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遼寧省實驗中學高一(10)班 王柳新
膏藥古稱薄貼,它在我國的應用歷史悠久。膏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膏,二是藥。膏是基質,藥的成分很復雜,各人有各人的用藥經典、用藥方法和配伍。
根據膏的不同,膏藥一般分為傳統膏藥和現代膏藥。傳統膏藥包括傳統黑膏藥和傳統油蠟膏藥等?,F代膏藥包括橡膠膏藥、松香膏、巴布劑膏、糯木纖維膏等。
我買來膏藥針對同一肩部關節痛患者貼敷,貼到患處一天后換藥時發現,皮膚與膏藥邊緣接觸的地方出現了與膏藥大小一致的、灰黑色有粘性的物質,這種物質不易洗凈。膏藥與皮膚接觸的中心位置卻沒有出現灰黑色粘性物質。
將灰黑色粘性物質取下后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我發現了許多細小的纖維和顆粒物,應該是膏藥邊緣與衣服因摩擦而帶電,吸附空氣中的灰塵等顆粒物,與膏藥上的粘性橡膠混合形成灰黑色粘性物質。
1.用揭下的膏藥油面或透明膠帶反復粘貼,可清除膏藥留下的粘連物。
2.炒菜用的植物油可以將其洗掉,但這種方法會導致皮膚上殘留油脂。
3.用松節油擦拭膏藥殘留處,再用干凈的布一抹即可。
4.用嬰兒油、橄欖油、花生油或調和油等擦拭,藥膏充分吸收油脂后易去除。
5.用硬紙把皮膚上多余的膏藥粘下來,然后把留在皮膚上的膏藥用藥棉蘸正紅花油擦拭,基本可以清洗干凈。
6.用風油精去除。
7.在膏藥上均勻涂抹潤膚油,幾分鐘后再揭開膏藥。膏藥如果粘在衣服或皮膚上,還可用棉簽蘸酒精擦拭。
將膏藥除去保護層,用紙或塑料膜剪成4mm的長條,沿膏藥的外沿沾上一圈后,再將膏藥貼在患處。一天過后,換藥時患處四周沒有或很少留有灰黑色粘性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