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芷萍
十幾年前,第一次在報刊亭遇見《風流一代》。當初第一眼是被這本雜志的名字所吸引,回家空閑時開始閱讀,將里面的文章一口氣就讀完。一本讀完后感覺意猶未盡,馬上就期待著下一本雜志。
那時的我剛畢業,處于社會新人找工作階段,在經歷了海投簡歷、一場場面試后,面對的仍是顆粒無收的狀態。我第一次意識到,失敗正殘酷地打擊著我。
那個時候網絡還沒有現在這么發達,我去報刊亭買招聘類報紙,偶然地遇到了《風流一代》。讀了雜志后,印象最深的是“人物”欄目。后來每次讀這個欄目的文章,就感覺是為我這種當下正經歷困境的人量身而寫。一個個有趣、感人又勵志的人物故事,激勵著我不要放棄,曾經的失敗感也在讀完文章后消散而盡。
從那些文章中,我想起荀子的一句話:“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句話的核心就是做事情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從雜志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后,我一邊分析自己的優缺點,一邊繼續尋找對應的、能發揮自己優點的公司崗位,重拾信心和勇氣去找工作,很快被自己喜歡的一家公司錄用。
因為這段經歷,我總結出了自己的人生信念,那就是:堅持的昨天叫決定,堅持的今天叫前進,堅持的明天叫成功。困難和失敗就像是我們做事情時遇到的兩個人,這兩個人時不時地在我們通往成功的路途中跑出來一下,但他們最怕的就是堅持。如果我們堅持下去,困難和失敗終有一天會跑得無影無蹤。

后來,就是因為看這本雜志帶給我的信念和力量,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我通過工作機會來到歐洲,最后定居于挪威。
在挪威我所居住的地方,買不到中文書籍,我就在網上閱讀。我是一個對紙質書籍情有獨鐘的人,文字變成鉛字,印在有墨香的紙張上,每觸讀一次,都讓我的心安靜下來。我讓國內的家人從郵局訂閱《風流一代》,經萬里之途郵寄給我。
當我手捧這本心愛的雜志時,十幾年前在國內的青春往事又一次次浮現于我眼前。
最近這幾年的《風流一代》,文章越來越接地氣,在欄目分類上也看得出編輯人員的專業和精心。最新人物和時尚玩法,也常在雜志中出現,讓我們這些在國外的人,可以直接了解國內社會現狀。
我一直和友人說,我和《風流一代》的相遇,是偶然的必然。有些人一生看過的報刊可能數都數不過來,我也看過很多,但《風流一代》與我在青春那段旅程的相遇,好像一盞燈,使我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我知道在以后的歲月中,這本雜志還會陪伴我,讓我的心永遠留下這紙墨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