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亭
摘要:新課改后,一直提倡以學生為本,主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而小學階段的數學是必須要學的學科,不僅可以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能夠利用嚴謹的推算方式為學生良好的人格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小學生的身體和心智都沒有完全發育,怎么將枯燥的課堂氣氛變得趣味性,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是數學老師必須要考慮到的問題。
關鍵字:小學數學;情景教學;策略分析
引言:
在很多人眼里,數學枯燥乏味,由一堆簡單的數字組成了難解的問題。恰恰問題情境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之間的互相配合,將復雜的問題用情景設置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而且間接將學生的潛力最大化,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西師版教材中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貼近生活,親近生活,根據自己的經歷和已知的經驗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參與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一、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原則
(一)緊扣教學內容。
一般數學問題情境創設都選擇在剛開始接觸數學的時候進行,為的就是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發現并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運用和理解。所以在創設問題情境時,一定要緊扣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完全進入到要學習的情境中,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而且能夠快速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果偏離了教學內容,不僅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反而降低了教學質量。
(二)教學內容要有足夠的趣味性。
小學生的自動能力較差,天性活潑好動。教學內容死板單一,會容易讓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所以必須保證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有足夠的趣味性,不僅要新奇還要生動,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學內容上,也能夠確保讓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同時,思維和學習能力都能得到提升[1]。
(三)根據學生自身不同的學習能力,設置不同的情境問題。
數學是一門需要學生邏輯性和知識性都很強的學科,一個知識點能夠延伸出很多不同的問題和知識層面。所以學好初級數學可以為整個數學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對一個知識點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延展到其他相關知識的層面上,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教學效果。根據學生自身不同的學習能力,設置不同的情境問題,可以讓學生自主發揮學習的能力,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快樂。
二、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模式
(一)小學生隨時都保持著好奇心,尤其是在聽故事的時候。所以,教師可以根據這一情況,將教學內容改編成比較簡單容易理解的故事,讓學生能夠在一邊聽一邊思考中將知識吸收。
在對簡單數進行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個小熊買糖果的故事:小熊一家去商店購物,熊爸爸熊媽媽買了5罐蜂蜜,但是小熊不喜歡吃蜂蜜,所以它沒有拿,那么小熊拿到的蜂蜜數就是0,但是小熊喜歡吃糖果,它拿了3個糖果。通過這個簡單故事,小學生就會對這些數字有個概念。再比如說,在教授圓周長的內容時,老師可以設置這樣的故事情境:熊大熊二和光頭強一起參加森林運動會,光頭強認為熊大熊二跑不過他,不過運動會規定熊大熊二要跑圓形的跑道,而光頭強要跑方形的跑道。這個時候就可以向學生提問到底誰會先到達終點,為什么光頭強在比賽結束后抗議不公平?將知識內容帶入到學生比較熟悉的情境中,可以讓學生經過認真的思考認識圓周長。
(二)一切從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的概念。數學知識對生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實際生活與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在情境過程中掌握數學的學習方法,只有學生自己親身體驗過,才能把知識變成自己的財富。
在學習百分數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情境:請學生甲和乙各自準備一模一樣的水杯,將水杯倒滿相同刻度的水,然后在甲的杯子里放半勺的蜂蜜,在乙的杯子里放一勺的蜂蜜,然后問學生哪杯水的甜度更大?先仔細觀察和思考,然后邀請學生親自嘗一下,最后給出結論:在相同水量的情況下,放入一勺蜂蜜的水更甜。這只是其中的一種情境設置,另一種方式要利用電腦來實現。設置甲的被子里有15克的水,加入了5克的蜂蜜,乙的杯子里有20克的水,加入6克的蜂蜜,問學生哪個杯子里的水更甜?這種方式會比較抽象,不容易被學生理解。而第一種方式貼近生活,又能讓學生參與到情境中。
(三)小學生活潑好動,動手能力都很強。所以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發現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發揮自主性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性。
在《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中,如果只是簡單的板書太過抽象,學生根本不能夠清楚認識角的特征。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工具帶領學生一起制作各種角,這樣就能夠將原本抽象的角變得形象化,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在制作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對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關系有疑問的話,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多畫幾個不同的角進行對比,然后再讓學生通過觀察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這樣就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在進行動手實踐的問題情境中,帶著問題進行操作,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加學生對數學的信心,也能培養學生用多元化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2]。
三、結束語
設置問題情境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形象的了解和學習數學,對數學教學有著一定的影響力。新課改后,促使教師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一切以學生為主,利用學生的生活經歷和所學的知識對問題進行思考,為學生創造一個好的課堂氛圍,能夠大幅度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胡興建.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7(5):90-91.
[2]胡飛.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景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3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