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樹寶 興安廣播電視臺
在新媒體時代到來之際,移動互聯網平臺發展迅速,信息的傳播方式變得越來越多元化,這給傳統媒體帶來了一定的沖擊。新媒體具有互動化強、網絡化、便捷化的特點,這也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和生產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新聞編輯記者更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結合時代形式,創新采訪報道工作,為大眾提供更多優質的新聞報道。
首先新聞編輯記者要對自身有明確的定位,認識到自己對新聞報道的影響力。一個合格的新聞編輯記者首先有正確的價值觀,因為報道出的新聞很可能會影響到社會大眾的認知和世界觀。其次,新聞編輯記者要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性,無論是采訪還是整理,都要力求真實,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絕不能為了博人眼球,提高收視率,而肆意的造假。最后,記者在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要保持端正客觀的態度,不能融入自己的情感,也不能根據自己的理解來播報新聞,這樣很可能會影響民眾的判斷。要堅持準確客觀以及真實的原則,無論是面對強權還是利誘,都要堅持自己的職業守則。
新聞編輯記者播報的內容會在廣大民眾里產生巨大的影響。一些缺乏職業道德的新聞記者為了博人眼球,經常會夸大事實,或者對民眾比較感興趣的事情進行過分炒作,進而帶來一些錯誤的輿論觀念。這種新聞報道雖然能夠獲得較高的點擊率,但是事件本身就不是正確的,只會給社會大眾帶來消極的影響。所以,每一位新聞編輯記者都要堅持自己的職業守則,明確自身的定位,堅持正確輿論的引導。
新聞記者要在眾多的信息中發現采訪的重點,重點采訪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這也是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記者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新聞編輯記者要善于觀察,對采訪現場進行背景分析,尋找最佳的采訪時,盡可能的把握這個時機。如果編輯記者不能抓住采訪時間,采訪工作的進度也會被影響。
我們都知道,新媒體和傳統的媒體相比,時效性更強,能夠在短時間內傳播海量的信息,這是傳統的報紙、電視無法比擬的。但是,這個過程缺少了編輯審核的環節,編輯工作者缺乏專業素質,無法保證新聞質量。有很多自媒體為了獲得更多的點擊率,甚至會制造假新聞,或者是夸大炒作,這已經違背了新聞傳播的準則,也會給社會帶來不良的輿論。
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工作者不僅要保證新聞的時效性,還要在短時間內對事件的背景、當事人等進行分析,以小見大,考慮多個方面,盡可能的能夠引發受眾的思考,保證整體的采訪水平。這樣,無論新媒體的競爭有多么激烈,新聞編輯記者的新聞也能獲得優勢。
和傳統的媒體相比,新媒體為新聞編輯記者提供了更多獲得素材的途徑。新聞編輯記者不僅要進行實地采訪,還要合理的利用新媒體平臺,以獲得更多的素材,使得新聞內容更加豐富,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
新聞編輯記者要創新技術,獲得更多的信息源。例如,如果記者無法在第一時間聯系到當事人,那么也可以在社交平臺上發布問題,征集廣大網友的回復,這樣也能獲得另一種新聞素材。還要借助新媒體平臺,制作獨家報道,掌握編輯制作以及報道的規律,利用視頻圖像文字,盡可能的還原事實的真相。也可以進行專題報道,挖掘事件更深的內涵,挖掘更多的新聞價值。在新媒體時代,傳播的信息內容越來越多,信息源的真實性也大打折扣,所以要做好核實工作。新聞編輯記者也要從多個角度對信息進行思考,確保新聞真實客觀。
自媒體作為一種新聞平臺,是新媒體不斷發展衍生出的產物,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媒體發布新聞,傳播新聞,這也逐漸弱化了新聞編輯記者的身份,這是新聞編輯記者在新時期下所面對的挑戰。受眾對于自媒體平臺上角度新穎、形式自由的傳播更加青睞,尤其是受眾能夠通過評論區域與新聞編輯者進行互動,及時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是傳統新聞報道難以比擬的。針對此,新聞編輯記者應積極應對自媒體的挑戰,轉變傳統媒體的新聞采訪報道方式,例如制作微信公眾號,利用微信平臺與受眾互動,征集意見,了解受眾的新聞需要,在新聞內容與編輯方式選擇上更加符合受眾心理,從而提高新聞傳播效果。
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記者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觀念,不斷總結經驗,提高采訪報道的水平,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堅持新媒體的思維。掌握一定的采訪報道技巧,并學會在紛雜的新聞線索中發現有利的信息,并不斷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新聞編輯記者要堅持自己的職業準則,為大眾提供更多優質的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