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巖剛
摘要:隨著《中國制造2050》戰略的提出,工科類學生的培養質量將直接決定著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結果,直接關系到中國制造2050戰略的實現,學風建設是一所高校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的直接體現。當前高校學生學風建設中普遍存在著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學習興趣不濃厚、缺乏學業針對性指導等問題。本文從輔導員視角出發,為加強學風建設提出了增強專業素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規劃就業方向、加強日常管理四個方面的對策,為高校工科專業學生學風建設提供支持。
關鍵詞:學風建設;高校工科學生;輔導員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而學風是一所學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魂,是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1]。陳寶生部長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更應當肩負起加強學風建設的重要職責,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一、高校工科生學風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生步入大學,沒有了家長的督促和老師的指導,加之學生對所選專業了解不對,部分學生缺失了學習目標和方向,對自身學業生涯規劃不清晰、對未來就業方向無考慮,大多表現出較為迷茫、無緊迫感的狀態。
2.學習動力不足。一是部分新生步入大學,相對輕松的大學生活替代了緊張的高中學習生活,學生一下放松下來,無所適從,學習態度不積極,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學業成績得過且過,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夠。二是工科課程較難理解,需要認真聽講并按時完成作業才能取得好成績,而且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計算能力、創新能力等要求較高,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課后也沒有認真完成作業,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部分學生會出現自信心受挫、自暴自棄等現象,致使學業成績下滑。
3.學習興趣不濃厚。目前,部分工科院校實行大類招生模式,按照大類培養計劃對學生進行授課,開展通識教育。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以后,依據績點排名、自身興趣、綜合測評成績等因素對學生再進行專業分流。實行大類招生模式雖然加強了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自主選擇權,但也存在學生接觸專業課教師少、對專業課了解缺乏的情況,廣大學生對每個專業所學課程、就業前景等方面缺乏深入的了解,出現了學生根據學分績點、綜合評定成績高低來選擇專業,沒有充分考慮自己的專業興趣和愛好。
4.缺乏學業針對性指導。學生從高中步入大學,對大學課程的教授方式不太習慣,需要有更好的適應,對學分制下學習的主動性特點不能很好把握,許多學生仍然承襲高中階段的學習方法,沒有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輔導員和專業教師缺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沒有促使每位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致在后期專業課學習中,表現出成績與付出不成正比的現象。
二、加強高校工科生學風建設的重要性
1.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當前國家處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的重要階段,急需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科技創新能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新工科”專業學生的學風建設將直接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結果。因此,要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戰略高度出發,重視并加強工科學生的學風建設,打牢學生科研根基,為培養高水平科技人才不斷努力。 2.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保證。學風建設是一所學校校風形成的基礎,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第一步和關鍵一步。只有樹立優良學風,加強課堂管理,嚴懲學術不端,才能逐步培養學生時刻遵循學風的教育信條。因此,注重學風建設對個人成長成才和高校各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3.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保障。大學階段是學習的黃金時期,也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的關鍵時期。工科學生應該把認真學習作為首要任和重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和一種生活方式,良好的學風建設會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良好的發展環境,會激發學生形成拼搏向上、自力更生等優良品質,是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本保障。
三、輔導員視角下加強學風建設的途徑
1.以專業素養為基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專業課程是學生大學期間學習的主要課程。輔導員應當與專業課教師密切配合,在新生入學時召開學習輔導專題會,講解學院專業設置、學科分類、教授內容及就業走向,并針對大學期間學習方式、學習目的等進行輔導,使學生從入學時就能對學所專業有所了解、產生興趣。充分利用新生入學開學典禮,加強學院教研室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此外,通過對學校學籍管理規定培訓,針對學籍管理、轉專業、作弊處分等方面進行講解說明,進一步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
2.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依托,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利用對學生開展教育的時間節點,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價值、生命定位,形成正確的思維認知模式[2]。踏實認真,潛心向學,方能促成良好的學風,端正大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自身主動學習的意識。因此,一是加強工科生哲學社會科學課程的學習,將愛國主義、人文精神融入到課程教學中,培養具備多學科背景的復合型人才;二是建立誠信檔案,健全誠信體系,結合考前動員大會、評獎評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等關鍵時間節點,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意識;三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利用走廊、食堂標語、教室標語等軟文化的建設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學風影響,從而形成積極健康的學風。通過召開學生年級大會、個別談話、“兩微一端”平臺等方式宣傳誠信考試的思想,說明考風不正的處罰,要求學生進行誠信考試簽名,進一步嚴肅考風考紀。
3.以職業生涯規劃為導向,增強學生學習動力。輔導員應當對學院各專業近兩年來的就業去向有清晰的了解,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知識、方法和技巧,通過講座、談心談話等形式教育、引導廣大學生,使學生對所學專業有清晰的認知,對就業方向有科學的規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針對新生,利用優秀學長開展榜樣行動,對一年級學生開展講座;針對二年級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針對三、四年級學生開展就業指導,將科學、正確的就業理念貫穿大學四年,讓學生明確專業的就業趨勢,提升對所學專業的自信,樹立科學的就業目標,從而保持學習的持久性。
4.以日常管理為抓手,保證學生學習效果。一是加強早、晚自習制度的落實,加強對學生出勤情況進行點名,培養學生養成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的意識;二是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加強與教師的溝通交流,嚴格要求學生課堂出勤率,保證學習質量;三是加強學生骨干的教育和管理,要求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發揮模范先鋒作用。四是充分發揮學生會、團支部等學生組織的凝聚作用,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各類學風建設活動。學院通過開展特色學生活動,合理利用學生課余時間,針對英語學習、專業課程學習等不同方面內容開展集中培訓,對學院學風建設和學生成長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淑珍,翟立.高校輔導員學風建設途徑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8).
[2]孫彥. 構建理工科大學生學風建設新模式的思考[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 28(4):160-162.
[3]楊光明,聶銘,王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野下的高校學風建設探究[J].智庫時代,2018(52):11+22.
[4]冼智錦,李珠珠,何華珍.基于學風建設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03):7-8.
[5]惠志兵.高校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的幾點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9(05):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