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國文化事業蒸蒸日上,國畫的創作形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但在創作機制上呈現出多樣性,還在創作態勢上呈現多元化的趨勢。
關鍵詞:國畫創作 藝術精神 體現
國畫是一種寫意性藝術,可以說,國畫的藝術精神和人文情感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在國畫藝術中,人文情感得以匯聚,對國畫藝術創作機制的變革起到引導作用。借物抒情是國畫最基礎的一種表現手法,利用對固定景物的描述實現對情感的抒發。然而在現階段藝術前沿,景物的表現手法已經由傳統景物的描繪向場景描繪與社會描繪過渡,由對景物情感的關注向人物情感的關注過渡,彰顯著時代的特性。
一、藝術包容性的具體體現
在創作國畫的時候,畫家一般把簡單的線條向藝術集成進行轉變,不但可以表現物體輪廓本身的形體美,還能表達藝術家對于美的追求和向往。創作者把表現主題和水墨進行融合,進而達到構造集中性的目的,運用多種線條和渴墨以及潑墨對繪畫景物進行表現,并對潛在的藝術品格做思想升華。該創作機制具有傳統的特征,又彰顯時代的美感,不但有歷史文化的情操,還具有現代化的時尚元素,是藝術精神和藝術潮流的匯合。長期以來,國家主要把農耕文明作為主體,國畫藝術的精神不但具有農耕的意象之美,還具有很強的文化包容性,形成了一種兼容并包的文化品格。現階段的國畫藝術不但把人和自然以及人和社會作為表現整體,還更加注重在文化意蘊方面的表現,把景物看做是表現媒介,通過繪畫技巧的運用彰顯文化本身的兼容并包特征,最終形成具有主體性的一種表現藝術,實現美學效果最大化。就現階段國畫的發展而言,藝術家主要以優美和諧為自身構思的著眼點,對古代創作中的造型語言進行汲取,通過對自由物象之間的組合,讓畫面展示自然意境,彰顯一種時空境界的美感。或者可以說,創作國畫,可以使得傳統藝術精神和西方藝術文化進行有效地融合,呈現出一種極具互補性和融合性的關系,彼此之間把對方看作平衡的調節劑,利用優勢互補表達藝術本身的文化意境,為傳統藝術的表現手法融入新的活力。
二、自然文化的具體展現
國畫是當代藝術的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我國國畫比西洋畫的特征更加明顯,提倡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之美,還注重傳統哲學當中的辯證統一思想,在創作的過程中,對畫面布局進行調整,布置景物,對思想進行協調和統一,利用陰陽變化來彰顯景物想要表現的意境。與此同時,現代國畫的創作早已從物體光色變化以及色彩布局的局限上實現突破,更加注重以形寫意,用形傳神,利用對景物外形的描繪表達景物品性,注重意境感受。國畫具有的美學傾向來源于以往繪畫精神的宇宙觀,還有來自古人對于美學的深入理解。對于藝術主題心理和諧美的展現,表達社會心理與創作者心理之間的協調統一,通過心靈的溝通實現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之美,進而突出畫作本身的意境。由于傳統的繪畫精神是將人和自然看作統一的精神追求,這是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也是人們對于自然美學的一種理解,注重無中生有,在水墨的輔助下凸顯作者的情感。與其他繪畫藝術相比,國畫表現得比較抽象,強調神似和意境傳神,通過意境刻畫實現對主觀感受的表達,強調主觀能動性。
三、主題意境的具體體現
對于國畫藝術作品的創作而言,畫家把自身細膩的情感以及中和態度在作品意境中進行融入,利用對事物形象的表現,展現作品意境當中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以及情感環境,利用對現實和虛幻之間的交織,給予觀賞人員多樣化的審美體驗以及想象空間,使得觀賞者可以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有一定的遐想,做到從心靈深處體會畫家的價值觀。在欣賞國畫的過程中,觀賞者有時會看出創作者心中存在的濃郁情感,這不但是作品創作的一個基石,還是所有畫家共同具備的個性。由于主題意境是作品共有的一種意象特征,其在國畫作品當中貫穿,不管是小橋流水人家,還是古道西風瘦馬,很多畫家都運用主題意境的描繪手法來展現自身的情感和思想。意境在所有國畫的意象中存在,國畫意象是所有畫家在創作國畫的時候想要表達的意境,主題情感是該作品意象的詳細描述,可以比較深刻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國畫是我國重要的傳統藝術,歷經長期的發展,已經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進而更好地表達創作者自身的情感。現階段,國畫不但具有比較完善的藝術架構,在藝術精神上也越來越豐富,把自然表現看作是主題意境當中的情感基石,利用對固定景物的描繪對創作者本身的情感進行抒發,使得創作者可以借物抒情,直抒胸臆,將藝術追求表現得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1]梅德順.引進與融合馬來西亞華裔高等美術教育發展比較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6.
[2]杭斌.中國油畫對國畫元素的借鑒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楊國志,男,本科,甘肅省高臺縣文化館,館員,研究方向:國畫、書法創作)(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