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念(云南藝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利用樂器來激發學生們對音樂的興趣,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這是教學的一種手段和目標。將學生們活潑開朗的性格運用在樂器學習上,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創造快樂,培養興趣,提高音樂素養,而小提琴則在我們音樂課堂教學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符合當今全面發展的教學要求。
小提琴在音樂課堂的學習,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小提琴帶入音樂課堂更好地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也對音樂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小提琴作為器樂樂器,它的操作性和實踐性很強,它會增強學生們的反應力,有效的調動感官。小提琴的學習對智力也是一種開發,在教學演奏過程中可以誘發學生們的思考,讓學生們在創造力和想象力中得到提升。
在音樂課堂上,在小提琴的學習中老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雖然不是每個學生都具備音樂的天賦,但是音樂課堂需要老師作為引導者去帶動課堂,注入新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興趣和熱情,促使他們努力學習音樂知識。當今科技傳播迅速發展,老師可以利用現在最受歡迎的流行音樂演奏作為突破口,對學生進行音樂講解,教會他們學習小提琴中的技巧。例如,奧爾夫先生創造的音樂教學法。卡爾·奧爾夫是德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同時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也是至今影響最為廣泛的教育體系之一,他在音樂教育教學中更強調教學理念上的實踐性、藝術性、原本性、系統性和音樂性。他同時打破了傳統的音樂教育方法,把音樂課堂變得更加有趣。讓音樂不再是單一的形式出現,而是一門綜合藝術的體現。利用身體的舞動、舞蹈、戲劇,還有語言等,多角度地傳達給學生們,在內容形式上多種多樣,在樂器學習中,從節奏、形體、歌唱、作曲、朗誦、欣賞上進行多個訓練。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理解,用音樂的方式表達,這種教學方法。更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即便在沒有器樂的情況下,他們也可以通過一個替代品來進行音樂演奏。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老師的引導來充分展現他們獨特的個性。在教學中,作為老師要注重培養音樂的學習氛圍,音樂教育本身就是通過自身體驗,實際的演唱,以及演奏來感受音樂。從而探索音樂,發展音樂。同時,老師也需要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們感受和體驗到器樂音樂帶來的樂趣和享受。
小提琴在實際訓練中是很辛苦嚴格的。但是,對于小提琴演奏者需要掌握演奏的技巧,以及對音樂元素的把握,要掌控好每個音符之間的變化、過渡,演奏時注意力度,速度,還有節拍的掌握,還有就是調號,休止符一些音樂元素。無論是小提琴獨奏或是合奏,我們都需要跟著進度和節拍來把握在情感上的抒發。當然,如若在一個整體的樂隊演奏中需要有指揮官進行指揮,協助整體的速度和節拍。在力度和速度方面,都需要嚴格要求,跟著指揮者的動作進行操作。
其次,在音樂教學中,小提琴演奏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團隊協作力,還有契合度的能力培養。要想提升小提琴在音樂演奏中的技巧,給觀眾帶來一場高質量的視聽盛宴,就必須有共同的配合,需要有多種音色的融合。像小提琴的音色本來就很有獨特性,并且聲音比較容易辨識,如若一旦沒有配合好,就很容易聽出破綻,也影響了整個樂隊演奏的質量。在樂隊演奏過程中,通常小提琴演奏比其他樂器發聲要晚一點,主要是考慮切合點的問題,更好的配合整體的演奏,如果有演唱者在主要演唱的話,也是需要同樣注意的。為了突顯出小提琴演奏的優美音色,還需要注重和聲部分的協作,整場樂隊演奏下來,要把團隊協作和契合度發揮到極致。最后,根據每次的練習,經驗教訓,再結合小提琴的特點去分析怎樣做到更完美的配合,也為廣大的觀眾朋友們帶來精彩的視聽盛宴。
一首樂曲的主題風格也是影響小提琴演奏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樂曲風格,會直接影響整個演奏質量。小提琴的演奏在樂隊演奏中處于靈魂地位,一定要重視樂曲在風格上的把控,每個不同的樂曲風格都有不同的演奏方式,這也是表現出樂曲的獨特性。舉個例子,就像《黃河大合唱》整個樂曲都給人感覺氣勢磅礴,那么小提琴在整個演奏中就要有效的掌握技巧,在力度,速度,節拍上都要跟上《黃河大合唱》樂曲的整個基調。再如,像《茉莉花》這種柔美緩和的樂曲,也適合小提琴輕緩,優美的節奏。只有演奏者理解,把握住樂曲的風格,才能更有感情的表達出來,才能把個人情感融入到淋漓盡致。所以,樂曲風格的詮釋也為小提琴演奏加了不少分。
小提琴演奏中,音色也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因為小提琴自身獨有的特色音色。讓人感覺彈奏起來就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時候給人無限的美好和憧憬。音樂本身就是一個走入人們情感世界的藝術,要讓欣賞著和演奏者達到共鳴,那么一場表演才是完美的收尾。學生們在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對于音色的訓練也是同樣嚴格重要,演奏者右手拉琴,那么對于他們琴弓的運行就很重要,極大影響音色的效果,所以琴弓在拉的長短,速度,力度都是非常有講究的。激進的音樂適合短距離速度較快的拉琴。并且,在平時的練習中,我們會發現弓速和弓壓是正比的關系,在下弓的時候,必須要加速度,加力度的演奏,而在上弓的時候,就非常輕緩,速度和力量都減弱下來,這點是截然相反的。還有一點是,拉琴時越靠近弓碼,音量就會變得越大,當越來越靠近指板的時候,音量就會逐漸開始變小,離得越來越遠就會音量變大。靠近琴碼,適合弓速慢一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音色的穩定性。所以掌握好弓子還是十分關鍵的,同時也決定了一場音樂音色效果的呈現。
總之,小提琴教學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音樂知識。更激發了學生們對器樂的學習動機。小提琴在音樂課堂中的教學,不是為了應對教學改革的措施,而是為了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們的眼界更加開闊,了解小提琴的更多理論知識和技能,提升學生們的自信心,讓孩子們在學習壓力的過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