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
摘要:馬克思主義是有著強大生命力的科學理論。高校承擔著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與責任,只有堅持造就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讓高校青年人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并指導實踐并立志成為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才能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才能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關鍵詞:高校;培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高校是孕育優秀青年人的地方,造就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是高校育人的關鍵任務。馬克思主義是經得起檢驗,被歷史和人民選擇的,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我國高校的鮮明特色。積極培育和打造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在實踐中持續探索培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途徑,在高校育人的過程中貫穿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引導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才能讓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薪火相傳,才能不斷夯實青年政治骨干人才基礎。
一、高校著力培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對黨和國家而言,馬克思主義發揮著根本指導思想的作用,對我國高校而言,馬克思主義思想是我國大學最鮮亮的底色。持續開展和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加強青年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性、真理性、指導性的認識,才能幫助他們從馬克思主義立場認識世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探索世界,認清當今中國和世界現實狀況,理解時代面臨的課題,全面掌握世界發展趨勢,從而進一步感受和認識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芒和力量,為青年人走好人生路打下良好的思想根基。
青年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展望近百年共產黨人的奮斗史,正是因為注重青年人的成長與培養,才能不斷把事業推上新的前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輩輩青年的不斷努力中夢想成真。展望新時代,造就更多具有馬克思主義堅定信念和理想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時代賦予的重任。而高校正是培育一代代優秀青年的搖籃,只有堅持培育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信仰者、踐行者,才能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才能號召和發動廣大青年學生主動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貢獻力量,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添磚加瓦。
二、造就高校馬克思主義者的途徑
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要把握培養規律,把堅定理想信念與加強實踐能力提升相結合,把學校培養與跟蹤造就相結合,把制度保障作為基礎,注重多方發力、多管齊下。
(一)堅定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只有持續不斷用馬克思主義信仰為青年學生提供武裝,豐富他們的頭腦,培養他們堅定“四個自信”,加強對青年學生開展馬克思主義三觀的教育,大力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化的成果的教育,才能在青年人理想信念樹立的過程中用馬克思主義武裝他們,才能在使他們仰望星空,樹立崇高理想信念,為腳踏實地開展實踐筑牢思想根基[1]。在對青年人的理想信念的培養過程中,既要開展理論學習、強化理論框架與基礎,又要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從而達到豐富教育內容和形式的目的。從而在各種當代社會思潮的沖擊下增強對分辨、識別能力,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
(二)提升實踐能力
在實踐能力的提升上,需要開展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頂層設計,做到科學推進馬克思主義教育的開展,因而,開展實踐鍛煉是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且必須的內容。要多種形式開展實踐鍛煉活動,引導青年學生把握基本國情社情,避免眼高手低,做到腳踏實地。具體實踐內容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帶領學生深入基層,通過實地調研等接地氣的方式認識社會、增長見識,培養青年學生的擔當和責任意識;加強青年人與基層群眾的聯系,養成對黨和人民的質樸情感,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2];到基層一線去鍛煉意志,提高適應能力和綜合素養,學會使用馬克思主義的視角觀察和感受世界;加強對外交流,增加閱歷,開闊視野,提升交往能力。
(三)強化制度保障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需要科學合理的制度作為保障。要建立健全教育培養機制,對培養的時間要求、培養內容涉及的方面、培養目標等需有明確的量化的標準;要建立關鍵重點對象的人才庫,注重培養對象篩選工作,做好入庫對象的把關工作,確保培養規模的合理性,根據造就目標確立相應的選人對象的原則、方式、程序,優選進步意識強、政治素養過硬、潛在能力高、群眾基礎良好的青年人,嚴把入口關,保證選擇對象的高質量[3]。在培養期間,還要注重培養過程的質量,科學開設理論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加強量化管理,設立公正、客觀的評價體系,完善動態管理和培養機制;完善推薦和自薦機制,既允許積極分子踴躍自薦,更要重視學校、群團、社會組織等推介,做到全方位、多方面選擇[4]。與此同時,還要積極做好優秀青年學生繼續跟蹤教育培養,可以通過加強理論學習研討、帶領參觀考察與社會調研、接納實習與掛職鍛煉、開展志愿服務和對外交流等方式加強與他們的互動溝通,助力他們在正式組織中的成長與進步。
三、結束語
新時代對青年人的培養工作、對青年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冀,高校要始終在黨的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培育青年人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承者、接棒人、實踐者,讓廣大青年在馬克思主義的武裝下敢于實踐、奮力圓夢,為中國夢的實現策馬揚鞭、奔馳向前,更好地實現人生自我成就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參考文獻:
[1]楊開一.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創新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34(17):38-41.
[2]趙平.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的閾限探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2):117-122.
[3]馬靜雅.關于高校更好開展“青馬工程”大學生骨干培訓工作的途徑探析[J].青年時代,2016(14):123-123.
[4]武貴龍.培養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應下足“四真”功夫[J].中國高等教育,2017(19):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