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燃
摘要:在小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至關重要,它能有效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水平,讓學生在實際場景中,熟練使用英語。小學英語,在培養學生基本的閱讀、寫作能力同時,口語能力也是教學的一大重點。很多學生詞匯量不低,對于基本的英語文章也能很好地理解,但就是口頭表達能力不強,發音不標準。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問題,還是因為英語語感不強,并且缺乏訓練的機會。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學習它的語法固然很重要,但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語感同樣不可忽視。訓練和加強學生的語感,讓學生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提高語言交際能力。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英語語感,教師要積極探尋有效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感;培養
關于語言的學習,一般是起步越早越好。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比較單純,沒有太多的雜念,很善于模仿各種事務,沒有叛逆心理,教師易于管理,很容易帶著學生一起朗讀練習英語。所以,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要考慮到小學生的這些特點,幫助他們訓練語感,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提升英語表達能力。英語語感,即是學生對英語實際的感受和知覺,它包含了對英語發音、語義的理解和感受。英語語感是在長期的聽說讀寫訓練中,不斷積累的學習經驗轉變成了對英語的感知能力。有了良好的英語語感,學生能更好地了解句意,更加流利地利用英語與人交際,學習英語的效率也會大大提升。所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是教學中的重要目標,本文結合作者在實際教學中積累的經驗和心得體會,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教學活動。
一、讓學生養成朗讀和背誦英語的習慣,培養語感
學習英語,終歸還是要做到學以致用,讓學生能在生活中實際運用。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英語,是很好的訓練方式,但除此之外,還要采取更多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傾聽和朗讀英語。如教師每天可以準備一些音頻材料,放學生聽,讓學生模仿和學習其中的發音,并自己試著跟讀,音頻材料的內容可以是童話故事,也可以是自然科普,還可以是人物對話。聽的過程可以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直覺思維、知覺判斷,體會不同語境下表達方式的不同,從而加深領悟,形成語感能力。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朗讀是必不可少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幾遍,對于文章和語句內涵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同時加深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所以,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要讓學生多讀,除了上面介紹的跟錄音朗讀,還可以選取合適的英語文章,讓學生分別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朗讀人物的對話。通過朗讀,可以幫助學生糾正發音,只有單詞的發音正確了,才能更好地培養語感。教師對于朗讀材料的選取,不必過分拘泥內容,只要是很適合學生的、語句優美的,難度適中,都可以讓學生進行朗讀和背誦。除了利用晨讀的時間進行集體朗讀,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站在講臺上,面向大家進行朗讀,提升學生的語言表現力。例如,教師可以布置一篇名為“我最喜歡的動植物”的英語寫作,學生在家完成后第二天帶到學校來。可以讓學生毛遂自薦,上臺來朗讀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發音,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中表現自己,在讀和寫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語感。
二、創設英語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英語作為學生學習的第二門語言,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頻率,自然沒有母語多。而且,英語與漢語相比,兩者在語言邏輯、思維方式、使用習慣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往往會被母語的使用習慣和思維所影響,給英語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阻礙,讓學生不能正確地理解英語思維邏輯。為了有效解決此類問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在班級打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培養英語思維能力。
比如,可以在教室的黑板兩側和墻壁四周,張貼一些英語名言,讓學生抬眼就能看到;可以鼓勵學生用零花錢購買英語課外讀物,在閱讀中培養語感,增長英語知識;學生之間還可以交換讀物,這樣花較少的成本,卻有機會讀到更多的英語課外書籍。同時,教師要實施全英語教學,除了教材中的內容,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也要盡量使用英語,營造全英語的學習環境。在英語氛圍中,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使用英語,并用英語的思維習慣來思考問題,在與他人進行英語對話的過程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會顯著提升。在學習英語單詞時,傳統的做法是告訴學生這個單詞對應的漢語意義,如“watch”,作名詞意味著手表,作動詞意味著觀察,而采用英語的思維方式進行講解可以這樣說:“watch”的同義詞是“ticker”,意思是“a small portable timepiece”。這樣用同義詞或者英文短句來解釋單詞,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從英語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對于語感的培養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三、創造英語實踐平臺,提高語感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學生的父母是來自不同的地方,可能一個來自南方一個來自北方,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不僅學會了普通話,而且還學會了父母雙方的方言,并沒有說多種語言混在一起學習導致了語言系統混亂,反而全都掌握了。這種事例一方面說明了孩子在年幼階段對語言有著很好的感知力,另一方面更說明經常性的練習和使用對語言的掌握有著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可以在班級經常性地開展表演活動,以英語短劇的形式練習和使用英語;也可以有教師確定某一主題,讓學生上臺用英語進行演講,既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會有效地增強語感。現如今,多媒體設備已在學校中普及了,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中也應充分利用這些設備,給學生創造更加豐富的視聽體驗,這些方法的應用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用英語進行交流。
總之,語感是學生自己對于英語獨特的感知和理解,可能每個學生的體會都是不一樣的,沒有統一的標準,但語感是的的確確存在的,需要教師去悉心引導,讓學生最終養成良好的英語語感。
參考文獻:
[1]王小月,王冉冉.論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J].中學生英語,2017(2):81-81
[2]溫藝敏.英語語言能力和英語語感的相關性研究[J].中文信息,2017(5)
[3]蔣鑫鑫.關于小學英語語感培養的策略研究[J].教育,2017(2):00038-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