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河北省承德市話劇團演藝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引言:話劇表演并非演員主觀意義上的表演形式,需要在舞臺現場與觀眾之間建立直接的情感互動,也能夠及時收獲到觀眾對于表演效果的反饋,是一種具有雙向溝通互動性質的表演藝術形式。
互動能夠表現出所有戲劇藝術、表演藝術的內涵,演員借助行動與語言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情感表現給觀眾,以此來實現觀眾和演員間的互動和溝通。對話劇表演來說節奏感的良好控制是完成話劇表演優秀互動的關鍵,只有在表演中融入思考才能夠真正展現出話劇的真實感與邏輯性,進而引導觀眾一同參與到表演的過程中,實現情感上的溝通與精神上的交流[1]。
在話劇表演藝術中,話劇演員既要承擔著將角色由平面化描述轉變為立體化形象的職責,也應當負責傳遞出角色存在的意義與話劇蘊含的人文藝術價值,因此話劇演員在開展表演藝術的過程中應當加強與自身的交流。一方面,應當與演員所扮演的角色進行交流,全面把控對于劇本故事的了解,用心去揣摩、設身處地去感知人物角色的性格特點、個性要素、心理活動以及話劇的矛盾沖突、情感糾葛,從而更加淋漓盡致的展現出角色的本來面目,賦予其鮮活的人物質感,這樣才能夠塑造出成功的話劇角色。另一方面,應當站在演員自身角度出發,去審視、設計“我”為什么要表演這個角色、“我”希望借助角色傳遞出什么樣的意義,站在角色之外的演員本身視角去評判這樣的角色與表演方式能夠傳遞給受眾何種情感震撼與價值追求,這樣才能夠彰顯出話劇表演所蘊含的深層次精神追求,引起更多人情感上的共鳴。
在話劇表演中,話劇演員時常遇到扮演不同于自己年齡階段的人物角色,例如讓一個二十歲演員飾演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面對這樣一個在年齡特點、時代背景、成長環境與人生經驗之間存在極大差距的高難度挑戰,話劇演員不能夠僅僅憑借著劇本臺詞與內容進行直接演繹,這樣只會站在旁觀者角度演繹一個片面的老人形象。演員務必要與角色建立深度的情感交流,與跨時空的自己——即老人建立心靈對話與獨白,將自己置身于老人的視角中,用心體會當時的時代背景、社會環境,這樣才能夠真正體會到角色的性格特點與真實心境,進而賦予角色生動、立體化的特色,抓住角色的核心特質,實現靈魂意義上的交流與融合。
由于話劇表演藝術強調以對話作為表演形式,并非孤立的表演形式,因此務必要與其他演員、編劇、導演等進行言語與情感上的互動交流,真正領會對方的意圖與表達意愿,確保各個環節得以緊密銜接,進而更好的提升話劇表演的流暢度與演職人員之間的默契感。在話劇中包含大量的言語對話,演員在進行臺詞表達的同時應當專注、密切的關注合作演員的眼神、神態、舉止、動作、表情等,突破機械表演模式,確保能夠在舞臺上呈現出真實的、帶有一定生活化印記的情感模式、表達模式,以此來進行彼此表演狀態的調整,提升表演的銜接度。通過演員彼此間的有效互動,不僅可以在反復排練、表演中增進搭檔彼此間的配合度,建立彼此間的默契,更有助于提升表演效果。要求話劇演員不僅僅要將臺詞流利的表演出來,還應當通過飽含濃度的情感態度影響、感染到對手演員,使演員再現真實的人物表演與對話,進一步豐富話劇表演的藝術效果。此外,話劇演員還應當加強與編劇、導演等演職人員的互動交流,通過與編劇的深度交流深入了解角色的創作出發點,理解創作目的與人物表達重點,獲取更加全面、直接、準確的信息;通過與導演的交流了解到塑造人物的方式、場景調度、表演安排等,進一步為整臺戲劇演出服務。
話劇演員要想真正塑造出角色、傳達出劇本所蘊含的情感,對于演員的想象力、情感洞察力與創新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這也是話語演員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的體現。受話劇表演舞臺、場景、道具等客觀因素的局限,演員自身能夠借助環境受到的感染與帶動有限,加之話劇表演的題材、范圍等具有極強的靈活性與廣泛性,因此需要演員在自身經驗的基礎上充分調動聯想、想象與創造力,進而更加精準的塑造人物、傳遞情感,提升話劇表演的演出實效。在演員表演的過程中,不僅應當站在人物角色自身的視角上去猜測、揣度時代背景、社會環境與人物心態,還應當站在多種視角針對人物形象進行客觀評判與具體分析,針對情節發展、人物情感動向、語氣神態等進行精準的判定,在整體上把握劇本人物的生命脈絡。在此基礎上,還應當進一步加強對于人物精神外貌、衣著服飾、行為習慣、神態特征等元素的想象,在外在表現方面進行精細化設計,確保人物能夠具備立體化形象特點與鮮活個性特質。最后,演員還應當在角色中充分投入自身的情感,設身處地的依照人物的思維方式去表達演繹,從而更加全面、細致的將人物進行生動再現,提升表演的真實性、可信度與說服力。
鑒于話劇的表演目的是為觀眾呈現生動、形象的畫面,因此增強觀眾對本話劇的認同感和情感共鳴是提高話劇舞臺效果的關鍵[2]。一方面,要求編劇確保劇本設定符合客觀現實、遵循一定的情感邏輯,能夠引起觀眾在情感上的認同感,進而加深觀眾在欣賞話劇過程中獲取到的情感體驗。另一方面,演員應當確保自身扮演的角色帶有較強的說服力,借助深刻的行為、飽含情感的言語動作以及真摯細微的神態表情等,確保觀眾能夠真正體會到角色的內心情感,對于角色的行為、選擇等能夠感同身受,進而與觀眾建立思想、情感與精神上的交流,為觀眾傳遞出話劇表演藝術的獨有魅力,從而全面提升話劇的表演效果與質量。
結論:總而言之,話劇表演藝術并非孤立、片面的舞臺演出形式,話劇演員要想真正塑造出好的角色、提高演出效果,務必要與自身、與其他演員、與想象、與觀眾建立互動,從而確保話劇表演傳遞出其獨有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