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國內高校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歷程,探討了數字圖書館建設策略,以期為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 高等學校 信息資源 建設策略
一、我國高校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歷程
(一)理論階段
在理論階段,我國許多專家和學者都提出了個人的觀點和建議,并且建立了相關的發展模型,為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系統性研究相對較少,但在技術基礎、系統開發和應用等層面的研究取得了相對豐富的成果。在1994年,我國開始出現電子圖書館的提法,國內高校相繼針對數字圖書館建設召開了大量會議,確定了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具體規劃。
(二)建設階段
1997年,國內首個由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六家公共圖書館聯合確定和推出的中國試驗型數字式圖書館建設項目,標志著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階段正式開始。此項目動員的多所國內知名院校參與,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等,共同負責數字圖書館的結構設計、標準規范制訂以及信息搜索系統的開發等。隨著實驗型數字圖書館建設項目的落實,國家圖書館文獻數字化中心正式成立,許多城市和地區也先后啟動了數字圖書館研究和建設項目。其中,2004年北京大學的中國高等教育數字化圖書館建設項目的啟動,標志著我國高校圖書館開始步入數字化時代。
(三)服務階段
隨著技術上的進步以及理論研究的成熟,國內高校數字圖書館發展進入了全新的服務階段。在“十二五”期間,國家圖書館十二五規劃綱要就提出了“實施國家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催生網絡環境下新的文化服務業態的規劃,以建設海量分布式、覆蓋全國的數字圖書館服務平臺為目標。這一規劃的提出,將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重點轉移到了服務上。個性化服務、智能化服務技術、推送技術以及虛擬定制技術成為研究重點和工作方向。
二、我國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建設策略探討
(一)拓展資金來源,提高資金利用率
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首先必須積極爭取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借助政府財政扶持加快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提升高校數字圖書館整體服務質量和水平。政府在解決高校數字圖書館資金問題時,可以采取兩重撥款的方式。第一部分用于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數字圖書館資金總額,用以加快數字圖書館建設。第二部分用于支持高校數字圖書館軟件和硬件更新,以及網絡維護和運營工作。
其次,高校應該積極構建多渠道的融資方式,通過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推動高校數字圖書館發展。高校可以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在具體的合作方式上,高校可以為地區企業提供信息資源的檢索和查閱功能,幫助企業培養技術型和專業型人才,而企業則為高校提供一定的資金贊助,以幫助高校完成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和優化。
(二)加強基礎建設,保障配套服務質量
高校數字圖書館首先應加強對校園局域網的建設,以及先進設備的引入,同時高校圖書館局域網帶寬也應在現有水平上進一步提升,以保證高速的檢索和查閱體驗,提升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水平。其次,必須保證良好的服務反應速度,避免高峰時段發生服務器當機和重啟等問題。除了網絡服務系統建設之外,還應加強軟件的更新和應用,增強高校數字圖書館服務種類。
(三)加強館員隊伍建設,重視多方面培養
高校數字圖書館必須加強館員隊伍建設工作,適當提升館員薪資待遇水平,并面向社會廣泛招募經驗豐富、技術能力過硬的優秀數字圖書館管理人員,以確保高校數字圖書館日常運行,保證信息存儲、檢索等功能的正常提供。同時,高校數字圖書館必須科學設置館員崗位、合理制訂管理制度,并要求館員按相關制度開展工作,積極提升館員的事業心和責任心。
(四)保護知識產權,加強技術防護
政府需要盡快制定數字圖書館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用于規范高校數字圖書館的數據庫管理和資料收集等活動,在保證圖書館功能價值的基礎上,充分保障圖書著作人的合法權益。高校數字圖書館應加強與出版社之間的合作,充分利用出版社的專業優勢和經驗,由出版社向高校數字圖書館提供相應的信息資源,而高校則可以幫助出版社進行品牌形象宣傳,達到互利共贏的局面。最后,必須做好圖書館安全保護系統的優化工作,保證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
三、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數字圖書館逐步取代了傳統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了更為優質全面的服務支持。高校數字圖書館在實際的建設和運營過程中,應該加強對自身技術、設備、資金和服務等各方面的關注和重視,積極拓展資金渠道,加強基礎建設,并樹立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為高校數字圖書館的未來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靳輝.基于云計算的高校數字圖書館特色服務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14(02).
[2]謝劍敏.泛在知識環境下高校數字圖書館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5(03).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多單播網絡編碼構造研究”(項目編號:17C1439)。
(作者簡介:姜玫麗,女,本科,邵陽學院圖書館,助理館員〈助館〉,研究方向:圖書情報學)(責任編輯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