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坤華
摘要:1998年,我國政府正式提出了“走出去發展”戰略,支持和鼓勵各種性質的企業走出國門,進行投資和跨國經營,主動參與各種形式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隨著我國“走出去”工作的不斷深入,國家之間投資壁壘的降低,我國很多國有大中型企業成功進入蘇丹市場,在取得較好經營效果的同時,也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蘇丹國情的、可以被相似國家所借鑒的財務管理經驗。
本文僅以建筑安裝企業為樣本,對在蘇丹經營項目過程中涉及到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總結相應的應對措施,最終達到為在蘇或者即將進入蘇丹的中資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提供參考作用。
關鍵詞:蘇丹經濟環境風險;稅收政策;貨幣貶值風險
經濟風險就是一個國家由于經濟實力不足和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差等原因導致的可能在經濟領域里發生的潛在風險,一個國家經濟環境的好與壞和他的政治局勢的穩定程度、科技發達程度、國家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本國的資源狀況的豐富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政治形勢穩定其經濟形勢不一定就好,但政治局式不穩定,其經濟形勢一定會不好,經濟形式不好對企業的財務管理要求就必須要高,只有較高的財務管理水平才能在較差的經濟形式下取得較好的經營成果。針對蘇丹目前的狀況,無論是政治局式還是經濟環境狀況都不理想,所以我們要加大對企業財務管理的質量要求,不斷學習各國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總結本企業在過去財務管理中的不足,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最大程度保證本企業在蘇丹經營項目效益的最大化。
蘇丹的稅務署隸屬于蘇丹財政部,負責蘇丹的稅收征繳工作,有自已的稅法,但目前來看,蘇丹相對我國稅種較少,稅率低,總體稅收收入少,蘇丹對建筑施工企業相關的稅種主要包括企業利潤稅(1萬蘇丹鎊內免征,以上部分凈利潤的17%)、個人所得稅(1000蘇丹鎊以內免征,以上部分17%)、增值稅(營業收入的17%),還有一種穆斯林國家所有企業均要繳納的特殊稅種ZAKAT,為企業凈利潤的 2.5%。為彌補所得稅收入過低,蘇丹在進出口環節加大了稅收征繳比例,如關稅稅率相對較高,具體根據物品種類確定,這些稅率會隨著蘇丹經濟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由于蘇丹的稅收體系和制度的不健全,執行起來隨意性很大,可以減免或者延期上繳,稅收減免現象較多,這樣導致漏洞很多,偷稅漏稅十分嚴重。前幾年各外資企業在蘇丹逃稅嚴重,隨著進駐蘇丹的外國企業越來越多,本國政府也在逐步學習外國先進的稅收管理方法,近幾年稅收制度逐步完善,偷稅漏稅行為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特別是在南北蘇丹分裂后蘇丹的主要經濟產業石油業已被南蘇丹獨占,蘇丹的經濟形勢嚴重下滑,蘇丹政府開始擴大稅源征收范圍,嚴厲打擊偷稅、漏稅和逃避稅款現象,期間許多外資企業均被稅務機關稽查,補交稅款。
我國施工企業在蘇丹從事施工項目的匯率風險可分為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損失,和蘇丹鎊對美元的匯率損失兩種情況,也就是作為承包企業需要應對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也要應對蘇丹鎊兌美元的貶值。匯率損失往往決定項目的成敗,尤其在政治局勢相對動蕩的蘇丹和一些非洲其他國家更為明顯,社會動蕩的程度往往和該國當地幣種的貶值程度成正比,在動蕩的國家承接項目往往貨幣的貶值率很容易大于項目本身的利潤率,使原本有可觀利潤的項目轉變成了虧損項目,例如:2007年1美元兌2蘇丹鎊,到2017年十年間就貶值到了1美元兌21蘇丹鎊(市場實際匯率)。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企業就應該設專門的財務管理人員對貨幣及匯率在宏觀上進行實時金融監管,逐步完善和建立跨境資本流動監測體系,做好日常風險防范,同時積極學習他國先進的金融管理方法來豐富自己,并制訂相關的應急預警方案或備用計劃,以便有效應對和處理發生的貨幣貶值風險。
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2008年,由于美國加大了對蘇丹的制裁,蘇丹中央銀行將蘇丹鎊的主要參考貨幣由美元調整為歐元,為了控制外幣的流失,從2011年后半年開始由原來的每人每次可攜帶5000美元出境,變更到了2000美元,如果超出這數額在機場被海關查到,就可能被沒收,或者以當天銀行公布的牌價匯率兌換成當地幣返還給你,一般銀行牌價要比市場上的匯率低很多,例如2017年年中,中央銀行公布的美元兌蘇丹鎊匯率為1:6.8,黑市上的實際匯率為1:21,相差近三倍。2013年9月,政府放開了外幣管制,允許在銀行等合法機構自由兌換外幣,但是也只是政策層面上的放開,實際上銀行是沒有足夠的外幣供兌換的。所以,在出境時盡量少帶外幣,最好通過銀行匯款等正規渠道匯到國內,員工工資可以在國內統一發放,如果實在需要隨身攜帶,可以多員多次分散攜帶。國內各企業在項目分包時,可以約定一部分比例或者全部工程款在國內支付,項目使用資金可以通過在蘇丹承接其他蘇丹鎊為貨幣支付單位的項目收益進行調配。以便減少因匯率變動給企業造成的貨幣損失的現象。
蘇丹本國賬務處理的科目和方法與國際上大部分國家基本相同,會計準則等相關制度雖然比較粗礦,但在大的方面與國際規范和我國會計準則基本相同,但在細節方面還不夠明確,由于近年來進入蘇丹的各國外資企業比較多,這些企業也為蘇丹國帶去很多世界領先的財務管理經驗和賬務處理方法,各國企業的財務部門大多使用自己本國的財務軟件,由于各國財務準則在大的方面基本相同,蘇丹國政府也認可了各外資企業的財務軟件及賬務處理方法。基于蘇丹的財務情況,我們在對一些新入駐蘇丹的企業財務賬務處理系統在建賬初期就要盡可能選擇當地幣種或美元作為記賬本位幣,在賬務處理時要以相對簡單的會計科目來反映日常經濟業務,日常業務要盡量做到日清月結,簡潔明了,把復雜的業務簡單化,在應用本國財務軟件時,要盡量以兩種語言形式反映會計科目和報表內容,會計科目和報表內容在翻譯時盡量以國際標準為主,使蘇丹當地稅務部門及相關人員能夠直截了當的明白我們的意思,減少不必要的解釋造成的誤解。
審計是對企業財務及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檢查和認定過程,蘇丹審計署原則上對蘇丹與其他國家合資經營的公司每年進行一次對財務經濟業務處理的審計工作,這個審計過程很重要它不僅對合資公司的財務處理問題做專業分析判斷其是否正確,是否附和相關法律規定,同時也對公司各項經濟業務的納稅情況進行計算分析是否正確,也對公司員工繳納個人所得稅情況及繳納社會保險情況進行檢查,審計工作完成后審計人員還會對公司的財務管理和賬務處理提出一些建議,最終出具一份相對全面的審計報告,這份審計報告對于合資企業很重要,如其他相關部門對我們的財務管理有異議我們可以拿出這份審計報告作為依據,相關部門對這份審計報告的內容一般是給予認可的。我們建筑安裝企業可以參照蘇丹政府對合資企業管理的要求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后做個全面完整的年度審計以便在相關時期對企業起到一個保護作用。
本文從建筑施工企業在蘇丹所處的幾種環境為主線對在蘇丹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風險進行了系統的分類和評價,盡量做到了對各種環境全面了解,風險分析和度量,以我作為一名大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人員,以自己在蘇丹幾年的親身工作經歷為出發點,能夠客觀的反應風險的真實性和危害程度,提出的預防措施和處理方法也盡量做到了符合蘇丹法律法規和行業環境特點。由于本文所介紹的蘇丹環境為近期幾年的現狀,相對以前的資料文獻而言更客觀、更符合當今的實際,因為像蘇丹這樣的政治局勢相對不穩定的國家,其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每天都在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而且變化幅度很大,有可能在一個項目的實施周期內其稅收、匯率或者勞工政策就會出現幾次變化,所以在這樣的國度里從事實施周期相對較長的建筑施工項目要對各種環境實施不間斷的動態跟蹤和分析,決不可以某一個資料或者某一個時點取得的信息作為絕對的判別依據,在信息和政策取得上要做到與時俱進,重點評估信息的時效性和真實性。
參考文獻:
[1]王玉娥.海外項目財務管理問題的初探[J].國際商務財會,2009,12.
[2]向寧川.淺談財務管理在工程管理運用中的現狀及對策[J].工程技術,2016,09.
(作者單位: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