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
摘要: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是新課標改革的不斷發展的產物,也是小學英語教學中比較有效地教育方式。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進步,小學英語的教學對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在教學實踐中發揮的地位十分重要。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語言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思維,即抽象思維、創新思維和探索思維。因此,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使用思維導圖來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探索使用思維導圖的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正確的方式和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課堂教學;思維導圖
一、前言
思維導圖也是我們常說的心智圖。思維導圖主要借助樹狀結構來反映人的一個思考的過程,即將放射性思考形象化的一個思考的過程。其中,這些樹狀結構要標上一定順序的標號或者用不同的顏色來進行標記。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此思維導圖一經推出便受到了教育界廣泛的關注,尤其是在小學英語的教學工作中受到了一致的好評。思維導圖可以將學生的語言能力、創新能力結合起來,融匯成將發散性的思維展現在一個樹狀圖上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比較容易被小學生接受,從而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達到一個好的教學效果。該文從思維導圖的概念,對于小學生思維方式的影響和如何使用思維導圖提高教學效果和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這三個方面來闡述。
二、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工具,最早是由心理學家東尼.博贊提出。思維導圖的概念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被提出。思維導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智圖,可以將思維通過表面的知識和結構表達出來。思維導圖需要一個原點而這個原點是思維導圖的一個起點,隨著思維的不斷發散,思維導圖也會以原點為中心,以線條作為連接,向四周呈樹狀的形式發散開來。思維導圖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將拗口和難懂的圖像、公式和詞匯通過比較直觀地圖示的方式表示出來,有利于幫助學生劃分出來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重點。思維導圖與人類大腦處理事情的方式基本一致,即在中心的圖形上,將聯想出來的結果用直線與中心圖形連接,以此類推,逐級往下,從而形成一張樹狀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可以開發小學生的右腦,順著人類記憶、閱讀和思維的規律,從而對于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創新能力具有促進作用。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思維發展的作用
3.1 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形成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較有限,因此對于一些抽象的、晦澀的課程內容和學習材料,小學生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這個時候能夠借助圖形、線條、數字和符號的思維導圖就對小學英語的日常教學顯得至關重要了。思維導圖能夠將繁瑣的知識體系用樹狀結構圖清晰明確的表示出來,從思維導圖中學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內容層次、知識結構和難、重點。不同的顏色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思維導圖在幫助小學生理解知識體系的同時也幫助小學生培養抽象的思維能力。
3.2 促進學生探索性思維的形成
思維導圖的繪制是建立在理解課本內容的基礎之上。小學生在自主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就要去理解和探索課本的知識。在探索課本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小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探索性思維的形成。
3.3促進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形成
思維導圖中運用的最多的方式就是聯想和想象。因此,在指導學生繪制和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小學英語老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的能力。思維導圖通常又一個中心點引發出無數個分支點,這樣就可以鍛煉小學生的思維發散性和聯想性,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形成。
思維導圖的繪制需要學生在白紙上進行,教師可以在黑板上進行演示。把白紙的中心作為原點,引導學生的思維由中心往四周發散。原點就是我們常說的這節課的核心思想,然后根據核心思想劃出二級分支,每個二級分支可以用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別。通過引導學生繼續思考從而劃出三級和四級分支,通過線條和關鍵詞連接,可以讓學生清楚的了解到知識的脈絡結構。這樣既能起到復習的作用,強化學生的記憶力,又可以把不同章節的內容加以整合,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消化和應用。小學英語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創新應用方式。實踐證明通過曲線來代替直線,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接受所學的知識,并且有助于緩解大腦和視覺的疲勞。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小學英語復習的效率
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的具體運用方式
4.1 在不同年級段的運用
按照小學生所在的年級,可以將小學生分為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不同的年級的思維導圖的應用方式是不同的。對于認識和感知能力不怎么強的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小學的英語老師要以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為主。在思維導圖的應用中,不應該使用分支比較多的樹狀結構而應該盡量使用一級的樹狀結構來表示。在初次向小學生介紹使用思維導圖的時候,最好用比較容易讓小學生接受的知識來建立。比如可以讓小學生以自己的家庭成員來建立思維導圖,用簡單的關鍵詞和線條來銜接。
中年級學生的右腦開發和理解能力比低年級的學生高了一個層次,對于文字、圖像和線條的認知也比較全面。因此,在小學中年級的思維導圖應用中要促進中年級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小學高年級對于思維導圖已經十分的熟悉,也是探索心理和好奇心比較嚴重的一個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小學英語教師就要退居二線以引導和指正為主,要讓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自己根據英語課文的內容來繪制思維導圖,自行探索小學英語的課文內容,促進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探索思維能力的形成。
4.2在不同教學時間的運用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要始終貫徹對于思維導圖的應用。在不同的教學時間繪制思維導圖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上課之前繪制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中間繪制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的內容,從而有針對性的突破重點和難點;在課后繪制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消化,鞏固課堂的內容知識。因此,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英語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的應用思維導圖。在學生預習課本內容的時候,讓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大致理解課本的內容知識。這樣有助于學生發現自己的疑問,在課堂學習中能夠合理的利用課堂的時間,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五、結語
經過實踐的檢驗,思維導圖是適合小學英語教學的,甚至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具有積極的作用。在新課標改革的過程中,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也越來越受教育部、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小學英語是小學生的啟蒙教學之一。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階段,培養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學習課本知識,有助于學生抽象思維、創新思維和探索性思維的形成,并且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其他文科性的學科打下基礎。例如歷史、政治這些文科性和語言類的學科,都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學習和理解。因此,小學英語老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將思維導圖引入到小學英語課堂,根據不同的教學時間、不同的年級和不同的學生來制定合理的引導方案,從而更好地利用提高課堂效率,促進思維導圖對于學生創新、探索、抽象思維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林明彥.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認知結構為試點[J].才智,2015(04):102-103.
[2]郭建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 2013(10):43-43,106.
[3]包維范.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方法分析[J].吉林教育.教研. 2016(18):19-19.
[4]陳振英.淺析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