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華,徐漢賓
(青海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青海 海東 810600)
目前,化探數據處理方式在進行化探分析的過程之中尤為關鍵,其主要是以地球化學采樣樣品分析數據質量的基礎之上來實施的,且還應用在結果處理與圖文信息為化探異常平阿基、找礦遠景區圈定和其他相關的領域。從其中的背景信息提取出來,其會直接性的影響到化探信息是不是可以精準的予以識別并進行顯示,從而會影響到找礦預測與資源評價的有效性、客觀性以及成功率[1]。
所以,化探數據處理方式的研究與選擇尤為關鍵,從我們國家化探數據處理研究的過程之中,主要經歷了60~70年代的普及與推廣,再到80年代之后有了初步的發展與提升,在進行元素組相關性研究的方面,主要有對應分析、因子分析、回歸分析、RESMA系統分析、尋根聚類、對應聚類分析以及模糊聚類分析等等[2]。
勘查地區化學采樣價值諸多,其中主要涵蓋生物、氣體、水系沉積物、巖石與土壤等諸多測量對象。對于各類景觀區域化化探工作方式基本一致,該區域是相對獨特的景觀區域,主要有巖溶區、半干旱草原荒漠區、干旱荒漠區以及高寒山區等等),化探工作方式要嚴格依照《區域地球化學勘查規范-200000-DZ-T0167-1995》之中的各項要求,并依據工作區域之中的自然地理條件(水系、植被、氣候以及地形等等)、經濟效益、地球化學特征與地質特征來優選出來最為適宜的方式。
該區域主要選擇用的是某一處的1:200000水系沉積物化來進行探樣,采樣點的密度是1個/4 km2,其中部分區域的采樣點密度則為1個/8km2,但是因為通行條件等等問題的影響,局部有未采樣的區域,累積的總面積為800多平方公里,樣品粒度為-60目。
為了可以從局部性的風成砂因素影響排除在外,那么在黑山頭北部則運用的是-20—+40目的巖屑測量。依據化化探樣品分析之中的各項要求,本區域針對其中的39類元素與氧化物來進行分析,分別是:Ag、As、Au、B、Ba、Be、Bi、Cd、Co、Cr、Cu、F、Hg、La、Li、Mn、Mo、Nb、Ni、P、Pb、Sb、Sn、Sr、Th、Ti、U、V、W、Y、Zn、Zr及SiO2、K2O、Na2O、CaO、MgO、Fe2O3、Al2O3。在樣品進行分析測試的過程之中,其測試的質量的安全可靠性,數據分析可以很好的將該區域之中的地球化學規律反饋出來,和區域地質構造背景基本保持相同。
先前,較為傳統的統計方式,其主要是建立在數據服從正態分布或者是對數正態分布的基礎之上來實施異常篩選和評價。
假使基本達到,那么就可以運用平均減值2倍的標準離差來斤進行異常下限的計算;假使無法實現,那么就可以針對初始數據對數之后運用X+3S和X-3S反復迭代來將其中異常高值與低值去除,等到數據匯聚在X-3S<X+3S區域,在實施返真值之后,運用X-2S來作為異常下限。
較為傳統的統計方式在化探數據處理的階段之中來實施運用,最終并取得了優良的找礦成效性。
歸一化法,主要指的就是在不同的工作區域之中的背值有著顯著的差異,依照相同或者是臨近背景值來將各個區域劃分之后,引用歸一法來徹底的將因為不同背景的異常區圈定因素的影響消除。
該方式可以很好的在熟悉各個空間分布背景數據之間的基礎之上,為了將因為不同背景來將異常圈定因素的影響而運用到該方式。針對其中某一元素來運用歸一方來處理相應的數據:

式中,Cij是第j種樣品類型之中的第i個樣品的處理后的數據;Cij是第j種樣品類型之中的第i個樣品的原始分析數據;nj是第j種樣品類型的樣品數、n是樣品總數;Cj是第jj種樣品類型數據的平均值;Ci是整個樣品的總平均值。
異常襯值法,其主要的運用原理就是將元素的地球化學背景當成是連續變化的曲面,并不是大區域之中不變的平面,運用窗口來替代子區,運用小窗口則是局部噪音,運用大窗口則是以局部為背景來針對地球化學背景變化趨勢來是實施擬合。
①可以很好的將區域變化規律反饋出來。會受到區域背景、巖相與構造等三項因素的影響;②可以將局部范圍之內的特征展現出來,主要是局部表現出異常的現象;③反映隨機變化的。其主要因為隨機因素而導致的剩余偏差。
①將數據的特高值替換,運用累計頻率為95%的分位值來將特高職替換,應用sufer軟件之中的Grid Data下的多元回歸Polynomial Regression內插法來將空間數據趨勢面擬合出來,最終就會得到各個點的趨勢值;②剩余分量,主要就是將其中某一部位原始值和經過該點趨勢值之間的差,剩余的分量可以在Surfer Grid Residuals(剩余值)之中來進行計算。
總之,目前,利用對比分析的方式來將異常圈定過程特點主要體現在:①歸一化法在地區化學背景差異相對較大的面積,在化探工作之中的實用性相對較強。②襯值法來針對地質地理情況相對繁雜以及面積相對較大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圈定的異常面積也會更小,這對于異常查證十分的有利,其具備一項的精準性與科學合理性。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顯得十分的有意義。
[1]李前志.甘肅省夏河縣甘家地區化探數據處理及找礦靶區研究[D].長安大學,2016.
[2]袁玉濤.化探數據處理方法對比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