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候曲爾
摘要:人格是一個人的行為和心理特征的總和.學生的健康人格包括多方面的內容,比如善良真誠、自信堅定,民主平等、堅強樂觀、富有愛心與責任心等.培養、塑造學生健全人格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職學生中很多思想貧乏、信念缺失、心靈枯澀、情感淡薄,存在著諸多不良的習慣,而他們又處于心理發展的關鍵期,所以培養中職學生健康的人格是個非常迫切的問題.
關鍵詞:中職語文;學生人格;培養
中職學生多數是初中畢業生,年齡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又一個關鍵時期,不僅生理發展趨向成熟,其思想和心理發展也非常活躍。其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正是在這時形成并逐步趨向成熟。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是生活的百科全書;文學是人學,語文課本的文學作品更是教育人、引導人的生動教材。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在于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作為基礎工具學科,不僅是學生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工具,也是儲存、傳遞、交流各種信息的工具,更是他們今后從事各項工作的工具,所以職業學校必須要重視語文教學,要根據本校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定好教學計劃,保證正常教學秩序不受干擾。語文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體現職業學校特點,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促進教 學質量提高。這就要求語文教學一定要從培養目標出發,注重人才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注重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了解他們的思想活動、知識水平、學習方法等實際情況。這樣便于遵照“由淺入深”的規律來組織教學活動。
一、語文課滲透思想道德教育
現代職教理念尤為關注職業道德,加強中職生道德修養成為學校和企業的共識。德育目標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這是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決定的。語文教材有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文以載道,語文教材匯集了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文質兼美,涵蓋古今,不少課文本身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是生動的思想教育題材。在所有的文化基礎課中,沒有哪一門課程像語文這樣有如此豐富的人文性內容,沒有哪一門課程能夠像語文這樣把知識的傳授和“道”的傳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甚至密不可分。以湖北省中專通用教材為例:第四單元主題是“仁愛和諧”,談“愛”,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這個單元有親人之愛,朋友之愛,戀人之愛。第六單元主題是“自我責任”,談責任感,使命感,這是社會道德。第八單元主題是“理想信念”,這是當下我國思想政治建設的核心。還有先秦散文,蘊涵著哪怕是當今看來仍然比較進步的道德觀。語文教師要善于發掘教材中的文學因素和道德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道德修養。
語文的人文性決定語文有精神奠基功能,可以提高人格修養,提升精神境界。語文課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世界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深遠的。諸如“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愛國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精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誠敬業,“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節操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閃耀著人文的色彩、道德的光芒。學生正是在語文中獲得精神的滋養,不斷豐富內心世界,不斷提升精神境界,逐步成長為一個完整的健康的高尚的人。“語文是通過立言來立人。通過聽說讀寫,不斷受到文化熏陶,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是一個精神生長即立人的過程”。這種精神奠基功能,其他學科是無法取代的。所以,“不學語文就不能成為人 ”。
與政治課、倫理課不同,語文是通過情感的作用發揮育人功能的。它不是理性的說教,而是形象的感染,育人是在文學審美過程中完成的。學生從文學作品中獲得的道德力量雖然沒有政治課倫理課那么直接顯性,但是持久深刻。語文課的道德滲透以文學審美的方式作用于學生,猶如春雨潤物細無聲,沁入心脾,影響一生,受用一生。
二、語文是心靈的營養素
一個現代人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自信自強,平和的心態,樂觀的情感,合理的情緒活動等是通向成功所必備的心理素質。由于升學就業的壓力,中職生的心理問題相對比較突出,心理疏導更為急迫。當前尤其是要加強應對人生磨難和人生挫折的心理素質教育。文學作品表現的就是人生百味事態萬象,是前人、他人經歷和體味的人生。語文課可以發揮教材優勢,引導學生在作家作品中閱歷人事,閱歷人生。在作品所蘊涵的思想內涵和深刻的生活哲理中得到啟迪,學會自信豁達、積極進取、敢于競爭、認識自己、悅納他人,同時以平常心態接受成功和榮譽,以平常心態對待挫折和失敗。省編中專通用教材“理想信念”單元《相信未來》、《給我三天視力》、《她給命運化個妝》三篇文章既是優秀的思想道德教育材料,又是難得的心理教育材料。作品中主人公自信堅毅,頑強與厄運抗爭,這既是一種可貴的精神,更是面對坎坷人生的積極心態。我們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感受他在挫折后的那份樂觀自信,讀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體會他經歷劇烈人生起落后的瀟灑曠達,讀莊子,學會在世事紛擾和浮躁繁華中保持從容淡定。
總之,語文是物質的,她是工具,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更是人生尋求發展的工具;語文是精神的,文學作品既是精神的美容師,也是心靈的營養品。語文素養的缺陷,不僅僅關乎對語言文字這一工具的掌握和使用,更關乎精神生活的質量和品位。因此,加強中職生語文教學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