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咪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省民營經濟發展取得快速的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成為河南省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對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滿足人民多樣化需要,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吸納了大量社會閑散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為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無論是經濟學家、管理學家還是政府官員都把民營經濟的發展提升到戰略高度給予重視,并且作為重要課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民營經濟 發展問題研究
一、河南省民營經濟發展現狀
河南省民營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呈現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經濟總量提高,經營領域拓寬河南省民營經濟發展迅猛
近年來.經濟總量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0%以上.明顯快于公有制經濟的7%。據河南省統計年鑒與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6年河南省民營企業對全省貢獻71%的GDP,經營領域也由傳統的飲食服務、商品流通、建筑等產業逐漸向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和教育、科技等社會事業方面延伸。
(二)規模擴大
2010年10月.全省民營經濟單位發展到191.9萬家。注冊資本高達6700億元,我省民營企業實有戶數連續五年保持了年均31.6%的高速增長;2012年全年全省民營經濟單位數達到278萬家,占全省市場主題總數的99.7%;截止2017年第一季度,全省民營經營單位達215.3萬個,占全省企業總數的98%以上,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942家,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75.72%。
(三)營業收入及利潤增加,稅收貢獻增長
隨著收入、利潤的增加。民營企業的稅收貢獻也隨之增大,2012年民營經濟上繳稅金1808.13億元,占全省地方財政收入的55%;2016年,實現增加值1142.4億元,營業收入3930.4億元,實交稅金91.4億元,利潤總額345.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44%、36.63%、33.94%、32.72%、40.1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402億元,同比增長32.3%;實現營業收入1146.9億元,同比增長61.3%;實現利稅130.2億元,同比增長92.6%;實現利潤82.17億元,同比增長104.7%。民營企業出口額達47442萬美元,同比增長47.9%,占全省出口總額的42.3%,高出全省出口額增速26.1%的21.8個百分點。
(四)安排就業增多
社會貢獻增大至2007年8月.河南省民營經濟從業人員1625萬人,安排就業110萬人,占全省新增就業人數的60%以上;2012年,民營經濟從業人數2171.59萬人,占全省城鎮就業的80%以上;2013年9月;從業人數317.68萬人。截至2016年底,全省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1174.8萬人.比上年增加179.7萬人。第四季度進入人才市場招聘的用人單位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80%,成為市場的用工主體。民營企業容納了900多萬農村富余勞動力,安置社會就業功不可沒。
二、河南省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落實難,政策環境不夠寬松,仍是影響企業發展的普遍性問題。總體上看,全省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有了較大進步。現在的突出問題一是宣傳力度不夠。二是由于個別職能部門監管和服務的缺失,使許多優惠政策沒能完全落實。多數企業反映,個別行政部門尤其是部分上劃垂直部門.在政策落實上“光開花不結果”,有些政策實質往往“擱淺”。在執行政策法規時,該優惠的不優惠,該減免的不減免,使國家和省制定的政策法規不能落到實處。
(二)資金短缺.貸款難、融資難仍是當前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目前。民營經濟正處于加快發展和質量提升的重要階段.對資金的需求量較大.資金嚴重短缺成為當前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特別是最近各銀行對一些困難企業集中清欠,使很多企業,有些甚至在全省全國有影響的企業面臨著滅頂之災。在社會上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我省民營企業也將受到極大的損失。
(三)企業整體素質水平不高,創新能力弱已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制約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我省民營企業普遍規模小,產業層次低,絕大多數民營企業還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普遍還是沿襲“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生產,粗放式經營”的模式,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大多數民營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研發新產品的能力差,其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知名品牌少,缺少自有知識產權,難以形成市場競爭力尤其是核心競爭力。
三、河南省民營經濟發展問題的對策
(一)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繼而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契機,切實轉變觀念,全面落實好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各項政策,定期對我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評價。制定民間投資目錄,對有社會需求、民營企業能做、市場前景看好的項目,率先突破、做好。對民營企業,應從提高經營者素質、加強企業科技創新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強扶持。減免一些稅費,指導企業規范經營,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加強政策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認真落實《河南省關于損害經濟發展環境行為的責任追究辦法(試行)》,進一步加強對貫徹落實民營經濟政策法規情況的督導檢查.形成貫徹落實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民營經濟評價體系和考核辦法,把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納入政府目標管理。作為評價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民營經濟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主要有三個方面:①解放思想,堅定共識。②要強化領導。抓好落實。③要大力宣傳。營造氛圍。
(三)進一步拓寬和完善民營經濟發展的融資渠道:①營造良好的外部融資環境。②增強金融機構、信用擔保機構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③引導非公金融機構規范健康發展,積極發揮非公金融機構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④加強誠信體系建設。
(四)加強民營企業人士建設。①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讓新生代民營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發展、用心創新。②強化積極的社會認同。正確認識和對待新生代民營企業家。③加強教育培訓,增進交流學習。④提升民營企業人士能力。加強責任擔當意識。⑤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進一步增強新生代民營企業家責任意識。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與繁榮離不開民營企業,本文通過了解河南省民營經濟發展的現狀以及對當前河南省民營企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增強民營企業創新發展、促進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從而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步伐,加速河南省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實現中原崛起具有戰略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