不會上網等問題,利用手機移動端的推廣效應,并指導農戶使用收集移動端來進行操作。這樣不僅加大了移動電商在農村網民中的使用率,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農民的電商意識,并逐漸形成一套科學、完善的農特產品電子商務體系。如,將農特產品電子商務運營體系分為直銷和分銷這兩種形式,可以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經營模式,在淘寶館、京東館以及B2C獨立商城中進行直銷,而在微信商城以及淘寶和京東上進行分銷。在這一運營模式下,當生成訂單后,則統一下發到倉儲管理系統中去,并根據不同的訂單進行分倉管理。這樣的運營模式不僅能夠拓寬銷售渠道,還便于管理,能夠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三)強化農戶對電子商務的認識
農特產品電子商務之所以在發展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其主要原因還是在農戶們的身上,針對農戶對農特產品電子商務認識不足這一問題,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要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強化農戶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并將電子商務與農特產品的銷售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從而為農民創收。對此,首先,在利用電子商務銷售農特產品的時候, 相關技術人員可以以自然村為單位,選擇一些對網絡比較了解的農戶對其進行培訓,并使其通過網絡銷售來增加收入。當這些農戶收入增加了,其他農戶也會跟著參與到這一運營模式中去,從而逐漸的適應這種模式,最終實現以點帶面,帶動整個自然村,甚至是整個區域的發展。其次,在推廣電子商務時,相關政府部門還應該與企業形成合力,并專門成立一支技術支援小組,這些技術人員在平時要深入到農戶家中去,為其普及一些電子商務、網絡等方面的知識。此外,還可以對電子商務的交易數據進行分析,使農戶們意識到電子商務的發展潛力以及今后的主要運營模式,從而加深農戶對電子商務的認識。
(四)實現農特產品的供需信息對接
針對現階段農村地區網絡信息化程度低這一現狀,我們可以采用有效的模式來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而FtoBtoC這一模式則能夠很好的解決網絡信息化程度低這一問題,同時也能夠促使農特產品利用電子商務這一新型的商務模式改變原有的生產銷售模式。具體而言,FtoBtoC這一模式主要指的是農戶與企業之間建立密切的聯系,企業則能夠將農戶的農特產品按照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加工夠銷售出去,然后再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進行調研,并及時的將調研結果也就是消費者的需求及時的反饋給農戶,這樣一來,農戶就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從而對產品進行改進,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解決供需矛盾。FtoBtoC這一模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農戶自產自銷的模式,同時也通過企業的統一化管理使得農特產品獲得了更為廣闊的銷售市場,從而為農民創造了收入,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運營模式。
總結:農特產品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和不斷的完善有效的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富有地方特色的農特產品將會借助電子商務成為一種探索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對此,我們要積極的探索和改進這一農業發展模式,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大力的推廣,最終使農村電子商務之路走得更快。
參考文獻:
[1]康安茂等.借助電子商務,促進農產品交流[J],創造,2018(15)
[2]蔣玉芳.“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助推河池市農特產品發展思考[J],南方農業,2017(09)
[3]溫丹丹.基于“事物社區——合作社”的農特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探討[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7(25)
作者簡介:蔣玉芳,1981年,女,研究生學歷,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項目基金:2017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2017KY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