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抱泉 林燕寧(廣西藝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針織物是使用織針把不同的原材料和品種的紗線織成線圈,然后經過串套連接成針織物的工藝流程。針織物的手感柔軟厚實,具備優良的抗皺性和透氣性,并有著很高的延伸性和彈性,穿著舒服透氣。針織產品除了使用于服裝和藝術裝置品外,還應用在工業和醫療衛生以及國防等科研領域。針織安類型分可分為手工針織和機器針織兩大類。手工針織使用棒針,歷史悠久,技藝精巧,花形各具神韻,在設計界也頗受好評。
針織被歸納為織物的主要類型之一,由針織機將紗線彎曲成為線圈,并由線圈縱串橫聯而成針織物,按照線圈的聯系特性,可分為緯編針織物和經編針織物兩大類。
隨著機器化大生產的出現針織面料開始步入歷史舞臺,香奈兒最早把針織面料用于高級成衣的設計上,而面料的雕塑設計師會利用針織面料獨特的挺括性去制作高檔禮服,川久保玲更是利用針織面料去設計各種夢幻的服裝造型。
針織裁剪面料用于現代成衣設計最常見的樣式是利用其柔軟、垂順的特點制作成有褶皺的款式,純白的垂制面料和多褶的造型也成為古希臘獨一無二的雅典風格。
針織面料是由線圈相互穿套連接而成的織物,是織物的一大品種。針織面料具有較好的彈性,吸濕透氣且舒服保暖,針織被用于童裝服飾設計的方方面面,原料主要是棉麻絲毛等天然纖維,也有錦綸,腈綸,滌綸等化學纖維針織物組織變化豐富,有著極為多數的種類,外觀更是有簡潔大方的特點,過去多用于內衣。今天,隨著針織業的發展以及新型整理工藝的誕生,針織物的服用性能變的越來越舒適得體,針織面料在童裝的所有品類上都用使用。
1.針織服裝的設計方法
針織面料最顯著特點和優點就是具有良好的彈性,制作成緊身服裝簡潔大方、懸垂度高而且自然貼身,并有著彈性優良、順應人體曲線的優點。針織面料可以充分展現人體的曲線美。
針織服裝有六種設計方法:分割設計。針織面料本身的彈性,基本不需要做省道的處理。完整的一身更適合裝飾性的結構變化,復雜的圓形、不規則形都可以在貼體針織服裝上進行細微的設計。
包纏法。包纏既可以在原有服裝表面進行,也可以在人體表面展開。針織面料包纏效果既可以光滑平整,也可以褶皺起伏。
寬松型針織裁剪服裝通常使用絲質或棉質緯平針織物、針織物。針織面料柔軟、自然,非常適合飄逸感的造型設計,立體裁剪適合針織面料結合人體動態形成最自然的風貌。各種改變面料織物方向、形態的方法,如翻卷、纏繞等,將這些不同特征表現在服裝中,形成不同的美感。
系扎法。在面料的一定部位用系扎方式改變原造型,正面系扎是將系扎點突出,增強立體感,適用于概念性、前衛型的服裝;反面系扎是將系扎點隱含,造型有柔美的韻味,適用于內斂富有個性的實用服裝。
旋轉法。是將某一造型做一定角度的旋轉,取得新造型的方法。一般是以基本造型的某一邊作為圓心進行一次或數次旋轉,由于旋轉角度的關系,旋轉以后某些部分會出現類似疊加的效果。旋轉可分為定點旋轉和一點旋轉,定點旋轉是以某一點為圓心進行多次旋轉,移點旋轉是在基礎造型上取多個圓心進行一次或多次旋轉。
折疊法。將面料進行折疊處理,面料經過折疊后產生折痕,折痕量的大小決定折疊的效果。折痕可分為規則折痕和自由折痕,這是處理針織服裝常用的設計手法。
扭曲法。改變面料延伸的位置或方向,從而產生新的造型。針織面料順應性好,可以利用這個性能使扭曲達到最好的效果,通常是向一端或幾個不同方向扭曲,以此產生褶皺、紋路及陰影。
抽褶法。這是一種縮減面料長度,使之產生自然褶皺的一種方法。在針織服裝中,抽褶法的設計范圍非常廣泛,側縫、肩縫、前中等都是可以產生抽褶的部位。通過抽褶法的位置和松度調節,服裝可以形成自然的不對稱效果和褶皺紋路。抽褶的制作方式也是不同的,可以用縫紉機將布邊包好后,再將縫線抽緊;也可以用有彈性的皮筋、帶子等拉緊,縫在布料上,再自然回彈形成褶皺。
因為針織行業對勞動力的依賴很大,所以中國的低工資成本的特點在針織服裝的生產中占具顯著優勢,再加上中國巨大的市場份額和成熟的技術設施,未來全球針織行業將會大部分集中在中國發展,伴隨著海外先進技術的不斷引入,針織行業也在實現產業的升級更新,并形成區域性針織基地。總體來看,針織行業未來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
針織服裝業已經走過了勞動力密集性的發展階段,當今是直面終端的消費人群。針織業當今有著改善人們的服飾生活,甚至是引領生活方式的重任。特別是在消費不斷升級的大背景下,針織也承擔起了設計領域的一大砝碼。我們都知道針織憑借其工藝流程的特殊性,對復合型針織服裝設計的人才培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消費需求的不斷變化,更是對針織服裝設計提出了更加嚴苛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