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許會覺得動物便便這個話題很無聊,甚至有點惡心,但它們每天吃個不停,總要拉便便的啊,而且它們便便的作用絕對超乎你的想象。
大家都知道龍涎香吧?它香氣四溢,經久不散,留香時間比麝香還要長。
當抹香鯨吃下部分固體物質,這些物質難以消化,進入直腸后,便會與便便混合成半固體狀。之后腸道中的細菌和酶對其進行加工,最后它會變成表面非常光滑的龍涎香,有些被吐出來,有些從腸道排出體外。
龍涎香一開始是黑色的,被氧化后顏色慢慢變淡,最后變成銀色,散發香氣。它可以用來制造香水,還是一種中藥,具有滋補養身、行氣活血、散結止痛、利水通淋等功效。
一只吃飽了的蝗蟲正心滿意足地趴在草葉上曬太陽。它用前腿擦了擦復眼,又捋了捋觸角,然后拱起身體,像是有大事即將發生。它抓緊葉片,腹部一抽一抽的,過了一會兒,從腹部末端排出一粒便便。激動了半天,原來蝗蟲是在拉便便啊。
等等,好像還沒完事兒。它的右后腿輕微顫動著,像是在積蓄力量,突然它猛地向后一踹,把剛剛排出來的便便踢飛了!
蝗蟲為什么要這樣做?難道它是嫌棄自己的便便太臭了?它這么做其實是一種御敵手段。如果便便在葉子上堆積太多,味道濃郁,容易暴露自己,引來天敵。它將便便踢到別處,可以轉移天敵的視線。
龜甲蟲拉完便便后,不但不將其踢走,反而用便便將自己包裹起來。想想都覺得臭,不過,它們為了保護自己才不在乎!
便便覆蓋在它們身上形成糞便外殼,能起到威懾敵人的作用。哈哈,便便在身,敵人不敢靠近!
負泥甲幼蟲背上背著的是啥?
仔細看,你會發現它們背的是自己的便便,那一條一條的便便好像某些人頭上密密麻麻的小辮兒。
負泥甲幼蟲這么煞費苦心地擺造型,其實也是為了御敵。敵人看到它們,以為是便便,覺得難以下咽而放棄獵食它們。
負泥甲這樣的“背屎童年”雖然談不上悲慘,卻也不那么光彩。幼蟲化蛹,再羽化為成蟲后,就再也不會與便便為伍,終于變成了亮閃閃的小甲蟲。
鳥糞對于鳥類來說是惡心的廢物,卻是弄蝶最喜歡的美味大餐。看來,弄蝶的口味真重。
你瞧,一只弄蝶正趴在一片樹葉上,伸出長長的虹吸式口器,準備享用鳥糞大餐。可是,這坨鳥糞又干又硬,弄蝶用“吸管”搞不定它,于是從尾部不斷排出體液滴灌到鳥糞上。鳥糞被軟化后,弄蝶就“滋溜滋溜”地將它吸到肚子里,吸收里面的鹽分和礦物質。
蟑螂是一種臭名昭著的昆蟲,它們生活在臟亂的環境中,甚至用自己便便的氣味定位。
基于蟑螂的這種生活習性,我們追蹤其便便位置,或許能消滅屋內令人討厭的蟑螂。
蟑螂的糞便較小,呈現黑色或者棕色,看上去有點像胡椒片,大家不要認錯了哦。
食木動物白蟻體內有一種特殊的腸道菌群,可以消化纖維素,厲害的是,這種菌群還是一種天然抗菌劑,能夠抵御病原菌。所以,白蟻拉完便便后,會將便便涂在巢穴四周,使自己的巢穴更加安全。
無獨有偶,地中海粉斑螟幼蟲的便便也具有抗菌活性,可以抵御廣譜類細菌。
喝牛奶、吃牛肉的你也許不知道,稀牛糞具有微酸性,能被制成電池,直接發電。
我們用碳棒做正極,用一個鋅容器作負極,用稀牛糞作電解液,能夠產生1.25伏的電壓,再將4個電池組成電池組,可以給一臺半導體收音機提供足夠的電源。
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究大容量的牛糞電池,一旦成功,人們就可以獲得非常廉價的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