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概
摘 要:課堂評價已成為初中地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過程,評價思想已經深人心,各種評價理論和方法在不斷地涌現和創新。不管是什么樣的評價,評價者都要及時準確地將評價結果反饋給被評價者,以優化整個評價過程,發揮評價應有的作用。本文認為課堂評價反饋有利于實現課堂評價的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課堂評價;反饋;初中地理;作用
課堂評價反饋就是評價者把自己在課堂評價過程中所收集到的評價信息或所得出的評價結果,以恰當的方式返回給被評價者,讓被評價者了解自身的優劣,引導、激勵被評價者達到更高的標準,并在這個過程中為被評價者的改進提供一些建議。目前,課堂評價已經受到廣泛的關注,各種課堂評價理論和方法也被廣泛運用,但人們對課堂評價工作的批評依然沒有停止,課堂評價的發展還沒有實現質的突破,仍然存在一些“瓶頸”。究其原因,除了當前的課堂評價體系和技術尚不夠完善外,最大的根源在于評價獲得的結果缺少反饋或反饋缺乏全面性和時效性。雖有不少學校開始實行全面的課堂評價實踐,但實際操作過程中依然注重評價的形式和結果,而忽略了評價信息的反饋。往往是評價工作轟轟烈烈,評價結果銷聲匿跡,不但達不到“以評促改”的作用,而且在人們心目中出現了“評價無用論”。因此,應充分認識課堂評價反饋的作用,確保評價功效的充分發揮。
一、課堂評價反饋有利于實現課堂評價的目的
“評價不是手電筒,不是棍子,而是路標,為評價者和被評價者去指明方向、尋找課堂教學今后發展的方向和增值的途徑”。因而,評價不能只看眼前的結果,進行評價是要調整未來行為的,反饋的特點就是用系統過去運動的結果來調節系統未來的運動,以達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地理課堂評價過程的各個環節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完全發揮評價的功能和作用,難以實現評價的目的。評價者獲得了課堂評價信息并不代表著課堂評價活動的結束,課堂評價反饋是課堂評價活動中關鍵的一個階段,只有實現了評價結果的反饋才真正達到了評價的目的。一般說來,地理課堂評價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第一,為評價者或是領導部門了解情況及作出進一步的決策提供依據。例如,通過課堂評價,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水平、課堂的參與度等,根據所獲得的評價信息,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也可根據學生的差異,實行個別輔導。學校領導部門根據課堂評價所獲得的信息,可以評估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質量,以調整下一步教學工作計劃。
第二,為評價對象的行為改進提供方向和依據。課堂評價反饋實質上就是評價信息或結果的反饋,通過這種反饋,評價者可以清楚評價過程還存在哪些不足,評價方案還需要做哪些改進;被評價者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表現如何,找出自己的表現和行為標準還有多大的差距,自己應該如何調整以達到更高的標準,從而有利于課堂評價目的的實現。此外,如果只有評價,沒有信息反饋,容易使人產生“評價無非是形式主義”“評價無用論”等看法,很難得到全員上下的參與,從這一點來看,若沒有評價反饋就難以實現評價的目的。
二、課堂評價反饋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
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教”與“學”的雙邊互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傳遞、轉化信息的過程。教與學的過程是一個通過信息相互反饋聯系在一起的信息通道的閉合回路。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指出:“評價作為一種反饋——矯正系統,用于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步驟上判斷該過程是否有效;如果無效,必須采取什么變革,以確保過程的有效性。”因此,在開展地理課堂評價的同時,科學地把評價信息及時、有效地反饋給評價對象,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沒有信息反饋,教學就沒有針對性,教師就不能對教學系統進行有效的控制,就會用自己的主觀想法代替學生的客觀實際,盲目地進行教學,而學生因為沒有從教師那里獲得反饋信息,也就無從知道自己究竟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還需要改進、如何去改進、自己要達到什么樣的標準等問題,這樣的學習沒有目的和方向,往往是花了工夫卻沒有成效,從而造成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低下。地理課堂評價信息的反饋可幫助教師找到教學的弱項,了解教學現狀,找出與目標的差距,為下一步的教學設想提供依據,判斷并預測教學發展的趨勢,有的放矢地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改變教學進度,從而有效地調控教學過程,使教學過程保持良好的動態平衡,朝著教學目標推進,從而促進教學目的的實現,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地理課堂評價信息的反饋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正確地把握信息反饋,是教師有效調節整個教學過程的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同時,它也為教學管理部門調整教學措施,采取有效的調控方法提供了依據。
例如,當筆者講授完世界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規律后,有學生就發現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赤道附近,但在南北回歸線附近也發現熱帶雨林氣候蹤影,這是為什么呢?筆者馬上對這位學生的發現予以評價:“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大家掌聲鼓勵!”接著引導學生從南北回歸線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分布的位置、洋流、氣壓帶、風帶、地勢等進行分析,同學們每次精彩的回答都給以恰當的評價,最后同學們在評價反饋中歸納原因: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分布熱帶雨林氣候的地區緯度位置相對較低,但這些地區盛行副熱帶高壓下沉氣流,溫度高;加上地形雨的緣故,降水豐沛,符合熱帶雨林氣候的氣候特征。因此,課堂評價反饋不但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信心,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課堂評價反饋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
目前,我國初中地理課堂中存在一種普遍現象,在課堂上積極發言的總是少數幾個優秀學生,發言在很多時候似乎成了部分學生的專利。隨著年級的逐漸升高,課堂氛圍越來越沉悶,這與教師不當的反饋行為有一定的關系。
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采用各種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評價,然而他們只是將評價作為衡量學生優劣的“標尺”,他們根據學生的表現判定學生的好壞,而沒有或很少把自己所獲得的評價信息或結果反饋給學生。教師反饋課堂評價信息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向學生提供恰當的反饋能夠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狀態,促使學生及時調整或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恰當的反饋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學會思考,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學會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反之,不恰當的反饋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做到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反饋,就需要教師對反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即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最終還要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否則,反饋就只能淪為教師控制課堂的手段。目前,大部分教師還沒有形成對反饋的正確認識,沒有意識到反饋能帶來巨大作用,他們進行反饋主要是為了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被教師牢牢掌控,缺乏發揮的空間。
作為教學過程控制者的教師,必須通過各種反饋來把知識和信息輸送給學生,知識的反饋就是教的過程,信息的反饋包括各種課堂信息的反饋,主要是指課堂評價信息的反饋。因此,課堂評價的反饋是影響教學質量極其重要的因素,是活躍于師生之間的重要媒介,是教師執行課堂評價計劃后,又把系統狀態真實情況反映出來,從而將系統的知識信息再傳遞而發生影響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鄭亞娟,馬靜.全程性教學質量評價反饋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遼寧教育研究,2004(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