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霄竺
摘 要:提問是課堂上師生互動交流的主要方式,隨著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突出,教師更要注重提問這個環節,并且還應該在提問內容、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從而更好地發揮出提問的重要功能,促進課堂教學在活躍和諧的氛圍下高效率地開展。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在對提問設計進行創新的過程中,還要注重促進學生思維的拓展。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主要談一談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初中語文;提問設計;創新
毫無疑問,要想課堂教學能有效進行并提高效果,就要注重教學提問這一環節,以便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可以圍繞問題主動思考,在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當然,要想充分發揮出提問的積極作用,激發學生參與思考的興趣,還需要改變以往單一不合理的提問方式,要進行提問設計方面的創新,圍繞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提出多樣化、趣味性、創造性的問題,從而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也使得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一遵循提問設計的基本原則,科學合理提出問題
學生是課堂上的主人,初中語文教師在對提問設計進行創新的過程中,一定要關注是否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思考,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并且還要注重與教學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確保問題設計的啟發性、科學性和系統性。具體來說,教師要注意遵循以下幾個提問設計的基本原則:一是提問應該與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相適應,并且問題不要貪多或過于雜亂,難度方面也要進行控制,否則都會影響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二是提問要有啟發性,應該考慮是否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能夠產生哪些啟發,確保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探究[1];三是提問應該面向班級整體,努力通過提問調動班級全體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問題討論學習中,促進整體教學效果的增強;四是提問設計要力求創新,不能按照單一固定的套路提問,要注重問題的新穎性,引導學生獲得新鮮的學習體驗,培養主動思考問題的意識。
二對提問內容進行創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
通過對現在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進行觀察發現,很多教師以以往的經驗為主,先簡要講解文章內容,之后帶領學生逐漸深入地學習,在設問的方式上比較簡單,提問內容局限在那幾種,比如段落大意、課文主要內容、文章主旨等,長期這樣,學生已經失去了參與回答的熱情。因此,教師應該從提問內容入手進行提問設計的創新,設置更具有啟發性質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導學生通過回答問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2]。教材中的很多課文從題目看,好像很簡單,實際上有著深刻的內涵,所以教師在設計提問的時候要首先對課文仔細閱讀研究,可以結合學生已經學到的一些內容進行提問,引發學生全面深入的思考。例如對于《背影》這篇課文來說,這篇文章是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名篇,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做到精講多練,在問題的設計上,可以讓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思考“父親都說過哪幾句話?一共描寫了幾次父親的背影?有幾次長嘆?”學生帶著問題反復細致閱讀課文,就能夠真正地全面著眼于全文,從中可以體會父親對兒子的偉大父愛。之后,可以針對重點段落的分析進行提問,比如在父親買橘子這段的細節描寫,“這一部分都用什么詞語描寫了父親買橘子的動作?是如何從側面展現父親對兒子的愛的?”通過回答這些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入地賞析這部經典作品。
三從拓展學生思維進行創新,豐富教學內容
在閱讀教學開展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更為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章,初中語文教師除了講解課本內容之外,還應該進行知識范圍上的延伸,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或是想到其他類似的相關內容,促進學生思維上的拓展。教師在設計提問的時候,要注重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搜集相關素材內容,之后在正式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逐步深入的引導,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3]。例如在課文《陋室銘》的教學中,這篇文言文的意義深刻,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寫作手法和主題,然后可以提問:“這個陋室實際上陋不陋?有人說‘可以調素琴,閱金經這是一種虛度年華的做法,你贊同嗎,為什么?作者劉禹錫運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表達了自己安貧樂道和樂觀不屈的人生態度,那么你們還知道哪些作品運用了這樣的寫作手法呢?”
四結語
總之,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對提問進行創新設計,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地進行實踐探索,設計更為多元新穎的問題,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陳善云.淺談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40):84.
[2]黃瑞明,李慧梅.論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8(10):19.
[3]彭紅云,汪志強.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研究[J].江西教育,2018(0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