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峰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當前中國影視業在發展過程中已經進入了創新發展的狀態中,以往人們偏向于采用編劇所創作的劇本拍攝影視作品。而當前直接應用IP作品則更加高效,且能夠吸引到更多的書迷進入到影視圈內成為新的觀眾群體。因此IP熱背景便在時代需求下得以成型。但IP熱背景的成型也影響了影視行業原本的發展軌跡,因此在該背景下,每個行業內成員都應該對發展路徑進行思考和研究。
IP指的是知識產權,例如長篇小說作品、影視劇本作品都屬于IP中的一種。當影視業行業內部熱衷于應用IP產權來衍生影視作品時,IP熱背景便能夠成型。IP熱背景指的是一種現象,即無論成功與否,影視行業內的各個公司都愿意朝著該方向發展,如此方能構成“熱”屬性。
首先,IP熱背景下所有的IP價值都會直線增長。這是因為IP熱帶動形成了新的市場競爭形態。以往的影視業行業內,每個影視公司都會擁有固定的編劇班底,或與著名編劇保持長期密切的交流。因此編劇便會成為初期競爭的核心。而在IP熱背景下,具有翻拍價值的IP便成為了競爭核心,于是在競爭者不斷增多的條件下,IP價值的增長便成為了IP熱的首要表現形態。
其次,IP熱背景下具有競爭價值的IP類別正不斷增加。以往影視業會專注于吸收一些以戀愛為主題的IP,但在影視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戀愛IP已經無法滿足更多觀眾的觀看需求。因此投資方便會不斷吸收其他主題的IP,例如《盜墓筆記》、《鬼吹燈》等更加偏向于劇情的IP。
最后,當影視行業內部新產出的作品多半都為IP作品時,則可以直接說明當前中國影視業正處在IP熱背景中。以上三點便是IP熱的表現形態,也是當前我國影視業發展的主要形態。
影視公司所選擇的IP多以小說為主,但小說作品的內涵是否符合當前國內人的審美,或是否具有正面的傳播意義和價值,需要影視公司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才能認定。而當前多數影視公司為了在IP熱背景內及時占領競爭地位,他們便會相對淺顯的選擇IP,繼而便令投資行為具有了一定風險特征。
人們能夠認同和接受,和IP作品本身是否具有傳播價值存在一定的落差。部分作品內容低俗,但卻會被一部分群眾所接受。這種現象就是影視公司所面臨的另一種風險,那就是被群眾所認同的IP,很有可能會被中央以及廣電封殺。
理論上,影視行業應該不斷進行創新,拿出好作品才能穩定自身所具有的市場競爭地位。但當前多數的影視公司為了減少創新方面的風險,選擇不停的翻拍已存在的IP作品,例如神雕俠侶、還珠格格等。而實際上這種翻拍的作品并未被觀眾所認同,因此IP熱背景下對作品進行翻新,也明顯存在一定的風險特征。
影視公司在篩選IP作品時,務必要選擇知名度較高的作品。這樣一來,作品從制作初期便能夠擁有穩定的粉絲基礎,這些粉絲將成為作品上市后的重要宣傳人員。同時,公司除了要對作品的價值進行定位外,也需要適當調查IP作者的個人口碑,對于存在抄襲情節的作者,影視公司應慎重考量。
首先,影視公司應該選擇質量更高的IP作品,同時也不要過度還原作品內容,必要情況下作品仍然應該適當進行改良,令其更加貼近于影視劇的風格。其次,編劇團隊應該擔負起篩選的責任,且也要將細致閱讀作為改編的前提,如此方能不偏離主線,一方面令影視觀眾可以看到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能夠滿足原著讀者的觀看需求。
影視公司應該盡可能避免翻新以往的影視IP作品,公司應重新活躍編劇群體,要求編劇群體在當前IP熱背景下進行研究,得出IP熱背景成型的規律以及民眾更加喜歡的藝術風格。實際上無論影視劇市場如何快餐化,也同樣會擁有具有高審美的觀眾對行業進行嚴格要求。因此影視公司應該盡可能提升自身的制作水準,尊重高審美觀眾的意見,切勿令自身在IP熱背景下溺亡,成為時代的消耗品。
綜上,文章以IP熱為背景,對該背景下我國影視業的發展危機以及發展路徑進行了簡單的研究分析。分析表明,重視篩選資源和IP內容,以及重視在內部進行創新,就是當前IP熱背景下中國影視業應該選擇的核心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