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娟 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黨建服務中心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群眾對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需求越來越高,人民群眾對先進群眾文化的渴求越來越急切。群眾文化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逐漸增多,經過人們的不斷篩選,其中的特色文化和先進文化得到了保留,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中國群眾文化。這樣的群眾文化不僅有獨特的文化價值,而且還有很好的社會功能,它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和推動精神文明的建設。
群眾文化是一種獨特的大眾性文化,在形成的過程中備受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是人類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社會性的文化,是人民群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在人們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之余,享受群眾文化帶來的娛樂性,緩解人們的身體壓力和精神壓力,群眾文化最主要的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喜愛。在工作之余,人們通過形式多樣的娛樂活動來緩解工作壓力,以滿足人們精神方面的需求,群眾文化就是群眾生活的精神支柱。在建設我國文化強國的背景下,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提升群眾文化的價值,以促進我國文化建設的更快發展。
群眾文化最基本的社會功能是娛樂和交流功能。隨著生產力的向前發展,生產率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從原來繁重的工作的解脫出來,人們有了更多的空閑和休息時間,但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淡薄了感情,把人際關系搞得越來越復雜,特別是城市居民社會圈子逐漸縮小。另外,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經濟差別越來越大,導致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務工。雖然近年來加快了城鄉一體化進程,城鄉差距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縮小和緩解。在這樣背景下,人們更加需要加強交流,群眾文化就是一個極佳的交流平臺。在人們的交流和娛樂活動,可以充分利用和發揮群體的作用,促進人們更好地進行交流,充分發揮群眾個體的能力,更好地促進社會的發展。
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的人們相互交流日益越頻繁,社會交往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社會群體的認同感,在社會群體認同感表現突出的同時,人們也想彰顯自己獨特的個性和能力。群眾文化活動是大眾活動,自然群眾文化就具有群體認同功能。群眾性文化活動因地方和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各地域、各民族有不同風格、不同類型和不同形式文化活動,但是人們都會在城市社區、公園及廣場等地方,盡量彰顯自身的群體文化特色,表演民族特色的文藝節目。這充分體現了群眾文化活動的社會認同功能。因為我國地域廣,民族眾多,群眾文化活動在同一地域大相徑庭,因此,需要借助群眾文化活動來實現群體認同,群眾文化活動可以起到橋梁的作用,能夠把不同民族、不同年齡和不同風格的人們聚集到一起,充分發揮群眾文化活動的認同功能。
一是普及文化知識,為主導文化提供平臺,充分發揮和利用主導文化的功能,以我國社會主義特色文化為基礎,讓人民群眾了解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因為主導文化可以寓教于樂,可以有策略有計劃地開展創新群眾文化活動,改變了以往嚴肅的說教式,通過廣大群眾的共同參與,根據人民群眾的需要開展文化活動,以學習性和娛樂性為目的,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寓教于娛樂中,讓群眾文化為主導文化提供發揮和創造平臺,便主導文化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二是傳播先進文化,為精英文化提供平臺,充分發揮和利用精英文化的作用,群眾文化建設具有普及性,精英文化建設是針對先進文化所提供的平臺。所以在目前的群眾文化建設中,必須處理好兩種文化的關系,把兩種文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這兩種文化的文化價值,群眾文化要接近群眾生活,讓群眾文化為精英文化提供創造的源泉。在群眾文化活動中不斷創造精英文化,從而普及廣大群眾的文化知識,使先進文化得到傳播和發展。
文化建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文化事業建設,二是文化產業建設。國家提供以公益性為目的文化事業,隨著社會的不斷改革,文化體制逐漸形成文化產業,不僅重視社會效益,而且關注產業營利。發展文化產業必須先選擇和確定文化市場,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點和有利條件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在發展過程中,要把文化產業市場與其他經濟市場的差異區分開來。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也在不斷提高,群眾的文化藝術鑒賞能力在不斷增強。所以,必須不斷發展群眾文化,大力支持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普及群眾文化活動,充分發掘文化產業的市場潛能,依靠人民大力發展群眾文化,提供更好的平臺創造和發展群眾文化。
群眾文化作為文化活動的基礎,其社會功能主要體現在群體交流、群體娛樂以及群體認同等方面。其文化價值主要體現在:一是普及文化知識,傳播先進文化;二是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為了更好地把我國建設成為文化強國,必須充分了解群眾文化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功能。
[1]章玲萍.淺談群眾文化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功能[J].大眾文藝,2015(03).
[2]秦璇.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分析[J].人文天下,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