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辰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課外閱讀,也就沒有風和帆。閱讀就是獨立地在知識的海洋里航行。”數學,是最能體現人類智慧的一門學科,也是人類文明賴以生存的學科,作為人類思維的表達形式,它反映了人民積極進取的意志、縝密周詳的邏輯推理以及對完美境界的追求。重視踐行數學課外閱讀可以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感悟,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真正通過數學課外閱讀實現智慧閱讀,奠基學生的終身發展。
數學課外閱讀可以以教學內容為主線,以數學史料、數學知識、數學的生活應用和數學家的故事為航向標,讓數學課外閱讀駛向遠方!
一、數學史料航標
數學史料可以追溯數學的內涵、思維邏輯方式的衍化和發展歷程。讓學生了解數學史料,才會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因為有歷史才有深度,有深度才有思考,有思考思維才會延續。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是“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單元注重學生在生活和生產情境中了解小數的產生,體會小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小數的價值,增強對小數的理解和應用的信心。教材第一課時就在“你知道嗎?”欄目,向學生介紹小數是我國最早提出和使用的,但“你知道嗎?”篇幅有限、內容簡單、涉及的面較窄。孩子們通過上網或去圖書館查閱、篩選資料,又補充了我國宋代數學家秦九韶與小數、古印度數學家與小數、美國數學家卡約利與小數的故事,這些和小數起源有關的小故事打開了這一單元的課外閱讀空間,孩子在拓展與學習中了解了小數的產生和發展,從本質上理解小數,學習小數,同時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得到了很好地培養,使孩子們更加客觀地認識我國與其他國家在數學文明中的地位。
數學繪本《數是怎么來的》《零不只是沒有》也強烈推薦在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學習時再讀,從數字發展的歷程中感受“十進位值制計數法”的思維邏輯方式,感受數和計數的本質,感受人類最美妙的發明。
二、數學知識航標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要掌握數學知識技能,而數學語言簡潔缺乏語文的靈動、優美,學生的數學學習可以以數學知識點導航拓展優美、有趣的課外閱讀,讓數學知識的學習有趣、好玩。
一年級學習數學伊始,孩子學會數字的讀法,懂得把數字排出順序來,再按照數字的順序數出一些東西的數量,是很重要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過程。孩子的學習可以拓展課外計數古詩閱讀,讓數字披上文學的外衣,讓數數變得別致有趣。如《山村詠懷》:“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如《詠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總不見。”明代作家吳承恩《西游記》中有一首詠夜景的詩:“十里長亭無客走,九重天上現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縣盡關門。六宮五府回官宅,四海三江罷釣綸。兩座樓臺鐘鼓響,一輪明月滿乾坤。”詩中嵌進全部十個數字,而且從大往小倒過來數,成為別具一格的“倒數詩”,更增加了趣味。
再比如二年級學習乘法,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倫文敘提詩《百鳥圖》的故事和數學繪本《大家來做乘法表》;四年級學習小數,向孩子們推薦《奇妙的數王國》和《數學王國歷險記》兩本書,讓孩子跟隨小強、小華和零國王在數王國,跟隨叮當、小貝在彎彎繞王國中探秘小數。
三、數學應用航標
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但數學課堂時間和教材篇幅有限,所以,數學的應用也是數學課外閱讀的重要航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三角形的教學,三角形在實際生活中被廣泛應用。教材采用對比的方法,分兩個層次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認識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四邊形的容易變形,從而得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結論,最后,讓學生舉例說出三角形穩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感受三角形的應用價值。
針對“三角形穩定性”的教學內容,我推薦《壞狐貍和三角形》的數學趣味故事。故事講述雞媽媽為保護小雞,蓋房子、圍柵欄、布陷阱來防范壞狐貍的故事。故事非常好的呈現出“三角形穩定性”的實際應用,緊張有趣的故事情節激發學生探索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興趣,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應用的價值。
再比如學習有余數除法,強烈推薦閱讀數學繪本《猜一猜,除一除》。讀過這本書學生會感受到,除法其實就是試著分東西,只要不怕猜,不怕試,總能找到答案平均分給大家;余數小于分東西的人,每個人不能再拿了,分不下去了,就是余數,自由運用余數的方法也很多呢!
四、數學家航標
眾多數學家們的嚴謹、踏實、不畏艱難、追求真理、敢于創新的故事,一定會鼓勵學生探究數學中蘊藏的規律,讓學生了解數學發展過程中的每一項重大發現的偶然性與必然性,以及其中所蘊藏著的不懈追求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精神,帶給學生極大的啟示和教育,使孩子受益終生。所以,可以以數學家為航標,依據教學內容拓展延伸數學課外閱讀。
以《圓的周長》教學為例,課外閱讀祖沖之的故事,讓孩子們在實踐中體會并學習祖沖之的精神,在知識技能獲取、感受數學的簡潔美、奇異美的同時,介紹了解古代數學著作《幾何原本》《九章算術》等,不僅讓學生懂得數學學科研究領域的寬泛性,而且知曉當今數學是通過眾多中外數學家、廣大勞動人民的共同努力取得的,它是人類思想的延續,是一種傳承,是一種文化。
閱讀的重要性已經連續五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小學生閱讀數學課外讀物也應該得到重視并努力踐行,讓我們鼓風揚帆,啟航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