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作為全球乒乓球運動高水平的國家之一,在國內推廣乒乓球運動不但需要依靠體育課,更需要加強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工作,以此來體現訓練管理的作用與價值。立足于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本文介紹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的發展現狀并對其進行分析,對于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管理優化策略進行了闡述,以期能夠為我國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整體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為運動員綜合素質的提升創設條件。
關鍵詞:高校 乒乓球 高水平運動 訓練管理
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最早出現于1987年,第一批僅有51所高校具有招收高水平運動員的資格。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這個數字也在不斷增加。當前,各大綜合性院校中普遍建有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其更是為我國專業運動員國家隊伍輸送了大批優秀的人才與后備力量。結合我國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管理情況,為了更好地介紹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訓練管理優化策略,本文就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情況進行分析。
一、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發展現狀
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的管理工作與隊伍發展水平密不可分,現就運動隊的生源、訓練、隊員學習以及教練員等方面的內容做簡要介紹。
(一)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生源情況
就目前我國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的生源現狀來看,文化水平不高、專業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普遍存在。從形成原因上來看,我國的運動隊隊員招收會受到高考的限制,所以能夠實現的招生渠道十分有限,一般都會集中在體校、高中生以及一部分退役隊員身上。從客觀上來看,這部分生源的技術動作基本確定,可塑性相對較低,再加上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進行理論教學的難度較大,最終導致生源整體水平不佳。另外,一些學校為了提升自己學校的運動隊成績,邀請一些專業技術較好的學生以“掛名”的方式來進行招生,這雖然在客觀上增強了本學校的運動隊實力,但是這部分學生原則上很少參加學校的訓練,所以其對于運動隊的建設與發展并沒有什么好處,甚至會導致招生工作十分混亂。
(二)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訓練情況
高校乒乓球運動員的訓練與普通在校大學生存在較大的差別。從課程安排上來看,對高水平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其必須每天通過大量的訓練來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而這顯然會影響到運動員其他課程的學習時間與精力。另外,乒乓球項目與一般高水平專業運動隊同樣存在一定的區別,其對于運動員的集中力、耐久性以及靈活性具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專業運動員都必須堅持每天5個小時以上的技術動作訓練,這樣一來,留給學生學習理論專業知識與文化課的時間寥寥無幾。從隊伍訓練的角度上來看,大多數學生被選拔進專業隊伍時就已經經歷了專業的系統訓練,其技術水平相對較高,更是比普通愛好運動的學生要高出許多。這樣一來,其在入學后可能會出現校園生活受到影響的情況,甚至一部分學生因為跟不上課堂學習的進度,逃避訓練,消極生活,嚴重影響了隊伍整體質量。
(三)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隊員學習情況
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隊員在入隊之后就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文化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分配。首先,高水平運動員長期從事專業技術訓練,其文化課程經常出現跟不上普通學生進度的情況,再加上進入大學之后學習任務加重,即使教師有意幫助學生降低考試難度,依然存在大量學生考試不過關的情況,嚴重影響了訓練進度,甚至會對學生的就業產生一定的影響。其次,大多數高水平運動隊隊員的文化課水平低于高校平均水平,在學習過程中既要兼顧文化課程學習,又需要補充在高中階段沒有學習過的專業理論知識,這更是加重了其學習負擔,一部分學生甚至產生了厭學心理,導致訓練量得不到保障,最終專業技術與文化課成績均不理想。
(四)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教練員情況
作為高水平運動隊的執教人員,教練員的整體水平對于運動隊整體水平的影響也十分關鍵。一般來說,高水平運動隊的教練員都會選擇一些實際競技經驗較為豐富的教師,但即使這樣,也依然會出現教學能力不足以及跟不上隊伍實際需求的情況。這是由于高水平運動隊的選手競技水平較高,其具有各自不同的技術打法與習慣,更是在專業能力方面具有超越教師的能力。在教學訓練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競技比賽的要求來訓練學生,這與其日常訓練普通學生具有較大的差別,許多教師的競技經驗十分有限,也就導致其在訓練高水平運動員時受到限制,大大影響了訓練效果。
二、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管理現狀
(一)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管理模式
當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高水平運動隊管理工作都由體育部門全權負責,包括前期的選才與招生以及后期的訓練和比賽,只有文化課程由其他部門代為管理。這樣一來,學生的文化課程與專業課程往往得不到良好的協調,需要在文化課程與專業課程之間奔走,不但身心俱疲,也降低了學習的效果。
(二)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管理
受到學校學習安排的影響,每一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隊員的訓練時間都十分分散且有限。一般來說,一些學校如果對于乒乓球不重視,那么運動隊的管理和訓練也會十分松散,再加上文化課程安排得不集中,導致一部分學生趁機偷懶,嚴重影響了訓練效果。由于高水平運動隊的打法技巧基本成熟,其對于自己的訓練缺乏有效的計劃與認識,如果沒有教練員進行引導,即便其具有訓練意識,也無法在日常的訓練中找到要領,更難以在短期內進步。另外,隨著文化課程學業加重,一部分運動員還會出現戰術與基本功下滑的情況,同樣影響訓練管理效果。
三、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訓練管理的優化策略
(一)完善訓練體系建設,確保生源整體質量
我國建設并發展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一方面想要實現體育教育與文化知識教育共同發展,實現綜合性院校當中體育運動專業領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為我國體育事業,特別是競技相關事業的進步提供技術研究支持與優秀的人才,從而鞏固我國體育大國的地位。根據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與管理工作整體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依然需要加強訓練體系的建設工作。通過優化科研力量,提升訓練體系的科學性、完整性,添加一些符合新時期競技需求的新訓練項目,從而釋放運動員的潛能,真正提升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在生源質量方面,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的高水平運動員招收方式。美國的大學生運動員往往都來自于高中與初中,其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技術水平都具有較高的要求,如果學生的文化課程水平較差,其依然無法得到高校的認可。這盡管在表面上遏制了一部分文化課程不好的優秀人才進入專業隊伍,但同時也提升了人才發展的可塑性。由于這部分人才的文化課程優秀,其理解能力也較為出色,這樣一來就更容易學習各種專業理論并獲得進步,這也是我國未來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生源控制的一個方向。
(二)轉變訓練模式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專業隊伍都過于傾向于訓練,對于文化課程特別是專業理論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但是,隨著我國運動員整體文化素質水平的快速提升,當前轉變訓練模式,提升理論學習在日常學習中的比重也就成為新的選擇。根據實踐結果顯示,文化課程掌握較好且理論知識更扎實的運動員,其在競技過程中的發揮也更加穩定,這也是目前我國高校訓練管理模式的新方向之一。
(三)加強思想教育工作
結合目前國內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伍的訓練情況來看,過分關注運動員的技術水平而輕視思想狀態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對于運動員而言,要想充分發揮自己的全部實力,必須重視心態的調整與優化。在一些國際大賽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專業技術水平并不是最強的選手在最終的決戰中贏得勝利的例子,其關鍵就在于心態的調整能力。在后續的訓練當中,隊伍中也要配備專業的思想教育導師,時刻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訓練,以此來幫助其調整心態,將自己全部的實力在賽場上發揮出來。
(四)實現多部門協同配合,提升運動員整體素質
作為高校而言,必須做好文化學習部門與訓練部門的協調工作,既要關注學生的思想狀態與訓練成果,也要盡可能將雙方的時間協調好,給學生最大的發展空間,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走上積極健康學習、生活、發展的道路。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管理水平直接影響我國乒乓球運動的競技水平,同時對于提升我國專業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綜合素質也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筆者認為,未來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管理工作,首先應該做好訓練體系的建設工作,其次應該加強生源規劃,提升生源整體質量,并通過轉變訓練思想、加強思想教育工作來提升運動員的整體素質,最終提升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參考文獻:
[1]韓林.我國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訓練工作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4.
[2]洪國梁.對我國高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訓練管理的探討[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2(11).
[3]王榮,何穎.高校高水平乒乓球運動隊伍管理模式的研究[J].體育師友,2011(06).
[4]法潔錦,錢來,白潔.自主練習法在高校高水平乒乓球運動隊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1(51).
[5]張浩,高兵.對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乒乓球訓練的若干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5(01).
(作者簡介:馮婕,女,碩士研究生,吉林動畫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體育人文)(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