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誠吉
摘要:在小學管理中,要基于小學生的性格、心理特點,采取針對性的管理策略,這樣才能減輕校園管理工作中的阻力,并且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活潑的校園氛圍,對于促進小學生知識的學習和身心健康成長都有積極作用。學校領導者要學會講“故事”、用“故事”,彰顯管理成效,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管理;故事領導;學習體驗;校園環境
引言:
作為一種新型的領導理論,故事領導將故事運用于領導情境中,旨在應用故事與領導結合的優勢增強管理的效能。但由于故事的特點、與領導職能的結合及其學校領導環境的眾多特殊性,“故事領導”在其應用的過程中有特殊的要求。本文首先概述了“故事領導”在小學管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隨后結合個人工作經驗,就如何在小學管理中運用“故事領導”展開了簡要分析。
一、小學管理中的常見誤區
1、行政式管理讓師生關系變得疏遠和冷淡
在小學管理中,由于小學生天性比較活潑、貪玩,部分教師為了減輕班級管理壓力,習慣使用管理制度來約束學生,這種行政式的管理方式,短時間來看確實起到了維護班級秩序、讓學生服從教師安排的效果,但是壓抑了小學生的天性,學生的課上表現不積極,課堂完全成為了教師的“一言堂”,容易把學生教育成“學習機器”。除此之外,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學生對教師的感情從崇拜、尊敬,逐漸轉化為恐懼和抵觸,師生關系不融洽,在一定程度上助漲了學生的逆反心理,從長遠來看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造成了危害。
2、重視知識灌輸,忽視學習體驗
很多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片面關注學生的成績,這種“重結果,輕過程”的管理理念,讓學生每天在枯燥、單調的班級氛圍下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學習體驗較差,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實際上,小學生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很多時候都是憑借興趣來學習。如果教師能夠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就可以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管理效果。教師如果不能轉換角色,不能從小學生角度看待管理問題,也會導致小學管理工作的開展面臨較大的阻力。
二、小學管理中“故事領導”的價值
1、有助于營造活潑、輕松的校園氛圍
在校園管理中,如果采取過于強硬的“行政式”管理策略,雖然能夠教育出“聽話”的學生,但是也無形中壓制了小學生天真爛漫的性格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從學生個人的發展來看,顯然是一種片面的管理方法。因此,在小學管理中采取“故事領導”的方法,就是要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為他們創造一個無拘無束、輕松活潑的校園環境,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下,讓學生學習知識、享受美好的校園時光。在這種校園氛圍下,還能夠讓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學生。
2、有助于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于學習的重要性還缺乏一個深刻的認識,多數情況下還是憑借個人的興趣進行學習。如果課堂氛圍過于枯燥、壓抑,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的理論灌輸,就會讓他們在課堂上感覺到如坐針氈,不僅很難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教學效率不高,而且也難以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甚至容易產生厭學心理,這對于今后教學工作的開展顯然也是極為不利的。而實施“故事領導”的管理模式,則能夠將學生喜歡的通話故事,穿插到課堂教育中,營造一個童話世界般的校園氛圍,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讓他們逐漸愛上學習,激發學習的主動性。
3、有助于營造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和學生之間,應當是一種和諧、平等的,或者說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既是管理者,又是施教者,學生則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教育,雙方地位并不平等。而在“故事領導”管理模式下,要求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更加和諧的關系,教師要主動轉變自身的角色,利用課下時間,甚至在課堂教學中,都要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信任教師,也愿意向教師袒露心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不斷調整教學策略,找到一種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減輕管理壓力。
三、小學管理中“故事領導”的實施路徑
1、在多樣化的節日活動中讓學生全面成長
小學生大都喜歡節日,在節日里他們可以更加自由的玩耍、互動,并且讓學生感受不同的節日文化。但是傳統的節日可能并不完全適合小學生參加,例如五四青年節、三八婦女節或是九九重陽節等。針對此類情況,學校方面就要主動為學生“量身定做”一些節日,讓學生在節日活動中豐富學習體驗,掌握社交技能,實現全面成長。例如,我校自創了幾個節日,將三八婦女節命名為“五小學感恩節”,開展一些親子活動,例如學生為家長做一些家務,給家長寫一封感謝信等;將五月的第二周確定為“校園讀書周”,周一至周五,每天拿出2課時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閱讀,在周六舉辦“我讀過的一本好書”演講比賽等。
2、將連隊文化引進校園
當代小學生由于生活條件改善,加上受到了父母、長輩的溺愛,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良習慣,例如缺乏集體精神,紀律性不強,責任意識淡薄等。學校不僅要進行基礎知識教學,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此,我校將連隊文化引進校園,例如在每周的班會上,讓學生觀看5分鐘的鋼七連、紅三連等優秀連隊的視頻,通過這些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嚴于律己、不拋棄不放棄等革命精神。此外,還舉辦了“我眼中的連隊文化”手抄報比賽活動,讓學生加深了對連隊文化的印象,達到了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目的。
3、把握好故事領導的流程
在“故事領導”的小學管理中,不僅要保證故事的趣味性,還要把握好故事領導應用流程,這樣才能讓故事領導管理的效果最大化。結合實際工作經驗,主要的流程分為三大步:第一步,要做好故事導入。教師需要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選取他們易于接受的故事,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為管理工作的開展做好鋪墊;第二步,要做好故事呈現,通過講解故事要達到特定的目的,例如通過故事領導,要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及通過故事領導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等。第三步,要做好故事評論,定期對故事領導管理的成效進行總結、反思,更好的發揮小學管理中“故事領導”的價值。
4、從領導故事向故事領導轉變
校長要充分發揮故事領導力,通過故事發現人、成就人,在故事中培養一批會講故事、善講故事的教育人。校長不僅自己要用故事感染師生的情緒,激發師生的積極行為,促進師生形成合力,加速學校發展;還應引導他人學會講故事,促進故事班級、故事學校、故事共同體的形成。校長只有幫助他人學會講故事,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故事,影響他人的人生故事,成就學校的教育故事。這才是故事領導最大的魅力。故事領導雖非校長必備的領導能力,但若想提升校長的整體領導能力和人格魅力,故事領導確是一種有效的方式。故事領導力關鍵在于用故事領導、在故事中領導。校長要把故事融入學校管理與領導之中,對內改善人際關系,激勵師生正向行為,增強資源的利用率;對外樹立學校品牌,打造學校特色,用故事促進學校持續繁榮發展。
結語:
小學生具有活潑、愛玩的特點,在校園管理中如果過于死板和嚴肅,往往會壓抑學生的天性,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故事領導”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童趣的校園氛圍,讓學生在一個充滿童話色彩的校園環境下學習、成長,逐漸成為現階段小學管理的一種新模式。
參考文獻:
[1]劉明.童話,讓學生親近數學——童話世界里的小學數學素養培養之我見[J].數學教學通訊,2016(25).
[2]羅日榮.做有故事的老師,辦有溫度的學校[J].今日教育,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