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曄 浙江省臨海市回浦實驗小學
如果課堂教學內容比較生動有趣的話,學生會更感興趣。微課教學可以把音樂教材中的內容和生動形象的視頻教學結合起來,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也能夠為之后的音樂教學奠定基礎。
例如在《捉泥鰍》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如果只對學生進行口頭教學,這樣的學習效果就不是很理想。若在教學中加入有趣的視頻元素,那么學生就會被課堂內容所吸引,從而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
微課教學用時較短,而且還有一定的針對性,不會讓學生整節課都處于索然無味當中,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訓練,這有利于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健康成長。
仍以《捉泥鰍》為例,教師把音樂課堂上的重點和難點以視頻的方式呈現,讓學生通過感受視頻中比較有節奏感的音樂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同時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小學音樂課堂上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就是唱歌,微課作為一種新形式,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強調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在聆聽,感受的同時做到課堂互動。
微課教學的教學時間一般控制在5-8分鐘,在這期間內進行教學,學生的注意力相對比較集中,同時改變了傳統教學學習時間較長的問題。而且微課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性,以《捉泥鰍》為例,通過本課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四四拍強弱變化的規律,微課教學中,有對動作的分解,也有老師的律動視頻,由于視頻可以反復觀看,這樣學生就可以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依照分解動作進行練習,等熟悉以后再跟著老師的律動視頻掌握熟練度。在微課視頻里,學生可以通過游戲來學習“捉泥鰍”這一課,讓他們以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方式學到知識。
目前小學的音樂教材中欣賞曲目不斷增加,由此可見欣賞教學也變成了一種比較受歡迎的教學方式,但是音樂作品有長有短,教師無法把握課堂時間,而微課教學就很好地彌補了這一問題。
以欣賞《向陽花》這一課為例,其教學目標首先是通過聆聽,讓學生能夠根據情緒變化對樂曲進行分段;其次在聆聽中教師會以多種多樣的聆聽活動讓學生去“聽”,從第11秒到7分57秒,都是圍繞著這一教學目的開展的。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的“聽”進去,從而達到預期效果;最后,在這一課的學習中,學生會有各種各樣的體驗,在欣賞《向陽花》這一課中,教師將音樂的學習與美術結合起來,在音樂的不同段落中,用不一樣的色彩和形狀來表達,讓學生在反復聆聽后,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并能將自己的想法分享出來,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以網絡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授課,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創造性,對小學音樂課課堂質量和課堂效果的提升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在器樂教學中,傳統教學存在學生人數較多,授課時間比較緊迫的問題,所以說,對于器樂教學來說,一對一教學或者教師單獨授課是最為合適的教學方法。針對這一問題,利用微課視頻就可以很好地解決。
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在進行演奏示范時,教師必須來回左右走動,但其實這樣下來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微課視頻可以很好地改善這一問題。在微課視頻上,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師的演奏細節。教師在微課視頻中,常常圍繞一個點展開教學。
在豎笛《啄木鳥》的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學習“斷音演奏”這一重點,教師先是通過接龍游戲讓學生對“斷音”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用標有名稱和圖示的小貼士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演奏說明;最后用吹紙游戲讓整個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斷音演奏時的一些技巧和注意問題。
其實微課作為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如果教師能夠加以利用,這樣會使小學的音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