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芹,曹學磊,汲建業
(濟寧市南四湖水利管理局,山東 濟寧 272000)
水利宣傳作為黨和政府水利工作的喉舌,肩負著傳遞水利聲音、講好水利故事的重大責任和使命。在新形勢下,有效開發水利信息資源,積極引導輿論,不僅可以彰顯水利在國家發展全局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能及時有效向社會公開水利工作,回應民眾關切,增進群眾對國家事務的參與感、獲得感。基層單位水利宣傳工作應順應時代要求、把握大勢,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1)加強領導、確保質量。基層單位普遍重視信息宣傳工作,將信息宣傳作為推動業務工作、弘揚水利精神、塑造行業形象的重要抓手,納入整體工作通盤考慮,對信息報送內容、程序、時限提出了具體要求,嚴把質量關,確保時效性,在審核確認無誤后由專人上報。
2)堅守陣地、突出重點。基層單位信息宣傳以主管部門網站和自身網站為主陣地,以當地新聞網站、電視、廣播為輔,內容上反映本單位水利工作開展情況、經驗做法、亮點工作,形式主要是工作簡報、新聞通訊。宣傳工作為促進各單位反映情況、展示形象、溝通交流發揮了重要基礎性作用。
3)精心策劃組織重大活動。基層單位圍繞自身工作,充分利用大型工程建設、工程維修養護、水管體制改革、規范化單位創建、水法律法規宣傳等重要工作,組織策劃宣傳活動,展示單位工作亮點。如每年3月份組織“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紀念活動,制定詳細宣傳方案,利用多種宣傳方式,開展有聲勢、有規模的宣傳活動。一方面宣傳國家水法律法規政策,另一方面展示單位形象,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1)對宣傳工作認識及思路和理念有待優化轉變。受傳統觀念影響,一些基層單位主動宣傳、積極宣傳意識不強,對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不善挖掘總結,致使好的經驗做法傳播不出去,影響了社會對水利事業的關注度、理解度。另有一些單位缺乏實事求是精神,宣傳中夸大其詞、人為拔高、報喜不報憂,違背了宣傳客觀性原則,給讀者留下假大空、高大全的印象,影響了信息的對外公信力。還有一些單位,攝于網絡問政“令人生畏”的強大力量而不敢在網絡上發聲。
2)信息宣傳渠道、內容和范圍有較大局限性。基層水利信息宣傳集中在水利網、水利報刊等行業內部平臺,在黨報黨刊、社會媒體宣傳較少,對新媒體的應用較為滯后,信息渠道單一,社會影響力不強;信息宣傳內容上,“就事論事”的動態宣傳比較多,總結經驗、發掘典型、發現問題、調查研討方面的宣傳比較少,總體上缺少綜合性的、有深度的內容,能為決策提供參考和服務的信息更少。
3)人員素質能力尚需進一步提高。當前基層管理單位普遍存在人員冗余和專業人才缺乏的結構性矛盾。水利宣傳工作者不但要有新聞宣傳專業知識、政治理論素養,還需要水利工程、水資源、水利與農業、生態等各方面知識與能力儲備。現實中基層水利單位宣傳專業人才不足現象長期存在。另外,基層單位能為水利宣傳工作者提供的培訓機會較少,參與大型活動機會更少,相關的硬件建設和資金投入相對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宣傳人員的視野和能力。
1)自2016年開啟全國性環保督查、“碧水藍天”保衛戰;2017年以來全國范圍內建立河長制、湖長制,每條河流、每個湖泊分別明確河湖長,分別建檔制策,自上而下開展清河行動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景觀等,國家對河湖健康生態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社會對水的關注度前所未有,這對水利部門來說是機遇更是挑戰。基層一線是與群眾距離最近的地方,如何向群眾宣講好黨和國家興水治水政策,展示水利部門的積極行動,引導群眾強化水憂患意識、資源節約和生態保護意識,動員和凝聚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到節水、護水、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保護的大工程中來,水利宣傳任重道遠。
2)社會輿論環境多元化與新媒體時代傳播方式多元化對水利信息宣傳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社會輿論環境復雜多元,人們的權利意識、參政意識、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無時不在關注政府行為,輿論空間更加公開透明。水利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問題牽動全社會,水利宣傳必須靠前跟上,主動宣傳,展現水利改革發展新成效,積極回應百姓關切,贏得全社會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另一方面,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發生巨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再是“被灌輸”,而是“自由獵取”。傳統媒體固然有權威性、真實性強、嚴肅規范、機制成熟等優勢,但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信息量大、及時迅速、互動性強、多媒體傳播,在當今更接地氣、更能吸引受眾。水利信息宣傳要能夠與時俱進認識新媒體、理解新媒體、會用新媒體,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勢互補。
1)深化認識,更加重視水利信息宣傳工作。互聯網時代,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開發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日益成為一個單位、行業乃至社會的核心競爭力。基層水管單位要突破傳統觀念,把宣傳工作作為推動業務工作的重要抓手,科學有效地開發和運作信息資源,更好地服務于水利改革發展。
2)豐富宣傳內容。基層水利宣傳要找準水利工作與中央大政方針、改革發展實踐等方面的結合點,在擴展宣傳內容、范圍上下功夫,深刻反映基層水利工作的亮點、熱點和焦點、難點問題,挖掘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素材,總結工作中有價值的經驗做法,全面做好信息宣傳工作。樹立正面報道、實事求是的宣傳理念,堅持用事實說話、用數字說話、用案例說話,摒棄難深晦澀的專業術語,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風格,提高水利信息宣傳的公信力與親和力。
3)創新宣傳形式。創新信息宣傳表達方式,強化新媒體應用。堅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齊頭并進,行業外媒體與行業內媒體共同發力”的總基調,加強基層單位水利網站建設,改變網站宣傳僅停留在展現工作動態、發布重要信息上的狀態。著力開辟不同板塊,全方位展現職工風采、行業氣象,發揮網絡宣傳優勢,擴大網絡宣傳效果。加大向黨報、黨刊、社會媒體投放信息力度,提升水利工作的社會關注度。開辟官方微信、微博、客戶端“兩微一端”新媒體陣地,安排專人負責運營管理,充分利用文字、圖片、微視頻、直播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全媒體展示水利風采,確保宣傳內容入眼、入耳、深入人心。加強對信息宣傳人員的培訓力度,一方面要提升宣傳人員理論基礎和政策研究能力,做好信息調研分析、捕捉收集、挖掘提煉的工作,做出視角新穎、內容鮮活、可讀性強、可信度高、影響深刻的宣傳精品,提升信息綜合參考價值和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提升宣傳人員對新媒體運營管理能力,全面深入了解不同新媒體平臺不同的信息傳播方式,精準對接目標受眾,讓水利信息宣傳占據新媒體輿論陣地,贏得新媒體輿論主動權和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