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教育部門以及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明確。現階段高職教育將人才教育的目標開始向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方向邁進。對此,本文將基于高職教育突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定位,探究現代高職教育對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職教育;技能型人才;目標定位
引言
根據近幾年來國務院、教育部門對高職院校改革的文件內容,培養技能高超的操作人員已經成為許多高職院校所追求的目標。而我國領導人在21世紀所提出的“高職高專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所需要的,德、智、體、美都能夠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這一理念引導之下,將技術應用能力培養明確起來,所以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突出技能與專業技術,本質上并無太大差異。因此探究現代高職教育突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是十分必要的,也需要相關部門或高職院校本身的高度重視。
一、高職教育高技能人才培養現狀
我國在傳統官本位或現階段“向錢看”等觀念的影響之下,對社會技能人才的成長或進步的關注度并不高。所以在高職院校中,還存在很大一部分教師對理論教育過度重視,而對技能應用或實踐的重視程度不夠。在現有的國家教育政策與發展形勢之下,傳統觀念很難改變,并且在傳統教學根深蒂固的情況之下,人們很容易重視人才的技術水平,而忽視個人技能的培養。這種教學與課程改革定位,能夠引起高職院校發展的差異,但是并不能滿足我國經濟社會以及科學技術發展要求,所以各個行業還是會存在人才短缺的情況。而且現階段我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逐漸增多,一些理科類學生也需要深入基層從事一線的技術工作。所以不僅僅是高職院校,一些普通本科院校也需要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工作,將學生的實踐技術水平提升。
高職教育基于其性質特征,能夠滿足我國現代化建設期間對人才的基本要求,根據就業導向的要求,將教學工作具體化,實現特色化的專業展現。所以面臨這種全新的發展機遇,高職院校需要將高技能人才培養作為自己特色教育的發展目標,才能達成現代高職院校發展目標,推動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進步。
二、高技能人才的內涵與基本特征
(一)概念
高技能專業人才在高職院校所接受的教育與培養就是具備應用型技能人才。對于高職院校來講,將高技能人才的內涵與特征表現出來,能夠把握住人才培養的核心。所以根據形象、粗略的去領悟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能夠給高校發展帶來借鑒參考。
(二)特征
高技能人才其實就是技能型人才,技能根據其特點與表現特征可以被歸類為心智技能或操作技能。一般的傳統技能的經驗技術的應用,新型工業化的技能人才是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具備實踐操作的基本能力。技能人才的特征是在一線崗位上展現出來的,在現場從事作業流水線或單擊設備的操作與維護工作。由于工作對實踐操作的要求較高,無論是機械操作還是設備維護,都會影響工作的質量。工作效率也會在單擊設備操作或維護方面展現,所以技術性人才是無可替代的。此外技能型人才可以在團隊操作中發揮重要作用,也就是在個人團隊合作精神的要求之下,將集體力量或智慧進行集中,能夠將技術手段應用起來。
三、高技能人才培養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創建高技能人才成長的優質環境
創建適合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良好環境,需要改變現階段我國傳統教育的觀念條件。高職專業教育需要從情感、物質、精神等方面將高技能人才的激勵導向建立起來,將技能型人才的薪酬以及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進行宣傳,逐漸影響學生的心態。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不同城市的金藍領培訓的工程目標,在有關政策與觀念的引導之下,能夠給學生教育培養帶來積極的推進作用。
(二)高職院校是高技能人才成長與發展的基本條件
在教育機構與理論知識沒有大改變的情況下,高職院校的生源是高中畢業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兩年之內將基礎課程內容講完,并給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機會,還是存在很大的難度的。基于高職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定位,可以將自身建設為高技能人才發展的園地,根據中級技能以及高級技能的基本要求,在理論與實踐共同拓展之中,逐步提升個人的技能水平。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可以使用雙證書的制度培養模式,將職業資格標準與相互溝通銜接的效果加強,改善人才培養的模式,逐步提升實踐教學的效果。
(三)注意高技能人才的良好選擇
現階段,高職單專業技術人員的選擇,在技能大賽實踐中就能凸顯出來。所以考慮到教育的規律與實踐層面,高職院校夯實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可以引進五年制的教育機制。經過系統性的專業培訓之后,能夠將學生的專業培養系統性進行,高職院校可以考慮聯合選拔人才培養方式,實現全方位的人才選擇。
結語
高職院校將高技能人才的目標確立起來,需要從技能培養與生源選擇等幾個方面進行。通過多樣化的教育與培養模式應用,給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系統性培養的機會,院方加強投資并鼓勵新的教學方法應用,技能型人才質量也由此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