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群(廣西藝術(shù)學(xué)院美術(shù)學(xué)院,廣西 南寧 530021)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畫祖是個姓“嫘”的女性,漢代許慎《說文解字》:“畫嫘,舜妹。畫始于嫘,故曰畫嫘。”而沈顥《畫塵》:“世但知封膜作畫,不知自舜妹始。嫘嘗脫舜于叟象之害。則造化于手,堪作畫祖。”而倉頡造字。縱觀古代萬物生成之說,在很長的時間里均是由男女共同締造的文明。最后發(fā)生了一個轉(zhuǎn)變——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這一變化是女性開始被隱藏。這一被隱藏的狀態(tài)持續(xù)了很久,在這一大段時間里,女性的才華只有在成為某個男性的附屬的情況下才能進入正史記載。因而在中國正史記載中,女性畫家與男性畫家極不成比例,于是我們看到,當(dāng)清代的湯漱玉[1]在編輯《玉臺畫史》的時候,是極勉強才從浩瀚的歷史海洋中收集了兩百三十七位女性畫家,而且《玉臺畫史》中,明清部分所記載的名媛在歷史上的真實名氣還不如選入的名妓。當(dāng)然,這里有名媛自身的矜持,她們不那么喜歡張揚個性以致于名妓們混為一談,這樣對她們來說就等于失了身份。那么到這里我們已經(jīng)可以感覺到我們的歷史中那一個與男性畫家群體相當(dāng)?shù)呐援嫾胰后w的存在,她們的流傳得益于自身與這一個男性社會的契合度,如柳如是。
記錄柳如是的資料與名目多以散落于民間學(xué)者著書,近其朝代記錄者有錢謙益學(xué)生顧云美[2],其記錄有所諱飾早歲不詳;陳子龍學(xué)生王澐[3],但其記錄因家庭偏見有狹隘之處。后代之人陸續(xù)有片言記載,據(jù)《玉臺畫史研究》:
《珊瑚網(wǎng)》[4]記載:松陵盛澤,有楊影憐,能詩善畫,余見其所作水仙,淡墨淋漓,不減元吉子固。書法亦佳,今歸錢蓉江學(xué)士。
借閑漫士[5]曰:柳如是,本姓楊,名愛,盛澤歸家園妓。柳其寓姓也,見觚剩,影憐蓋其字。柳所畫月堤煙柳,為紅豆莊八景之一。舊藏孫古云均所,郭頻伽有詩。
《河?xùn)|君》[6]篇有:河?xùn)|君柳如是。名是。一字蘼蕪。本命愛。柳其寓姓也。風(fēng)姿逸麗。翩若驚鴻。性狷慧。賦詩輒工。由長近體七言。作書得虞褚法。年二十余。歸虞山蒙叟錢宗伯。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對柳如是進行了諸多的論證,其姓由楊易柳,而名、字、號等多次改易,大抵與當(dāng)時文風(fēng)有關(guān),明末人作詩詞,往往喜用本人或?qū)Ψ剑驅(qū)Ψ剿诵帐希挡赜谧志渲小A缡窃鐨q在歸家院被買入“吳江故相”后買入娼家,再至盛澤歸家院徐佛[7],繼續(xù)得以學(xué)習(xí)各種學(xué)術(shù)文藝之事,與諸名士交游。柳如是在詩詞書畫印,歌賦上均有所造詣,其詩詞有很多得以流傳:《戊寅草集》、《湖上草》、《柳如是尺牘》等詩集;其作書得虞褚法,非宗伯[8]所及也;其印:石長二寸有半,廣二之一,刻山水亭樹,款曰“仿白石翁筆”小篆頗工致,面刻“崇禎辛巳暢月,柳蘼蕪制”。[9]其畫,流傳至今尚有幾冊畫跡。
柳如是自幼出于一個開放復(fù)雜的信息集散的地方,而不是難于感受時代氣息的深閨大院,自然地更容易對時代進步思想有直接的耳濡目染,并且在歸家院沒有過多的封建禮教的束縛,接受更多的去粗取精的思想,比一般的女子有更大的自由。柳如是在一個總體不自由的環(huán)境當(dāng)中“幅巾弓鞋,著男子服,口便給,神情灑落,有林下風(fēng)。”[10]與文士間吟山詠水,賦和對唱。她的一生與當(dāng)時的許多文人有諸多的交集,如:崇禎五年后已結(jié)識幾社人物云間派領(lǐng)袖陳子龍、宋徵輿、宋徵璧等人,早期與陳子龍相戀文詞修養(yǎng)多受陳子龍的影響,顧苓《河?xùn)|君小傳》中說陳子龍教柳如是“作詩寫字,婉媚絕倫”,詞風(fēng)哀感婉艷;與錢謙益,程嘉燧[11]、顧眉[12]、黃皆令[13]等人交流,期間在詩詞歌賦上、藝術(shù)交流得到很高的水平,在詩詞和人格修養(yǎng)上追求名士風(fēng)度,尺牘取法六朝,風(fēng)神灑宕,林雪[14]評《尺牘》:“艷過六朝,情深班、蔡,人多奇之。”[15]是當(dāng)時的很多士大夫所不及,顧苓所說“詞翰一時”絕非夸張之詞。而與現(xiàn)存的畫跡作品來看,柳如是應(yīng)受程嘉燧的影響頗深。
柳如是雖為侍姬,但卻不是“商女不知亡國恨”,相反她的愛國救國的才情與氣節(jié)為世所重,顧苓詩言:“莫說當(dāng)年南渡事,夫人親自鼓軍中”[16],她的一生與政治連接甚密,結(jié)社輪論政、復(fù)明運動、投筆抒國之危難,摒棄“婦人無外事”的傳統(tǒng)道德觀,她在詩學(xué)駢賦的造詣,《別賦》、《男洛神賦》等,取法魏晉六朝,辭采斐然,才情絢爛。以上足見柳如是俠氣、才氣和骨氣集于一身,不僅只是文人思想的繼承與推崇者,也屬當(dāng)時許多男性所不及的,陳寅恪先生十年著《柳如是別傳》以表彰其:“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她的作品當(dāng)中表達了她的積極樂觀、追求自由、開明的思想有著豐富的文人逸士內(nèi)涵的精神價值。
柳如是在歷史中的地位和文化發(fā)展有很深的推動與影響的作用,在詩詞歌賦上、畫跡冊作品下能夠給后來之人,特別是女性畫家之中提供一個思想典范,其實不管男性或女性不管身處在怎樣的社會背景之下,自己的思想能否在不可改變的環(huán)境當(dāng)中且能夠洞察社會本源,保持和形成自己不被他因所束縛的獨立思想,這也是她在一個無法主宰著自身命運、男足女卑的社會背景之下,其秉持自己不屈的、平等的處世態(tài)度,與才華交友,翰墨丹青徘徊于文人墨客之中,面對破亡的國家感懷傷賦,欲以身殉國、支持救國的復(fù)明運動等氣節(jié),概不是當(dāng)時很多人所有的,何況其他女子乎?
注釋:
[1]湯漱玉:字德媛,錢塘人,幼耽翰墨。
[2]顧云美:顧苓錢謙益晚年門生
[3]王澐字勝時,幼為陳子龍弟子。
[4]《珊瑚網(wǎng)》明代汪珂玉著汪珂玉,字玉水,號樂卿,秀水(今浙江嘉興)人,能詩文,善書畫,家富收藏,。《珊瑚網(wǎng)》成書于崇禎十六年(1643)
[5]借閑漫士清代汪遠孫(1789—1835)清代官吏、學(xué)者。字久也,號小米,又號借閑漫士,浙江錢塘人
[6]清代鈕琇《觚剩》卷三的“河?xùn)|君”篇,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8月第1版
[7]《玉臺畫史研究》61頁:明代徐佛:“盛澤歸家院,有名妓徐佛者,能詩善蘭。”
[8]宗伯:明代錢謙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江蘇常熟人,明末清初散文家、詩人。
[9]范景中周書田《柳如是事輯》[M]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第238頁
[10]陳寅恪《柳如是別傳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出版第225頁
[11]程嘉燧(1565~1643)明代書畫家、詩人。字孟陽,號松圓、偈庵,工詩善畫,通曉音律
[12]顧眉(1619—1664),字眉生,號橫波,通文史,工墨蘭。
[13]黃皆令(1620—1669)黃媛介,字皆令,工詩賦,善山水。
[14]林雪,明代,字天素,閔妓,工書善畫。
[15]李圣華《柳如是》[M]中華書局2010年3月出版第60頁
[16]裴世俊師《錢謙益詩歌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199117頁
參考文獻及期刊:
[1]陳寅恪.柳如是別傳上、中、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出版
[2]徐玉紅.玉臺畫史研究[M].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3]范景中周書田.柳如是事輯[M].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4]陶詠白李湜.失落的歷史.中國女性繪畫史[M].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5]李圣華.柳如是[M].中華書局,2010年3月出版
[6]程明震.文心后素——文人畫研究[M].東南大學(xué)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7]陳滯冬.中國書畫與文人意識[M].四川美術(shù)學(xué)院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