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總臺(集團)電視經濟頻道
經濟的飛速發展帶動的是科技的進步,在當前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高效率科技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主要還是通過電視新聞媒體。記者們通過采訪、座談、追蹤報道等多種形式讓觀眾更加迅速的了解新聞消息,在第一時間向觀眾傳遞有價值的信息,采訪技巧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聞記者正確的運用采訪技巧可以提升觀眾對新聞的興趣,從而提高觀眾對新聞的關注度,這對電視新聞的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中會遭遇許多不可測的突發事件,這需要記者擁有非常強的隨機應變能力來應對各種事件。社會新聞本身是靈活且可變的,每一位被采訪者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有著各自的差別,因此眾多的被采訪者也有各種各樣的性格,導致他們對待事物的態度和表達方式也不一樣[1]。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只有將采訪技巧真正的掌握和使用,才能靈活應對各種不同的采訪,以此才能提高采訪效率和電視新聞的質量。
要想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就需要對自身有明確的定位,電視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時要將自己放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記者的定位應該是理性的、客觀的第三人位置,對新聞進行采訪和報道要始終保持一個客觀的心態和正確的價值取向。記者進行新聞采訪要將“以人為本”的觀念牢牢植入內心,尤其是人民群眾由于各種客觀原因往往處于不利地位,當他們的合法權益被侵害的時候非常需要新聞記者的幫助,這就要求記者能夠有效的使用他們的話語權、引導輿論的能力以及監督的作用,從而更好的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
每一次的新聞采訪都要有十分明確的目的,我們所說的采訪的目的也就是采訪動機。我國的新聞工作的特點是擁有非常強大的政治性,國家一再強調選新聞記者時要將政治標準放在首要位置,所以記者是否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決定著其是否能夠明確采訪動機。錯誤的采訪動機會對新聞節目的聲譽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同時還會降低節目在觀眾心中的地位,難以再取得觀眾的信任。美國著名記者約瑟夫·普利策曾經說過“新聞記者要做國家船頭的瞭望者”。因此,作為一名新聞記者,要清楚知道自己的采訪動機、時刻堅守黨性原則和職業道德、對黨的方針和路線要十分熟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表象所迷惑。
采訪前除了要明確動機,更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禮記·中庸》里有一句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是我們都明白的道理,這句話說的就是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否則就會失敗[2]。只有將準備工作做好,才能做到心中有底、臨危不亂。不能打沒有準備的仗,尤其是新聞采訪工作,其內容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決定了準備工作非常重要的地位,記者必須通過對各種事件的采訪來培養和鍛煉自身的采訪技能、豐富自身的知識閱歷、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從而做到面對任何情況都能應付自如,在采訪過程中達到甚至超越預期效果。
在記者和被采訪者無法進行面度面交流的時候通常會用到書面采訪的方式,由于距離原因或者時間沖突導致記者無法對被采訪者進行面對面采訪的時候,就會用到這種書面采訪的方式來達到采訪目的。在征得被采訪者的同意之后,記者首先要帶好事先準備的材料、明確采訪的意圖,其次要帶著誠懇的態度、要足夠重視本次采訪,同時要提前想好要采訪的問題,最后無論成功與否都要感謝被采訪者的支持。書面采訪的優點是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空間和時間造成的限制,這種采訪方式的選擇對象比較廣,可以是不同地區甚至是不同國家的人,書面采訪也是對采訪進行補充的一種方式。
追蹤采訪也可叫做跟蹤采訪,是深度挖掘取證難度相對較大的事件所用一種采訪方式,這種方式是站在廣大群眾疑問的基礎上去挖掘真相的行為,其挖掘對象主要包括了人物、事件等。追蹤采訪具有畫面豐富、動感強、環境跳躍大等特點,可以將人物、環境、事件更好的結合起來[3]。比如臥底調查就是追蹤采訪手段的一種,這種采訪手段更容易發現事件背后的真相。
人們更容易相信親眼看見的東西,目擊采訪就可以讓記者在第一時間進入到事件現場,是記者在現場以觀察為主要手段,其主要通過對話事件當事人、了解事件具體情況、收集事件情報從而對事件進行還原。目擊采訪能夠最直觀迅速的獲得新聞信息,方便記者挖掘事件本質,為觀眾提供高質量、及時的新聞,這種采訪方式使觀眾對事件的了解更加直觀,同時這種采訪方式要求記者善于觀察、勤于觀察,要將目擊采訪的優勢最大化的發揮出來,從而將新聞采訪工作做好。
電視新聞內容復雜,其制作流程要求非常的嚴格,要求記者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在采訪過程中有效的運用各種技巧對記者的采訪效率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細節決定成敗,在采訪的過程中,新聞記者首先要仔細的觀察任何一個細節,主要觀察內容包括被采訪者的表情、動作、語言等,同時對事件發生的地點、事件過程也要仔細觀察。例如通過觀察被采訪者的表情和一些細微的動作,判斷對方所講是否真實,通常情況下通過觀察和進行一些針對性問題的提問,都可以使被采訪者漏出真實的一面[4]。在對事件進行采訪時,通過對事件發生地的時間、地點以及事件參與者的觀察和記者自身的推理,找出這些因素互相之間的聯系,從而還原事件的真相。以上就是采訪過程中的觀察技巧,這需要記者具有足夠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洞察力。
首先,提問要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進行,消除被采訪者緊張感,使被采訪者放下內心的戒備,如果被采訪者因為緊張難以放松,此刻需要記者教授被采訪者一些放松的方法,幫助其更快的進入狀態。其次記者要注意提問的方式,第一所提問題要有針對性,要讓對方給出明確答案。第二所提問題要直截了當,如果被采訪者十分內向可以適當的委婉一些。第三如果已經知道問題答案,可以采用設問句的方式進行提問。
采訪的過程中,除了提問之外還有傾聽,要做到仔細的傾聽被采訪者的回答。可以在傾聽的時候稍微加上一點肢體動作,這可以讓被采訪者真實的感受到記者是真正的在聽他講話。比如在聽的時候注視對方的眼睛,這種方式不僅可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在聽,同時也可以通過對方眼神的變化判斷出他是否講的是真話。在傾聽對方講話的時候要注意保持沉默,為被采訪者創造一個良好的表達氛圍,如果判斷被采訪者講的是假話,還可通過沉默讓對方漏出破綻。傾聽技巧還有很多,記者在實際的采訪過程中要會靈活運用,這樣才能使采訪有效。
新聞采訪需要記者和被采訪者共同來完成,這需要在一個比較和諧的氛圍下進行,記者必須很好的控制采訪氛圍,在輕松、和諧、平等的環境下進行溝通,這樣才能使被采訪者真正放松,將自己的內心更好的表達出來[5]。觀眾在觀看新聞節目時也會感受到這種和諧的氣氛,從而使節目更加被觀眾所喜愛。
綜上所述,電視新聞記者采訪過程中的技巧十分重要,同時新聞采訪也需要記者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擁有足夠的新聞素養。記者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充實自身,以求將新聞采訪工作做的更好,為觀眾奉上更加精彩的新聞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