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穎茵 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現今我國兒童進行娛樂學習的途徑有很多,相比之下,新媒體的多樣化比傳統媒體具有更大優勢,更能滿足當今兒童的需求。廣播電視作為傳統媒體,如何在多元媒介環境下的今天發揮積極作用,贏得兒童的喜愛,這是電視節目制作人應該思考的重大問題。電視節目應該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競爭力,努力開發自己更多的優勢,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對策,承擔兒童啟蒙導師的角色,既使得兒童從中獲得快樂,又使得兒童受到教育。
就我國目前少兒電視節目的定位而言,范圍太過于寬泛,從0到18歲的年齡階段跨度過大。不同階段的孩子的心智有很大的不同,對電視節目的內容需求也不同。而且僅是對年齡進行了劃分并不足夠,對孩子的性別、地區差異也需進行細分;另外,對不同年齡段孩子觀看電視的時間、對其依賴程度和知識水平也沒有進行科學和嚴謹地研究。學齡前兒童的是非分辨能力較弱,廣播電視是傳播較為廣泛的一種媒體,其中傳播的內容參差不齊,如何把握好少兒電視節目的內容、定位,是少兒電視節目制作的重中之重。優秀的少兒節目對兒童的成長有啟蒙作用,為了更好地承擔起這個責任,電視節目就應該準確把握好兒童的年齡特征和心智,進行準確的目標定位,制作更加精良的電視節目。
所有的少兒節目都應是為兒童服務的,所以少兒節目的內容定位應該堅持“以兒童為本”。所有的內容都應該考慮到兒童的接受能力,充分了解兒童的需求,一旦發現電視節目的內容不適合兒童觀看,就需要及時進行調整。我國現在的少兒電視節目普遍出現了“成人化”現象,動畫片中暴力的臺詞、各種吸人眼球的比賽,使本該天真爛漫的孩子失去童真。電視節目的內容直接決定著兒童是否有興趣觀看電視節目,如果少兒電視節目的內容考慮到了兒童的興趣關注點,多加一些兒童喜歡的元素,那么電視節目的收視率會有很大提升。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在兒童時期的教育十分重要,“寓教于樂”是近幾年來我國一直秉承的一個理念。所以我們的電視節目在進行內容定位時,一定不要忽略電視節目的教育性。各地方臺在制作少兒節目時也應融入當地的特色,賦予少兒節目更多樣的形式。
現在兒童接觸娛樂性節目的途徑很多,尤其是在多元化媒介的今天,兒童電視節目的播放范圍也不再受到限制,這也是新媒體之受兒童和家長歡迎的一個很重要原因。但是傳統的電視節目也不應該就此而消沉,其還是具有許多新媒體所不具有的優勢的。就當下的局勢而言,電視節目應該吸取新媒體的優勢,拓寬電視節目的傳播渠道,例如為了增加觀眾的數量就可以建設自己的網頁、音像制品和開發書籍,開發線下少兒活動等增加受眾黏著度。
兒童永遠都是祖國的未來,其教育和娛樂都是國家關心備至的話題。身處于多元媒介下的環境,我國的兒童電視節目會愈加朝著產業化的道路發展,多元媒介的環境就為其傳播渠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此環境下的電視節目制作會更加精良,內容會更加貼近兒童,既充滿了娛樂性,又使孩子受到了教育。雖然現在我國的兒童電視節目發展狀況不容樂觀,但是發展前景無限,具有廣闊的發展市場。但是前提是其傳播途徑在不斷拓展,其內容更加符合孩子的心智,其制作更加精美。
多元媒介環境給少兒電視節目帶來了危機,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在今天,電視節目的短板更加明顯,但是其優勢還是很突出的,具有其他媒體所沒有的優勢。所以兒童電視節目應該激流勇進,勇往直前,自信地迎接新的挑戰,積極尋找適合孩子的內容和形式,還應該時刻注意其教育性,既有強烈的娛樂性,也有很強的教育性。只要我們的兒童電視節目目標、內容、傳播渠道定位準確,堅持以兒童為本,就一定可以制作出適合兒童觀看的電視節目,孩子的童年階段會更加快樂,同時也會很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