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雁玲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獅城中學)
《種子的萌發》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計劃安排兩課時完成。在“種子的萌發”這一節,教材先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了解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再闡述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最后再簡要介紹種子萌發的過程。關于“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教材實驗在進一步綜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同時,對學生科學方法的訓練上側重訓練設置對照實驗,并且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活動,能夠描述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知識與能力:(1)概述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2)測定種子的發芽率。
過程與方法:(1)運用實驗法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2)通過描述種子萌發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種子萌發的過程,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來之不易,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激發學習興趣,了解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協作情感。
(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2)“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活動中,對照實驗的設計及實驗現象的分析。(3)運用抽樣檢測的方法,測定種子的發芽率。
在“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活動中,對照實驗設計及實驗現象的分析。
學生已掌握了種子的結構,并從電視、報刊、課本、生活經驗中了解了植物生長和發育的一些情況,對于種子萌發需要哪些外界條件,雖然能說出幾句,但又不敢肯定。本次探究實驗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三個探究活動,在前面兩次的探究中,學生對科學探究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本節課學生會再次嘗試在小組內合作完成探究的過程。
為了更加有效地實現目標,突出新的教學理念,本節課將以學生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實驗為主線,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的教學思想,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向大家介紹本組探究的有哪些因素,選擇怎么樣的種子,需要哪些實驗用具,制定哪種實驗方案以及得到什么樣的實驗結果。利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實驗。


這節課意在通過探究實驗和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探究、想象、創造的陣地。因為我發現,送給學生一盞探究的明燈,他將還給你一份收獲的驚喜。