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妮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浙江衛視
新媒介時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高度融合,整個媒介生態發生了轉變,新媒介從單一單向傳播方式轉向多元融合傳播方式。媒體融合背景下,電視媒介主持人應該迅速適應媒介生態變化,把握媒介變革,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實現個人能力的轉型升級。電視節目主持人要應對時勢變化,增強自身實力,不斷提升自身全媒體能力,提升電視媒介主持人的主導力和引導力。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傳統媒介為主流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就已經受到了影響,但對其影響不太大。隨著傳統媒介和新媒介的不斷融合,電視臺的深度融合發展趨勢凸顯,對主持人的需求不斷提升。在新媒介時代,電視節目主持人要能夠從互聯網時代紛繁復雜的信息中迅速判斷出新聞價值,并且能夠以更加吸引受眾的熱點內容、以更加符合電視傳播方式的方式傳遞給受眾。
網絡平臺、社交平臺主持人激增,社交媒體憑借傳播優勢,吸引大量受眾,呈現聚合傳播效果。多元化傳播形式在一定意義上瓜分了電視媒體的受眾,使得電視主持人辨識性降低、影響力弱化。
在網絡時代,信息激增,電視臺在制作節目內容時,往往是緊跟熱點時勢,使得節目短時間內內容模式相似,并且電視綜藝節目高度模仿歐美、日韓節目內容,使得節目無創新,內容趨向于同質化。欄目設置同質化的同時,電視節目主持人風格趨向于一致,無個人特色的主持風格,使得主持人無法抓住受眾內心,更不利于主持人個人長足化發展。
傳統媒介生態下,電視媒介受眾是處在被動的地位,電視主持人操縱了整個欄目的整個流程過程。在融合媒體高度發展的媒介形態下,受眾不再是被動地位,受眾互動性增強,受眾通過互聯網可以實時對欄目進行評價,并且通過線下平臺,受眾能夠高度參與到欄目的評價,甚至在一些綜藝節目中,受眾的互動評價能夠參與到欄目的制作流程中。
一些電視欄目在播出過程中,通過社交媒介和新媒體APP技術,運用AR、VR、直播軟件等技術,實現與受眾的實時互動。在真人秀節目中,有些欄目設置呈現“去主持人”化,有些是主持人偶爾客串現場,這樣欄目策劃使得主持人地位弱化,受眾地位的崛起,對主持人發展有很大的挑戰。
融媒體發展形勢下,電視節目主持人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信息“播報員”,而是需要掌握采、編、播為一體的技能,把握受眾意識,利用大數據、社交媒介來尋找主持素材,掌握網絡流行語言表達形式,緊跟熱點,來吸引受眾,以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提供貼近受眾生活的內容,真正的為受眾提供服務,增進自身的影響力。
在新媒介形勢下,電視主持人必須要充分利用新媒介渠道,增加全方位的知識儲備,不僅要掌握專業性的采編播能力,還需要掌握跨學科的知識儲備,要多積累各種領域的常識,還要掌握新技術的話語權。主持人只有自身知識儲備充實,才能夠正確篩選傳播內容,才能夠為受眾傳遞出有價值、有思想的內容,為受眾指明方向,贏得發展先機。
在新媒介形勢下,傳統電視主持人全明星效應已經不復存在,主持人要想增強受眾辨識度,必須要創新個人主持風格,要以獨特化的主持內容,高辨識度的個人形象,從容的邏輯思維能力,塑造特色主持形象。電視主持人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推介自身形象,塑造個人特色魅力體。
盡管是在新媒介生態下,作為公眾人物的節目主持人,還是必須要堅持專業主義精神,要堅持將正能量、積極向上的事物帶給觀眾,要設身處地的以人民群眾為中心,要適應新時代網絡環境的變化,要堅守到變與不變,要在堅持專業主義精神為根本的基礎上,要創新變革。
媒介生態高度融合的環境下,電視節目主持人必須要適應新媒介發展趨勢,要充分掌握新媒介技術,利用新媒介平臺,主動尋求改變和突破;要積極利用社交媒介,來推介自身形象,增加自我受眾量,加強角色塑造,提升個人魅力;電視臺主持人要想在多元傳播環境在脫穎而出,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個人能力和專業素養,要增強自身綜合能力的培養,堅持接收學習前言理論知識,要堅持有效弘揚社會主義主流價值,塑造信息傳播的領航者形象,堅持責任和使命擔當,實現個人形象和社會正向引導的雙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