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啟明
摘 要:文章通過“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牙利貴族生活”這個展覽設計項目,探索大型綜合性展覽設計中展覽風格、空間展線與柜內設計三者之間內在相互的關聯(lián),對展覽設計中各個相關細節(jié)進一步進行梳理,以一個完整的設計實例,論述在具體展覽設計中應如何合理統(tǒng)籌安排每個設計環(huán)節(jié)的工作程序。
關鍵詞:風格;展線;色彩;形式
2017年5月上海博物館舉辦了“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牙利貴族生活”的展覽,首次集中展示來自匈牙利國家博物館的140余件館藏精品。展覽共分“哈布斯堡王朝與匈牙利”“貴族服飾”“日常生活”“宗教信仰”“武器裝備”五個部分(圖1)。
對于展覽設計來說,設計師首要考慮的應該是設計風格問題。在當下這個時代,展覽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就這個展覽來說,可以把古典題材的展覽做成很當代的設計形式,也可以做成非常傳統(tǒng)的風格。采用任何手段去表現(xiàn),這都無可厚非。關鍵是采用哪種形式符合展覽主題,更能體現(xiàn)展示效果。表現(xiàn)這么一位優(yōu)雅高貴的歷史人物、以及宮廷貴族繁縟的生活用品,用場景還原的展示方式來烘托出那一時代的環(huán)境氣氛,設計師認為是比較適合這個展覽主旨的。17-19世紀是巴洛克及洛可可風格盛行時期,這個時期的室內裝飾風格追求一種繁復夸飾、富麗堂皇、氣勢宏大、富于動感、華麗精巧的藝術境界。選取提煉和那個時代有關的裝飾形式、有隱喻意義的視覺元素以及獨特的色彩語言,確立展覽展示風格,進行深化設計。
這是一個有著鮮明主題特征的展覽,展覽設計中色彩語言要圍繞著展覽的主題進行,能迅速的表達出展覽意圖,這里采用了粉紅色為主的基調來烘托展覽氣氛,傳達其主題特征(圖2)。并通過不同顏色的墻面表現(xiàn)不同的主題部分,以粉紅色墻面表示序廳部分(圖3),以紅色墻面表現(xiàn)第一部分“哈布斯堡王朝與匈牙利”(圖4),以藍色墻面表現(xiàn)其余部分(圖5)。設計師對于每個部分墻面所用的墻紙選取了不同的花飾,花飾的尺寸按照墻面的大小比例來調整,設計師通過對粉紅色、紅色、藍色三個色彩之間色相進行微處理,讓這些色彩互相和諧,使得整個展廳環(huán)境氛圍統(tǒng)一起來。色彩在展示空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對視覺環(huán)境產(chǎn)生影響外,還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心理。粉紅色在大眾的眼中,是女性的代表色,是柔和、親切的象征,使人聯(lián)想到浪漫、清純的公主形象。在這里,設計師試圖通過代表公主形象的粉紅色,把觀眾的視線漸漸引入到展覽中來,通過紅色表達出皇室的高貴與莊重,藍色表現(xiàn)貴族的優(yōu)雅,輔以白色墻面和金色的線條,凸顯華麗的時代特色。色彩處理得當,既能符合裝飾功效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圖6)。
展示空間設計應在不破壞整體環(huán)境格局的基礎上,利用好一切可裝飾的元素。眾所周知,歐洲古典宮廷設計極盡繁華,裝飾線條的雕刻往往也十分復雜。但是,在一個臨時展覽中投入大量的物力、財力,顯然是不合時宜的。因此,設計師需要以經(jīng)濟的手法去設計,例如展柜的樣式、墻紙的紋樣、裝飾線條的形式、輔助的窗飾、柱式的組合設計等等,用最簡單的財力、物力做出最符合展覽氛圍的設計(圖7—圖9)。
展柜的設計形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做出一些有特色的細部構造來。比如展柜的外形框線、展柜上方的墻線以及周邊墻線,這些裝飾線條的起伏樣式以及線條的弧度、還有不同線條之間的粗細比例關系、不同的組合方式,會產(chǎn)生不同的視覺感受,這些細節(jié)最終會影響到展廳的整體效果(圖10)。除此以外,設計師還不能忽視一些輔助的展示手段,這些手段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在展覽空間的局部中,圓弧形拱窗上一邊配以紅絲絨以及白紗配套窗飾,另一邊用單層紅絲絨窗簾的組合式樣,在燈光的照射下,透出朦朧的光影,增添了一絲靜謐。光影的變換,可以使室內環(huán)境更加豐富多彩,給人以別樣的感受(圖11)。
對文物展陳設計來說,一個綜合性的大型展覽設計,設計師要熟悉展覽內容。設計師如何按照文案大綱的分類來分配展線以及空間設計?這是區(qū)別于其他商業(yè)展示設計手段的一個顯著的特征。同時,對于文案的解讀,可以加深設計師對于展覽內涵的把握,例如在第一部分“哈布斯堡王朝與匈牙利”的一組照片及版畫中,設計師根據(jù)文案中提供的內容,進一步區(qū)分和歸納出加冕儀式、集會游行、宮廷器物等不同的題材以及內容,并設計展示形式,做出不同的排列組合(圖12)。在第二部分“貴族服飾”中設計師根據(jù)大綱內容再區(qū)分出男、女貴族不同的服飾物品等兩大部分,再著手進行形式設計。如此種種,可以發(fā)現(xiàn),展示設計過程是不斷按照文案進行梳理、調整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和文案大綱提供者反復溝通、進一步加深理解展覽內容的過程,因此,對于設計師來說,就不是隨隨便便地按照展覽的幾個部分而安排幾個柜子擺放設計一下這么簡單了,這是展覽設計中形成設計思路的一個部分。同時,好的展覽設計手段更可以加深觀眾對展覽內容的理解。
當設計師對所有內容都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后,再根據(jù)內容的分類計算出一個展柜中可放置的展品量,分析出每個部分大致需要多少展柜量,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展線設計。
展線設計隸屬于空間設計范疇,空間的合理化能給人們以美的感受。在做博物館、紀念館這類有著歷史邏輯順序的展覽時,展覽的時間性就顯得非常重要,讓觀眾沿著故事進行的時間脈絡進行參觀,這是設計師必須要合理安排好的設計。做展線設計要分配好幾個部分空間關系的平衡,不應該出現(xiàn)頭重腳輕的問題,要根據(jù)主次適當調整每個部分的比重關系,這是一個優(yōu)秀的設計師應具備的業(yè)務素質。做設計如同寫文章,又好比在紙上作畫,都要講究謀篇布局,講求章法合理。一篇好文章既要內容引人入勝,行文曲折回環(huán),又要條理清晰,這在設計上是同樣的道理。在具體設計安排展線的時候,原先設想擺放文物的位置往往不是按照設計師理想的位置而能落地,這是相當矛盾的地方。不時,又會碰到柱子、消防設備、管道等,設計師要利用好建筑本身的功能特點,回避這些不利的方面,或者利用一些功能來進行美化裝飾。
“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牙利貴族生活”這個展覽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各方面組成部分,展覽分成6個區(qū)域:序廳和五大部分,以“回字”形的展覽線路作為展覽的基本展線(圖13)。其中,第一部分又分為幾個小部分,最主要的部分是茜茜公主這一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整個展覽的中心主題,所以在設計展線的時候要巧妙地引出主題,既不能過于直白地開門見山顯現(xiàn)出來,也要避免由于展線分布的原因而安排在不顯眼的位置。需要通過把控展線的疏密、節(jié)奏,安排展線的分布,以及燈光、環(huán)境氛圍的引導來凸顯。同時,在展品的安排上也要采用適當?shù)慕M合,一些重要的展品要給予開闊的空間及顯著的位置,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