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娜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步入轉型關鍵時期,我國高職院校的后勤機構管理創新受到教育體制改革一定程度的影響,在當前教育改革的大浪潮中,高職院校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取得健康的發展,必須重視對后勤管理的創新優化,這樣才能夠為高職院校各項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較好的支撐保障作用。然而在學院教育工作中,后勤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規范化后勤管理工作是高職院校正常工作的開展的基礎,但是近年來,高職院校的后勤管理創新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重視,這就使得高職院校更加需要與時俱進,積極地探索與創新,為高職院校管理工作提供更為有效的發展依據。
關鍵詞:高職院校 后勤管理 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c)-0116-02
1 高職院校后勤機構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后勤管理理念相對滯后
高職院校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樹立先進的后勤管理理念,突出服務育人功能,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當前,部分后勤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對責任意識的認知程度不足,經常出現消極怠工或糊弄過關的心態,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做的不到位,在“編制”環境的保護氛圍下,逐漸失去了相互競爭和追求長進方面的意識,認為多干工作和少干工作的結果是一樣的,并不能改變什么,工作積極性和工作心態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后勤管理工作中這種消極的工作態度,對高職院校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1.2 后勤管理機構職能不清
高職院校內部各部門之間龐大的組織機構,需要各職能部門發揮不同類型的職能管理。因此,在這個層面發展中,充分反應出其中各個部門所承擔的工作量,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充分完成本職工作基礎上,通過和其他有關部門之間的聯系性,來針對性完成其中某一項重點管理任務。如果管理任務在完成的過程中出現不同類型的問題,會產生對職位工作管理范圍模糊不清的狀況,各個部門相互之間推脫責任,易造成矛盾的出現,在客觀的角度上演變成組織管理效率不強的問題。
1.3 后勤管理隊伍素質有待提升
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后勤管理工作較強的隊伍,充分保障后勤管理工作質量、工作效率,這與行政管理人員本身的業務開展能力、專業素質的高低等是分不開的。低素質行政管理人員沒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造成高職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
1.4 后勤信息化建設水平有待提高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用戶對信息的需求將越來越大,這就使得后勤建設與需求的矛盾將更為突出。信息化校園建設存在著建設模式問題、后勤相關部門協調不夠問題、高水平信息化人才隊伍短缺問題和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
2 后勤機構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的原因分析
2.1 傳統后勤觀念根深蒂固
隨著我國后勤機構管理體制的改革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變化。傳統的工作理念和方式與日益發展后勤建設不相適應。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后勤機構管理需要更新觀念。首先,部門負責人精神懈怠,辦事不夠積極。由于部門負責人固守傳統的工作作風,工作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差。其次,后勤員工普遍缺乏創新意識,這些都會造成低后勤效率。因此,只有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才能避免因循守舊,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2.2 后勤管理體制不健全
一套科學、健全、后勤體制是提高后期機構管理效率的重要前提,有了制度的約束和管理,后期機構的工作才有了依據、有了規范的流程,后勤的效率才能得以提高。制度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實踐和完善的長期性工作。要想規范工作人員行為,保障各項工作有據可依,就要制定一套科學健全的制度,以此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目前,后勤機構管理創新效率低的根源之一就是制度的缺位和失修,缺少完善的培訓制度,缺乏合理的監督管理制度。
2.3 后勤人綜合素質不高
很多后勤人不愿意承擔風險變革。后勤人整體素質水平不高,部分員工層次低,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愿意接受變革給后勤整體水平帶來的好處。這也是組織工作所面臨的非常重要的阻礙因素,確切說明了產生這種體制上變革風險,阻礙變革后所要承擔的各個方面的成本,相比于組織成員在成本效益當中存在的預期性的受益,組織成員相互之間是不愿意承擔改革工作當中存在的風險。
3 高職院校后勤管理機制創新的實施
3.1 提升服務理念,加強后勤管理
樹立正確的責任管理體系,將服務與管理結合,是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發展的第一產業理念,同時針對后勤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圍繞對人才的有效培養,有效地服從對人才培養的相關工作和目標,側重高素質搞管理人才的引進,提升服務理念,建立完善的后勤機構工作管理體系。在后勤機制管理過程中,實施目標化管理,對后勤機制創新工作實行管理和評測等,在對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進行實施的時候,充分打破傳統類型的工作方式,豐富后勤活動的內容,不斷地充實和完善后勤管理理念。
3.2 完善后勤保障機制,推進精益管理
堅持“以人為本 服務育人”后勤工作指導思想。以人為本就是要把部門人員的管理提升到戰略的高度,持續構筑人力資源競爭力,即加強對人的管理,提高人的素質,不斷推動后勤規范化建設的進程;對服務對象,要學會換位思考,施行人性化服務,一切以人為本,以服務對象為工作重心。保障功能的實現,通過有效的機構管理或者對相關的組織措施來進行表現。所以,要想不斷地提升后勤機構管理方面的工作效能,必須不斷地提升對精益工作管理的理念,完善保障機制,對各項不同的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保障。
3.3 建立后勤動態競爭考核機制
建立競爭機制,可以加強學院的后勤管理活動能力,促進隊伍結構的改善,建立有效科學的用人機制,這樣可以給在職管理人員的工作增加壓力,挖掘他們的潛能,同時也能加強他們的動力,讓他們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機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科學合理的定崗以及按崗聘用,所有人員在平等競爭的前提下,后勤管理人員采取聘任制,施行層級負責制,就是一級對一級負責和監督,對無法滿足崗位需要的管理人員就要進行調離以及解聘,這可以給職業院校后勤管理工作增加新的活力。
3.4 健全和完善監督機制
通過對現階段高職院校的日常經營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國內外在針對這一現象進行處理時,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同,對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同時,通過國外、國內一系列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在高職院校的日常后勤管理過程中,對其不進行相對應的監督管理,那么其自身勢必會逐漸走向腐敗。實踐中要與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結合,促使相關監督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設得到有效推進。
最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后勤管理中,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的需要,聯系當前社會實際,提出在新時期背景下,高職院校后勤機構后勤管理機制需要創新研究,依法管理、依法治校、并且積極推動教育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的教育后勤管理平臺。在全球化發展深入到了當今世界發展的各個領域,高職院校后勤機構后勤管理機制創新研究也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融入到這個大浪潮中,對高職院校后勤機構后勤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模式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胡曉艷.基于SSH的高校后勤保障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D].天津大學,2013.
[2] 曹元龍.高校新校區后勤管理模式的若干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6(13):32.
[3] 雷智峰.高校后勤服務模式創新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2.
[4] 曾定幫.高校后勤發展瓶頸及其應對措施[J].人力資源管理,201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