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城市形象作為城市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美國著名的城市學家芒福德說過:“城市形象是人們對城市的主觀印象,是通過大眾傳媒、個人經歷、人際傳播、記憶以及環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新媒體環境下,如何順應新的媒介生態規律,使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實現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對于提升邯鄲城市形象傳播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作為一個有3100年的建城史的城市,邯鄲歷史悠久。早在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邯鄲地區繁衍生息;戰國時期,邯鄲是趙國的都城,創造了輝煌的趙文化;漢代、北宋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很多重要的事件發生在邯鄲。在長期的歷史沿革中,邯鄲發展出十大文化脈系:磁山文化、趙文化、女媧文化、北齊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廣府太極文化、夢文化、磁州窯文化、成語典故文化、邊區革命文化。其中,成語典故文化最為出名,出自邯鄲與歷史文化相聯系的成語典故多達3000余條“。邯鄲有“太極圣地”的美譽,是楊式、武式太極拳起源地。
邯鄲地處河北、河南、山西、山東交匯區,是中原經濟區腹心,同時也處于京津冀及環渤海經濟圈。邯鄲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境內鐵路、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發達,機場通航能力較強。邯鄲旅游資源豐富,以紅色旅游、歷史人文旅游、太行山水旅游為三大特色。
邯鄲小麥、棉花、玉米等農產品產量高,有“北方糧倉”、“冀南棉?!敝Q。邯鄲市是國家重點布局的老工業基地,邯鄲礦物資源豐富,被譽為現代“鋼城”、“煤都”。
近年來,伴隨著邯鄲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邯鄲在城市形象傳播方面有了較大突破,但縱觀全國其他城市在城市形象傳播方面的作為,邯鄲的城市形象傳播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邯鄲的城市形象傳播存在以下不足:
目前有關邯鄲的城市形象傳播中,已形成“趙國古都”、“成語典故之鄉”、“歷史文化名城”、“太極之鄉”、“棉都煤?!薄ⅰ叭隂]有更改過名字的古城”等定位。近年來的城市形象傳播中,“歷史文化悠久”“交通便利”、“經濟基礎雄厚”、“產業優勢明顯”、“旅游資源豐富”、“宜居宜游宜業”等關鍵詞也經常出現。目前的做法似乎突出了邯鄲多方面的優勢,面面俱到,卻恰恰使得重點不夠突出,受眾對邯鄲整體的城市形象定位無法形成清晰明確的印象。
有關邯鄲城市形象的宣傳報道常有出現,但是大范圍、強影響的傳播較少。在國家級媒體及海外媒體的傳播較少,城市形象相關傳播以散點式、偶發式居多,持續性、輻射性較弱,且借助大型活動等進行的宣傳報道居多,比如依托邯鄲市旅游發展大會在涉縣舉辦、中央電視臺第二季《中國成語大會》決賽在邯鄲進行等活動而進行的報道,在短時間內取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但是隨著活動的結束,邯鄲作為城市形象的話題活躍度迅速降低。這些使得邯鄲城市形象傳播在在傳播力度、傳播范圍、傳播效果上,與國內許多城市相比,有較大差距。
目前邯鄲的城市形象傳播,在城市形象宣傳片、報紙雜志報道、廣播電視節目、微電影、電視劇、微信微博等方面均有所體現,但是綜合運用多種傳播方式進行的整合營銷式傳播較少。媒體之間尚未形成有效的聯動機制,尚未充分發揮優勢互補的效應。
新媒體的發展,為城市形象傳播帶來更多的可能。邯鄲可以在城市形象傳播方面有更多的探索和嘗試:
整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城市形象傳播方面的優勢,針對同一事件進行多維度多方式的傳播。發揮新媒體的傳播即時性、受眾互動性、信息海量性等特點,在話題輻射、熱度醞釀、線上互動等方面發揮優勢。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在權威性、公信力、嚴謹性方面發揮形象傳播中的作用。
新媒體環境下傳播對象不再是一般意義上被動接受信息的大眾,而是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職業、興趣愛好、價值取向以及媒介使用方式與習慣等主動搜索、獲取信息的分眾。
可以借助大數據手段對傳播對象進行全面分析,再結合不同傳播對象的信息需求、興趣愛好、媒介使用習慣等進行傳播內容的具體設計,做到差異化精準化傳播,實現傳播效果的優化。
隱性傳播不同于以往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上直接明顯的城市形象傳播,而是采取隱性的、間接的方式進行傳播??梢猿浞职l揮邯鄲在歷史文化方面的優勢,將成語文化、太極文化等內容融入靈活多樣的傳播中,尤其可以發揮自媒體的作用。例如推出成語主題微信表情包,設計包含太極元素的電子游戲等。
參考文獻:
[1]焦素娥,李燕.河南城市形象的媒體塑造及傳播策略[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9):91-94.
[2]袁麗娜.新媒介生態下城市形象傳播策略研究[J].傳媒,2015(16):62-64.
[3]于洋.新媒體語境下梧州城市形象傳播策略研究[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9):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