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燕貞
摘? 要:網絡時代下小學生曝露在豐富的信息當中,由于小學生對這些信息優劣的辨識度較低,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所以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面臨的困境,然后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困境
1.小學德育教育觀念落后
網絡的發展使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有些班主任缺乏對網絡的全面認知只注重網絡的負面影響,甚至指導學生遠離網絡。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時運用傳統的說教方式,一味地命令學生接受并服從自己傳輸的道德價值觀。
2.網絡管理制度有待于完善
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以及網絡上復雜多樣的思想意識,網絡道德標準無法統一。小學生缺乏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對網絡道德知之甚少,容易出現在網絡上發表極端言論,欺騙他人等行為,嚴重扭曲了小學生的道德價值觀念。不完善的網絡管理制度,使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難度加大。
3.德育教育內容不夠全面
網絡信息量大,內容復雜多樣。而小學生對新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網絡恰好迎合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并且網絡言論相對自由,小學生可以在網上自由地發表觀點,寬松的言論環境正好滿足了小學生表現自我的欲望。網絡的這些特點使得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內容不只局限在現實生活中,而且涉及網絡道德教育。
4.德育教育方式過于單一
小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但是大多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常常采用給學生講大道理,灌輸馬克思主義以及社會主義理論。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無法消化高深的理論知識,造成道德只存在于高尚的理論中。
二、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解決對策
1.德育教育要從行為規范教育入手
小學生的德育問題多數會從其日常行為反應出來,規范小學生的行為,可以讓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避免不良行為對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不良影響。在學期開始前,班主任要組織小學生對日常行為規范和禮儀常規進行誦讀,讓學生在安全、紀律、思想品德和文明禮貌等方面都受到教育,以一個嶄新的姿態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之中。通過一些常規的教育和訓練,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讀、寫、坐、站、聽等習慣逐步養成,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升了德育效率。
2.德育教育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小學生的不良行為歸咎于品德問題,然而人之初性本善,學生的不良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其心理問題。如果心理得不到疏導,出于人的本能會選擇讓自己感覺舒服的做法而不是教科書上說的對的做法。所以,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不能忽略學生的心理感受。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正是情緒多變容易沖動的時候,班主任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疏導。小學生不善于控制自己,行為難以預測,因此在受到心理上的壓力時,往往產生較大的危害。班主任要仔細觀察學生心理狀態,對出現異常的學生及時做談話溝通,主動交流。
3.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文化教育
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學文化課教育能夠提高德育教育的影響力。首先,小學文化課負擔小,老師有時間和精力來“借題發揮”,將德育教育融入到課堂之上。第二,小學語文教學目的之一是豐富學生的人文修養,力求在課堂上既能夠讀書識字,又能夠學有所獲。小學生寫讀后感,要把握“引議聯結”這個順序。其中“聯”就是聯系生活實際,反思和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部分就是德育教育的切入點。第三,從小學到大學,學校都是知識的殿堂,也是傳授學生立足社會的謀生手段的場所。在小學階段就讓學生在所有的學習過程中,都能夠融入道德感和責任感以及使命感,能夠避免學生日后運用知識做出危害社會的事情。因此,小學階段,班主任將德育教育工作融入到文化教育,不僅能夠增加德育教育的時間,還能夠讓學生受益終身。
4.將德育教育融入到生活教育
將德育教育融入到生活教育能夠讓學生將所學運用到實踐當中,增強孩子對美好道德的體會。在具體的教學方式上,老師可以參考以下三種。第一,老師和家長聯合,共同促進學生德育發展,即老師布置有關于孝道方面的主題,家長要配合,接受孩子對自己“行孝”。第二,老師講德育教育融入到生活教育要注意措辭。老師既要對學生宣傳中華傳統美德,又要考慮到社會上的負面現實問題。例如,“扶不扶”“見義勇為”確實出現了很多讓善良人受到傷害的事情,這就需要老師在教育上把握好分寸。比如,鼓勵學生運用智慧解決問題,學生在幫助別人時要保護好自己等等。因此,老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社會閱歷和認知程度來設計融入生活教育的德育課題。
5.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學生成長
網絡信息已經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學生的生活,老師和家長對學生思想的引導和行為的規范都是外在的力量。在一定時期,這些外在的力量能夠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然而,真正保護孩子美好品德的是孩子自身的正能量,所以德育教育工作絕對不能流于形式,要將美好品德的種植根植于孩子內心。在具體工作中,老師可以考慮以下兩種方法。第一,利用先入為主的心理規律,將一些正能量的網絡信息播放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小學階段的學習對孩子成長有重要影響,這些正確的價值觀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抗負面的網絡信息。第二,利用重復記憶的規律。將正確的道德觀念用講故事的形式呈現給孩子,并且反復呈現,這樣會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動畫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用生動簡短的動畫來講述愛國故事,傳播中國的道德觀。類似的網絡作品就是很好的小學德育教育資源,能夠助力小學班主任工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要意識到網絡時代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現階段德育教育的困境,然后在德育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要不斷探索和改進。裴斯泰洛齊的全面和諧發展對當下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啟示,德育教育是為了指導學生學有所用,自身健康成長,并且對社會做出貢獻。所以,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文化教育和生活教育非常有必要,將美好的品德根植學生內心,學生會受益終身。因此,小學班主任要重新認識當下小學生德育工作現狀,創造性地開展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姚中華.才智.2015(23)
[2]論加強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仲琳琳.青春歲月.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