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峰
摘要:課程改革指出,新世紀的學生需要接受素質教育。為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課程改革大綱在初中物理教學階段注重對學生實驗探究能力進行培養。雖然在目前我國已經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制度,但是在一些落后的農村地區中,由于教學經費有限,教學環境的限制,導致學生無法在課堂中良好的接受物理實驗教育,筆者從以下幾點對如何在農村初中培養學生物理實驗探究能力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探究能力
引言:
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物理實驗在教學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通過物理實驗的過程,學生的思維邏輯會不斷形成并且嚴謹。而且在實驗中,可以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探究性思想以及對學習的認真嚴謹思維。但是,在一些農村地區,由于多種條件限制,造成農村初中生在物理實驗時具有相對的難度。
一、以教材知識為基礎
物理實驗來源于教材,所以在進行物理實驗前,學生要對教材中的內容熟練掌握。教材中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是最基礎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學習部分。所以,進行物理實驗前要對教材中的知識充分熟悉,這樣在進行物理實驗探究時,才會有知識基礎進行實驗。而且在進行物理實驗時,經常需要使用學科內的知識不斷遷移。例如,我們在學習電學時,需要求電阻在一段時間產生的熱量,那么就需要綜合熱學的知識進行解題。
二、引導學生產生疑問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首先要對知識充滿疑問,只有產生疑問時,學生才有興趣尋找疑問的答案。而且教師要提出貼合于生活實際的問題,提出學生在學習物理前存在困惑的問題。例如,在關于透鏡的實驗開始前,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提問:“為什么我們在河水中插魚時,要將魚叉插在魚的下方?在裝滿水的玻璃杯中插入一根筷子,為什么我們透過杯子發現筷子變“短”了?為什么天空是藍色的呢?”通過這些引導性提問,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發現問題并產生疑問。學生在帶著疑問進行學習時,將會調動自身對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提高學習質量的效果[1]。
物理問題來自于生活,對生活觀察細致會發現很多初中物理的問題。例如,初中物理所涉及到的知識面分為幾類,分別是聲、光、電、力、熱學部分。所以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作為課堂中的參與者,對不同的學科內容進行不同的引導提問?!盀槭裁次覀冊诼牭铰曇魰r可以確定聲音的來源方向?為什么太陽光可以照射到地球上?為什么燈泡在點亮一段時間后會發熱?為什么飲水機可以進行加熱?”通過種種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對生活中所能親身感受到的問題產生疑問,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將會對自己對知識的概念產生矛盾,繼而學習新的知識[2]。
三、鍛煉學生的假設能力
在實驗中,我們對于實驗所產生的結果大多是進行猜測才進行實驗的。但是在農村初中的教學環境下,學生的素質有些落后,而且知識面不寬,對實驗結果不敢進行猜測。所以在進行實驗前,思維方向就是錯誤的,這種猜測思維會導致學生即使做實驗,也會發生錯誤[3]。針對這種問題的方法,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幾點進行。第一,培養學生在課余時間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觀察,讓學生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上進行猜想,且不可進行空想胡想。猜想的前提是在擁有一定知識基礎上進行邏輯推理。第二,教師充當引導者身份,對物理中的實驗結果進行引導,讓學生有著一條看似縹緲的思路,但是切不可將所有的思路展露出來,而是要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思考。第三,對猜測實驗結果進行方法上的教學。例如,初中物理實驗中最常見的控制變量法,對變量進行控制后,再進行大膽的猜測。
四、培養設計思維
在鍛煉學生大膽猜想實驗結果后,老師要培養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設計思維。在初中物理實驗中,物理實驗有很多種類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歐姆定律的實驗。那么老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實驗的了解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思維。在初中物理實驗中,實驗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控制變量法、歸類推理法、圖像法等[4]。在進行歐姆定律實驗時,使用了控制變量法??刂谱兞糠ǖ姆椒ň褪且刂票惶骄康牟牧霞案鞣N因素,以控制的因素推斷出未被控制因素對實驗的影響。在對歐姆定律進行實驗時,由學生親手操作,首先選擇一個定值電阻做為導體,然后不斷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值,觀察通過導體的電流變化情況,從而得出:當導體電阻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的關系;其次保持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選用不用阻值的定值電阻做為導體接入電路中,觀察通過導體的電流變化情況,可以得出:當導體兩端電壓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電阻成反比的關系。學生在進行實驗后,才能對這一概念有著深刻的理解。
在培養學生思維時,實驗的設計需要落筆于紙上。在進行實驗前,一些電路圖的實驗可以讓學生進行多種設計,以最簡單同時功能最多為良好。在設計實驗中,我們可以適當的教授給學生設計復雜電路,學生在設計復雜電路后,解答復雜電路題時將會得心應手。所以,讓學生設計實驗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中的邏輯思維。
五、樹立良好心態
對初中學生來說,在剛剛接受物理實驗時,由于自身的受挫折能力較低,經常會因為實驗的失敗而導致心態的崩潰。所以在進行實驗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心態的培養。對于不同的學生要進行區別對待,為每一個同學都設置應有的目標。在目標中,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基礎,在基礎的標準上適當提高一點標準。通過這樣的標準,學生在實驗中能夠對學習充滿挑戰性的心理。學生在實驗中如果遭受到失敗后,教師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開導。學生在實驗中即使受到了失敗,也要對自己充滿信心,直到得到正確的實驗結果。
六、結束語
物理實驗探究能力對學生學習物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擁有了能力后,學生在面對知識時有著自主學習精神。在生活體驗中發現科學,在教學中學會知識,在實驗中感受物理的魅力。在秉承素質教育最終目的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需要老師們共同努力奮斗。特別是在農村教學中,更需要教師通過各種方法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譚大亮.談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16(14):16-18.
[2]張強.淺談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面臨的困難和應對方法[J].教育科學:全文版, 2016(12):00265-00265.
[3]陳波.淺談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中學), 2016(3).
[4]張軍祥.淺談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教育:綜合, 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