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許陽普 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南京教學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新媒體也不例外。人們在網絡中搜索關鍵詞,就會出現相關的信息。不僅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從目前的形式上看,人們只有不斷的完善新媒體,并將新媒體更加細致的展現出來。這樣才能滿足不同人群的主要需求。不僅如此,創新新聞傳播模式的過程中,還需要滿足受眾者的需求,抓住新媒體傳播的主要特點,這樣才能針對性的構建創新優勢。從新媒體優勢上看,第一,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內容豐富,便于保存和選擇。第二,語言新穎,趣味性強[1]。第三,傳播方式多種多樣。第四,傳播內容形式簡單,便于理解,還可以發表自身的看法。第五,不僅如此,人們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程度,將新聞分享給其他的受眾者,實現資源共享性。
從目前的形式上看,新時代背景下的新聞傳播模式,想要吸納更多的受眾者,不僅需要在內容上進行豐富,還需要注意維系新聞的實效性。從傳統的角度進行分析,新聞報紙上的報道內容,無法深刻的對現場真實情況進行報道。不僅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還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方式,運用信息網絡技術,不僅可以在第一時間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新聞傳播的效率,最大限度滿足新聞信息的獲取需要。
傳統理念下的新聞媒體,一般是通過當局的一些政策進行制定的,不僅如此,還展現了單向的傳播特征。但是,在新媒體時代的影響下,電子產品的出現,人們更多的可以根據自身的閱讀習慣,發表自身的見解及其想法,不僅提升了受眾者之間的互動性,還在一定的程度上,實現了新聞傳播的互動性,確保了社會風氣健康協調化發展。
新聞傳播形式的全媒體化發展的進程中,不僅實現了文字、圖像、動畫、聲音、影像的全方位發展與進步[2]。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手機、電腦、移動設備、平板等工具的與時俱進。不僅豐富了人們的閱讀形式,還可以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現代化的閱讀習慣,拓展了新聞獲取的渠道。
傳統理念下,新聞素材的獲取,需要新聞記者進入第一現場,花費大量的實踐進行調查,然后在進行完善,修正,最后報道。這期間,就需要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從某種層面上看,不僅提升了創作成本,而且還降低了新聞信息的實效性。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方式,不僅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而且,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激發民眾的主動性,保證了信息的一手性,然后再對信息進行整理,選擇,判斷,編輯,發布,傳播[3]。換句話說,鼓勵更多的人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加入到新聞報道之中。與此同時,還可以及時跟蹤有價值的新聞,展現信息的真實性與實效性。
第一,需要根據現代化受眾者的心理、身心特點、接受文化程度、生活背景等進行構建。在激發人們閱讀興趣的同時,還可以提升新聞內容的影響力,產生差異性的同時,還可以保證內容的創新性。第二,除了使用文字描述之外,還需要將圖片、視頻、表格等融合在一起構建使用。這樣才能擁有更多的新鮮元素,豐富新聞的內容,提升趣味性與閱讀感。第三,在進行新聞編輯的時候,需要保證傳播的價值性與優質性,這樣才能在黨中央的正確指引下,形成正能量的傳播,構建良好的思想價值觀。
不管是現代化的傳播方式,還是形式的多種多樣,這些都需要在受眾者的閱讀習慣上進行構建。這樣才能豐富新聞傳播的信息與內容。并從本質上,加大受眾者的參與性,并根據自身的體驗,闡述自己的意見與建議,提升選擇權和話語權。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縮短讀者的閱讀時間,并讓讀者結合自身的需求進行分類閱讀,自主化選擇。并在此基礎上,增加特色新聞,抓住讀者眼球,吸引受眾者的好奇心。
新常態背景下,隨著科學信息化的不斷進步,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方式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因此,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就需要全面迎合受眾者的閱讀習慣,根據特點,透徹的進行映射,實現心靈上的碰撞,思想上的共鳴。并在此基礎上,全面創新新聞傳播模式。在提升新聞傳播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提升了新聞傳播的社會效益與品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