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斌 湖北工業大學
如今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其核心因素是知識創新,然而創新離不開人,大學生作為當代創新創業的主體,關鍵需要提高相關創新創業能力,為此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是響應國家政策,培養當代優秀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途徑和渠道。
新時期,高校畢業人數的逐漸增加,社會崗位卻沒有呈現增長的趨勢,呈現出供不應求的現象,許多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就是失業”的窘迫境地。用創新創業帶動就業成為目前社會的共識,為此國家國務院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為了適應我國創新創業型經濟轉變而提出來的,唯有充分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使大學生創新創業成為中國經濟建設的中堅力量,才能增強我國國際影響力,穩定推進國家“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及“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新時期,創新創業的主體為90后大學生,個性張揚、主管意識明確、缺乏實踐性的他們,使得創新創業意識存在不穩定性。然而大學生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禁錮、應試教育的限制,政策扶持的不足的原因,使得學生在創業意識及創業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單憑自身的一腔熱血很難支持創新創業的整個過程,而現實的就業壓力,使得一些學生被迫創業,創新創業意識的形成并不是源于自身的熱愛,創新創業失敗率較高。
目前,在大多數院校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并沒有納入必修課程之內,其發揮的作用比較有限,具體表現在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也沒有系統化,往往通過選修課或者是創業名師講座等形式開展,學生很難在零碎的時間中認識創新創業教育。其次,教學內容形式古板化缺乏創新,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由于自身缺乏經驗,往往教學中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以講授為主,學生缺少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跟進學習,這樣就使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不夠,阻礙了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隨著國家高等院校的快速發展,各個高校的師資隊伍也在逐漸改善。然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門專業性、綜合性以及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對教師隊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而且對于創業的實踐經驗也都有一定的要求,然而我國創業教育發展相對較晚,許多高校師資力量配備欠缺,學校培訓不到位,老師也沒有專業的創業課程教學水準,在知識傳授方面較為生疏。而目前大學生大學期間很少接觸社會,缺乏工作和創業實踐,對創業有這好奇與恐懼的雜糅心理,這就需要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師進行引導教育。
隨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用人單位對于高校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在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要求。為此,高校應把握時代脈搏,對接國內外先進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把樹立大學生正確創業觀、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作為改革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目標,在引領學生的同時,激發大學生的意識潛能,加強學生對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與此同時,通過新的創新創業教育使大學生發現自身弱勢與不足,結合自身就業意向和以后擬從事的工作方向來不斷的自我糾偏、自我改正,達到畢業后的就業甚至創業。
合理設置創新創業課程教育體系,注重實踐課程的開發與應用。在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下,建設第二課堂,增加真實案例和學生實踐心得的融入,將理論與實際切實的結合在一起,完善課程內容,規范教育體系。一方面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有針對性的開展不同的教育模式,從普及創新創業知識,到激發學生創業意識,再到指導學生創新與創業,豐富課程理論知識,從而更便于實踐的展開;另一方面,可根據實際情況,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或創新創業中心,讓學生在模擬與現實中去增加經驗,同時,高校應主動與政府、企業、高校等組織或優秀企業家合作,將現實引入課堂,使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更加完善。
教師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施教者起著決定性作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程教育質量的好壞。針對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師資能力的欠缺,高校需大力倡導和引導在職教師開展形式各樣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活動,在實踐中鍛煉自我提高自身課程教學能力,以期更好的開展實踐教學。于此同時,高校應加大相關扶持力度,邀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創新創業教育人員或者企業人員對教師進行溝通培訓,另一方面,加大與國內外在創新創業教育做的較好的高校或者機構加強聯系,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學術交流機會,從而使教學的方式方法更加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