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瑞玲
防靜電服是指為了防止服裝上的靜電集聚,用防靜電織物為面料,按規定的款式和結構而縫制的工作服。是電廠、煤礦、加油站等企業必須配備的勞動防護服裝。山西省是能源大省,煤電企業較多,涉及的礦業工人人數較多。安全責任無小事,勞保服裝選用不當,小則是服裝穿著不利,或對人體造成傷害,大則可能會引發安全事故,應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視。
GB 12014—2009《防靜電服》是國家強制性標準,標準規定了防靜電服的技術要求、測試方法、檢驗規則、標識等。在此,主要對標準的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進行學習探討。
防靜電服服裝的制作,首先是選擇面料,面料應選擇防靜電織物。防靜電織物是在紡織時,采用混入導電纖維紡成的紗或嵌入導電長絲織造形成的織物,也可是經過處理具有防靜電性能的織物。面料應選擇表面無破損、斑點、污物或其他影響面料防靜電性能的缺陷。
(1)面料的防靜電性能:是選擇面料最基本的條件,面料的防靜電性能符合要求,才能夠保證做出的防靜電服達到標準要求。面料的防靜電性能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 點對點電阻
(2)面料的理化性能技術要求:包括甲醛含量、pH值、尺寸變化率、透氣率、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斷裂強力,應符合表2的規定。
服裝的技術要求包括外觀質量、結構和款式、縫制、帶電電荷量、附件、襯里和尺寸變化率。
(1)外觀質量:服裝外觀應無破損、斑點、污物以及其他影響穿用性能的缺陷。
(2)結構和款式的選擇應遵循下列要求:服裝結構應安全、衛生,有利于人體正常生理要求和健康;服裝應便于穿脫并適應作業時的肢體活動;服裝款式應簡潔、實用,有連體式和分體式等,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進行設計。
(3)服裝的縫制:服裝各部位縫制線路順直、整齊、平服牢固。上下松緊適宜,無跳針、斷線、起落針處應有回針,縫線針距為(12~14)針/3cm(單位面積質量≥200g/m2),(14~16)針/3cm(單位面積質量<200g/m2);接縫強力不得低于100N。

表2 理化性能指標要求
(4)服裝的防靜電性能:制作好的服裝,因增加了襯里、附件、縫紉線等因素,增加了對整件服裝帶電電荷量的測試,帶電電荷量應滿足表3中的技術要求。

表3 帶電電荷量技術要求
(5)服裝的尺寸變化率:防靜電服裝在選擇合格的面輔料情況下,在制作后,需對服裝的尺寸變化率進行檢驗,服裝各部位的變化率應滿足表4要求。

表4 服裝水洗尺寸變化率技術要求
(6)服裝附件、襯里的技術要求:輔料包括襯里和紐扣、拉鏈等,襯里布應選擇防靜電織物,附件應選擇不易導電的材料,盡量避免金屬件。
技術要求指標是全面考核產品合格與否的依據,在工作實際中發現防靜電服標準的技術要求并不能全面反映產品的質量情況,現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基本安全項目
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對紡織產品的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耐摩擦、耐汗漬、耐水、耐皂洗)、異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進行檢驗,并把產品分成嬰幼兒產品、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三類,防靜電工作服是工礦企業工人工作時穿著的服裝,按季度也可分為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或非直接接觸皮膚的兩類。防靜電服標準只對甲醛含量、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進行了規定,而對其他幾個項目不做考核,沒有全面考慮產品的基本安全性。因為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在一定的條件下會還原出某些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
任何與產品無關的氣味,或雖與產品有關,但氣味過重,表明紡織品上有過量的化學品殘留,可能危害健康。GB 18401列出的異味包括: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魚腥味、芳香烴味,這4種異味是不允許的。
綜上所述,防靜電服是應符合《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18401)的規定。
(2)采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
防靜電織物種類很多,按其制造工藝不同,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抗靜電劑對織物進行表面處理而獲得的防靜電織物;另一種是通過織造工藝直接獲得防靜電織物。對于化學纖維而言,在化學纖維制造過程中,在聚合階段用共聚方法引入抗靜電劑,通過紡絲制成具有抗靜電效果的纖維,還有就是在以各種纖維為基礎的織物中織入導電纖維,從而使織物達到防靜電效果。導電纖維分為金屬型和非金屬型。金屬型如不銹鋼纖維,將其與其他纖維進行混紡成紗后織造;非金屬型導電纖維一般是高聚物有機纖維為基礎,對其進行處理,使其比電阻達到102Ω·cm~105Ω·cm,將這種纖維按一定比例和組織與其他纖維進行混紡,從而達到防靜電效果。
從檢驗情況看,防靜電面料有純棉產品加入導電纖維或經后處理后有防靜電性能的,還有棉與化學纖維混紡產品和純化學纖維產品,消費者應明白購買的產品的真實情況,面料應標明產品采用的原料成分和含量。建議增加纖維含量的考核指標。
(3)耐皂洗色牢度
耐皂洗色牢度指印染產品的色澤抵抗肥皂溶液洗滌的牢度,即肥皂溶液對印染品上的染料產生的乳化作用和剝色作用,以樣布在肥皂液中皂洗后褪色的程度,它包括原樣褪色及白布沾色兩項,是考核紡織品服裝的重要指標,也是考核服裝色牢度最常用的指標,更符合實際生活的要求。建議增加耐皂洗色牢度的考核項目。
(4)撕破強度
織物撕破也稱撕裂,是指織物邊緣受到一集中負荷作用,使織物撕開是現象。織物在使用過程中,衣物被物體鉤掛住,局部紗線受力拉斷,使織物形成條形或三角形裂開,也是一種斷裂現象。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軍服、工作服等容易鉤掛,或在使用過程中用力過猛的產品中。撕破性質還能評定染整產品的耐用性,如經過樹脂、助劑或涂料整理的織物,采用撕破強力要比采用拉伸斷裂強力更能明顯地反映出織物整理后的脆化程度,因此,撕破強力可以反映織物的堅韌程度,更適合作為工作服的考核指標。建議增加撕破強力的技術要求。
測試方法的選用,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檢驗數據,通常情況下,測試方法應選擇產品標準指定的檢驗方法。現行有效的防靜電服標準2009年12月1日實施,至今已有8年,在這期間,有許多標準都進行了修訂,而采用帶舊年號的標準,必然會使用到作廢標準,不符合標準化法的規定和要求。從防靜電服標準指定的測試方法來看,只有耐干摩擦色牢度的測試方法GB/T 3920未帶年號,隨著標準的變更,可以采用新的試驗方法進行檢測,其他測試方法均已做了修訂。
(1)甲醛含量的測試方法:甲醛含量的測試方法GB/T 2912.1—1998已修訂為GB/T 2912.1—2009。
(2)pH值的測試方法:pH值的測試方法GB/T 7573—2002已修訂為GB/T 7573—2009。
(3)水洗尺寸變化率的測試方法:水洗尺寸變化率測試方法GB/T 8628—2001、GB/T 8630—2002均已修訂為GB/T 8628—2013、GB/T 8630—2013。
(4)面料耐水色牢度測試方法GB/T 5713—1997修訂為GB/T 5713—2013。
(5)耐光色牢度的測試方法:耐光色牢度的測試方法規定采用GB/T 8427—1998,而耐光色牢度的測試方法標準2008年已做了修訂,并在《防靜電服》標準發布實施前已經發布(GB/T 8427—2008于2008年8月6日發布,2009年6月1日實施;《防靜電服》標準GB 12014—2009于2009年4月1日發布,2009年12月1日實施),建議采用修訂后標準GB/T 8427—2008。GB/T 8427標準中規定的方法較多,建議應明確采用的方法,以便于使用者操作。
(6)斷裂強力的測試方法:斷裂強力的測試方法由GB 3921.1—1997修訂為GB/T 3921.1—2013。
(7)點對點電阻的測試方法:點對點電阻的測試方法在《防靜電服》標準附錄A中做了規定。標準規定在測試樣品中,選取5個點進行測試,最終取5個測量值的幾何平均值作為測試結果。在檢驗過程中發現,5個測試點部位不同,檢驗數據差異較大,這主要反映在只在一個方向加有導電纖維的織物上,如果在加有導電纖維方向測試點多,檢驗結果就合格,否則,可能會測試結果不合格,對產品的合格判定帶來困難。建議明確測試點,以便于操作和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GB 12014—2009《防靜電服》標準已發布實施多年,是制作和采購防靜電服的檢驗依據,其中的技術要求不夠全面,采用的測試方法多數都已經過修訂,采用作廢標準必然會給使用者帶來很多不便,建議盡快修訂標準,更好地體現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